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8章 秦军出关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8章 秦军出关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8章 秦军出关

众人暗自猜测罗汝才为何这般有恃无恐。若说他有把握迅速击破潼关秦军,那也未免有些开玩笑。目前潼关的明军有四五万人,罗汝才就算得到闯军支援,往最坏的情况考虑,他的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万,潼关明军就算不能进攻,自保还是能做到的。

但紧接着,大家就想到,会不会是我军内部有人和流寇暗通。

在不知道新蔡战役的情况下,这是最合理的解释,因为几乎每个秦军将领都或多或少和流寇打过一些交道。就连最正直的白邦政和官抚民,都曾经和高汝利合作过。当时陕西大饥,投奔高汝利的流民越来越多,根本养不起,于是高汝利便联系官军,把流民中的女人卖给官军换粮食。

虽然这一过程中少不得要离人妻女,但是如果不这么做,会导致大量的人饿死。白邦政和官抚民把这些女人买回来,也是配给部下的光棍们做老婆的,这些女人都活了下来,重新建立家庭,高汝利那边得了粮食,又养活了更多饥民,按照这个时代的价值观,这简直是做慈善。

有节操的人尚且如此,李国奇、郑嘉栋、萧慎鼎这些没节操的就更不用提了。比如说,几镇官兵包围了一股流寇,流寇就会给某一镇的主将行贿,这个将军计算一下战胜流寇要付出的代价和战利品的数量,觉得消灭流寇的收益没有流寇送的礼物多,就很可能答应交易卖放流寇从自己的阵地上突围。

再比如,流寇抢了很多东西,没地方销赃怎么办?将领们在无法轻易剿灭流寇的情况下,就可能派出依附于自己的商人去收赃。销赃的价钱往往只有市价的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将军们转手就通过合法渠道把这些战利品卖出,和商人分账。

流寇中有很多官军的逃兵,官军中有很多招安的流寇,二者是相互交融,关系密切的。基层军官甚至会将马匹、武器卖给流寇,然后上报损耗,再从中揩油。

此时的陕西明军,可以说是“无人不通贼”,通过各种拐弯抹角的同乡、熟人关系,几乎每个人都有联络流寇的渠道。

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战场上和流寇打得你死我活,普通商人见财起意,半夜把生意伙伴捆成粽子扔进江里,在这年头都不算稀奇,更何况半兵半匪的明军,官军自然不会因为认识流寇就放弃拿流寇的脑袋换军功、抢夺流寇老营财物的机会。然而在现在这个时候,双方强弱之势倒转,明军将领和流寇的联系就开始让人在意了。

大家都是带兵打仗的,基本的形势还是认得清的,闯军在南方连连获胜,八大王和曹操都今非昔比,眼看这流寇是成了大气候了。虽然他们还不太确定大明朝是不是就这么完了,觉得就算打不过李自成,说不定还有打败罗汝才、和李自成和谈的可能,但是和流寇内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事还是应该考虑的。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闯贼”和“曹贼”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降低了,变成了“李闯”和“曹操”。

正因为大家心里都有这种想法,所以越想越觉得合理,越想越觉得身边的人像是流寇的卧底。

假如左光先通贼,这就说得通了。他故意提供假情报,其实刘芳亮和李过是去郑州了。左光先的妻儿还在闯军手里,他要通贼最方便。

假如负责侦察的张国钦通贼,这就说得通了。曹营在陕州其实是虚张声势,其实主力去了郑州,张国钦收了曹操的贿赂,故意说曹营有几万人。

假如陕西巡抚丁启睿通贼,这就说得通了。李自成和罗汝才已经许诺让他当三边总督了,曹操一进攻,他就在西安反水,连我们的家眷都扣下,逼我们投降。

假如郑崇俭通贼,这就说得通了。把我们带进流寇的埋伏圈,只要消灭了我们,陕西便唾手可得,然后郑崇俭就能去武昌当大学士了,说不定还能封侯……

罗汝才固然足智多谋,可他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人心的可怕远过于武力,毕竟再强的武力也是由人组成的。另一时空的大清以为有了新军就再也不怕农民起义,再也不会有太平天国、义和团了,没想到新军反了。

无论对于哪个时空的崇祯来说,南逃这一选项看似高明,实则都是苟延残喘之策。西晋、北宋自己作死,猝然灭亡,故而可由宗室、大臣在南方重整朝廷,而明朝却是早已病入膏肓,皇帝放弃首都逃命,只会印证大家心中暗藏已久的疑惑:“大明是不是要完了?”本来大家慑于大明朝二三百年的积威还不太敢确定,崇祯一逃就等于告诉大家:“不用怀疑,大明的确要完了。”

对朝廷信任的崩塌带来后果是千军万马都很难实现的,另一时空孙传庭死后,北方五省的明朝军队、官绅望风而降便是最好的例证。现在崇祯手上还掌握着最后一支主力军团,故而朝廷的威信还剩下一些,但流寇屯田开科和清军占领京城已经让朝廷的威信一落千丈。

一旦有人开始考虑要不要跳槽,就会有更多的人担心自己的同袍会不会在改换东家的时候踩着自己的尸体往上爬。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明军将领之间已经没什么互信可言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又吃了这么多败仗,经历了这么多背叛,当然更是像防贼一样防着友军。谁要是不这么干,另一时空的孙元化、杨展乃至李自成就是榜样。

即便这样,秦军还是出动了。经过一次小规模战斗,曹营先头部队撤离了阌乡县城,连城里的大部分百姓都全部带走。反正经过多次战乱,县城本来也没有多少人了。

“福王之富甲于天下,洛阳城内金银如山!”明军军官们这样鼓舞着士兵的士气,其实他们也清楚,罗汝才虽然好酒色,可不是守财奴,肯定花了很多钱用来扩军。事实也的确如此,而且罗汝才坚持不肯白拿闯军的援助,又向闯军支付了一批财货,除金银之外,还把那些不方便变现的珠宝、古董、书籍等等也都送给闯军了。河南现在生产凋敝,物资匮乏,物价昂贵,将金银支付给闯军换取物资是最经济的办法。

郑崇俭热烈庆祝了“阌乡大捷”,并嘉奖指挥此战的萧慎鼎和张国钦。然而,这并没有提振全军的士气。因为有一条消息在军中流传:包从胥的顺天安民营已经攻下了凤翔,接连击败陕西巡抚丁启睿,将他围困在了西安。

最要命的是,郑崇俭很清楚,这个消息是真的。

必须速战速决了,否则的话,后路断绝,军心不稳,恐有全军覆没之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