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6章 明朝的希望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6章 明朝的希望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6章 明朝的希望

吕山的这个调子定得很讲义气,换成三百年后的某些人,说不定就要直接来一份秘密报告,大谈“阶级敌人的破坏”“某些干部出身不好”了。吕山将主要责任归为剿灭匪徒不够彻底,那么主要责任当然是他这个军事主官的。知府在这方面虽然也有些责任,但知府无权指挥于驻防军队,要说有责任,顶多也就是对基层不够了解,没有及时提醒威武将军,不是什么大事。

带队的掌旅已经阵亡了,他的指挥的确是有问题,但闯军也不会追究死人。掌旅水平不行,和威武将军没有教导好也是有关系的,责任还是吕山的。康小米也有点责任,他的任务是做基层调查,还负责绘制地图,没发现这么大一股匪徒,也说明他办事不够仔细。不过,假如这些匪徒是外来的,不在康小米调查过的范围内,那就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总之,吕山承担了最多的责任,王鉴和康小米顶多也就是挨一顿臭骂、罚点俸禄而已。而吕山也不担心自己会怎么样,李自成不是朱由检,他把责任全揽下,也没有杀头的罪过,大不了一撸到底,回家当老百姓去。他更担心,这起突发事件会不会影响闯军和顺天安民营之间的关系,会不会是某个惊天大阴谋的开端。

可吕山没想到的是,顺天安民营的使者的态度好得出奇。纳敏夫派来的人都不是贺兰部的旧人,都是新投降的明朝官员和刚刚靠科举选出来的人,正使名叫杨玉林,原本是明朝的潼关兵备道,家乡在直隶河间,已经沦陷。

杨玉林坚定地表示,这次袭击一定是明军或者清军雇用匪徒策划的。虽然他受了伤,但他依然急于前往安庆面见闯王,一定要维护好两营之间的关系。

临出发前,纳敏夫对杨玉林千叮咛万嘱咐,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绝对保证和闯营的和睦,不管李自成提什么要求,通通答应。

因为此时的纳敏夫,已经离开了陕西,甚至不在河套或者青海,和内地的事情相比,他有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事要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玉林还真说对了。

此时在郧西县的县衙中,三个人正在密谋。

知县吴大雁,湖北钟祥人,闯军入楚后以科举得官。和他共谋的两个人是户官贾我祺和户科仓司的仓大使李三楚。

七品、八品、九品的三个官,琢磨着造李自成的反,也算胆大至极了。但现在不造反怕是也不成了,这三位合谋贪赃的事情被康小米查得差不多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得组团办一个台北五十年游。

吴大雁眉飞色舞地说道:“小丘大人那里传来消息说,朝廷已经和金国汗谈定了。金兵过河之后,只打流寇,不打官军。只待秋后,金国二十万雄兵攻入河南,关宁铁骑亦从旁夹击,曹贼、王贼灰飞烟灭,大明江山重光,我等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反正功臣……”

贾我祺叹了口气:“只可惜,谁能想到纳敏夫竟是如此窝囊之人,使团被袭,竟毫不追究,使团依旧去谒见李闯,还献上马匹。闯兵之中,多有精通骑战之技的老革,之前在南方只有桂马可用,故不成气候,而今可以源源不断购入青海良马,关宁铁骑怕是指望不上了,曹文诏、祖大弼、祖宽皆为李闯所破,祖大寿和吴三桂又能强多少。”

就算他们打算背叛闯军,对于闯军比明军强这一点也有充分的认识。当年闯军是流寇,都能和关宁兵打得有来有回,现在他们军饷、粮食、武器、铠甲、弹药、被服、马匹、草料通通都不缺,由于没有经历另一时空的大败,那些和明军战斗了十年的老兵大批地活了下来,明军凭什么和他们斗?

但是对于清军,这些人还是有着迷信一般的信任。吴大雁说:“东虏军势之强,天下无敌,就算是李闯,也不能与之相抗……”

“闯王能不能和东虏相抗就不劳你们操心了,先想想你们的腿能不能和夹棍相抗吧。”一名哨总带着二十几名士兵和衙役冲了进来,当场就让这三位来了一次cosplay,这三位也很有天赋,演粽子演得惟妙惟肖。

随后,这三位又和夹棍进行了一场小小的较量。经过一场不太具有观赏性的比拼,夹棍赢了。

很快案子就查清楚了,幕后主使是襄阳府吏官丘之陶。丘之陶是襄阳府宜城县人,他的父亲是明朝的礼部左侍郎丘瑜,现在正在开封。他们父子倒没什么恶名,丘瑜还一直主张减少加派和劳役、优待驿卒。但是对于丘家这种家庭长大的人来说,忠于明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他们和闯军注定是敌人。

丘之陶策划这次行动时并不像他另一时空与孙传庭暗通时那样坚决。朝廷要收复襄阳,他当然万死不辞,可朝廷要借东虏之力来收复襄阳,这事可就两说了。

丘之陶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干了。他在闯营为官,对闯军实力的了解比他父亲更清楚,深层次的东西看不出来,可对于闯军有多少大炮、有多少粮饷物资还是知道的。如果不借用外力,明军想战胜闯军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借东师,大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被东虏和闯贼两面夹击,大明就必死无疑。这就是丘之陶自我催眠之后得出的结论。至于清军打败了李自成、罗汝才之后,明朝要怎么对付清军的问题,他不敢去想,只是一味地告诉自己会有希望的。

于是,他利用在闯军接收鄂北时就准备下来的一支武装,发动了对顺天安民营使团的偷袭。这支武装有丘家的家丁,也有收容的溃兵、雇用的土匪。丘之陶认为,只要能挑动纳敏夫和李自成争斗,大明朝将来就多了一分指望,打败李自成之后,或许还可以利用纳敏夫制衡皇太极。

和这种用想象力看待天下大事的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处置起来很简单,杀人偿命,欠债去台湾。但是,最近多次发生的士绅反乱事件,还是带来了一个信号:明朝必然是向这些人许了什么希望,而这个希望,很可能是清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