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5章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5章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5章

“流贼的探骑?不对,是流贼的马队!从哪冒出来的!”

清军当然早就看到闯军有大量的骑兵,但是班布尔善刚刚得到的消息,还是闯军骑兵正在分成几十人一队的小队到处支援步兵,他们怎么会集结得这样快?

拜某部电视剧所赐,班布尔善在后世知名度还是很高的。他是皇太极的六哥塔拜的第四子,塔拜既不像褚英、四大贝勒、多尔衮三兄弟那样有出身名门的额娘,又不像阿巴泰那样能打,因此到死也就混了个三等辅国将军。班布尔善的能力不算差,但也不是特别突出,若不是上一轮封赏时,皇太极特意优待宗室,但凡有点人样,上战场不拖后腿的都封了,他是没机会封贝子的。

若是平时,班布尔善足够负担指挥一支骑兵分遣队的任务,可是在这个扭转战场局面的关键时刻,他的反应就慢了半拍。他本来应该逃走的。

闯军骑兵已经由快步变成了跑步,以大约每个时辰二十里的速度向清军逼近。班布尔善正面的敌人是胡茂祯,武平孝指挥的后营骑标还分散在战场上支援步兵和炮兵,这一批发起冲锋的都是李自成的卫队,由李双喜领导这次进攻,李本深、胡茂祯、谷元胤各率一个标,从三个方向扑向清军。

清军的确是世所罕见的精锐,在人数较少的情况下,班布尔善部还是正面冲向了胡茂祯部。当两军靠近,清军开始用火枪和弓箭向闯军射击。

这种继承自明军的战术和欧洲的半回旋战术其实有相同的思路,但是明军在使用这种战术对付清军的时候从来效果不佳。最重要的原因倒不是三眼铳不如簧轮手枪,那只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是因为第一排的士兵一开火,后面的人就朝天放铳,而且骑兵经常不敢冲得离敌人太近,既怕刹不住车撞在长矛上,也怕敌人步兵的远程攻击。在同时期的欧洲军队中,这种问题也不少见。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明军主动向清军冲锋的机会本来也不多。

清军继承并改良了这种战术,无论是在和明军的骑兵对冲,还是面对明军的步兵方阵,在接敌前用火铳和弓箭进行一轮猛烈的射击,可以瞬间压倒敌人的士气。所以清军也根本不需要什么半回旋,欧洲的手枪骑兵需要分成几排,依次射击敌人队列,第一排射击结束后,骑兵立即绕到队列后方装弹,第二排在第一排结束射击后紧跟着射击那是因为敌我双方实力相近,靠手枪的火力很难射崩敌人,而清军打明军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一轮射击之后,直接就在敌阵撕开口子,冲进去大砍大杀了。

如果像松锦大战时那样碰上不那么好对付的明军劲旅,清军不能用宝贵的旗军马甲和步兵火绳枪甚至炮对射,蒙古人的弓箭不管怎么回旋,射多少轮,也不会把身披重甲的明军家丁射崩。所以,清军更倾向于用炮打开缺口。

班布尔善能坚决执行皇太极的命令,可是他临机应变的能力太差了,面对闯军骑兵,他还是使用了与之前对付明军骑兵相同的战术。

人在马上射击的时候,马速必然放缓,而闯军骑兵根本没有射击,而是继续加速向前。清军的射击打死打伤了一些闯军,却没能让闯军的阵型混乱。班布尔善知道不好,可是来不及了,他只能下达了补救的命令:“全速冲击,冲进敌阵打近战混战。”

这队清军的主战武器是马刀,而闯军骑兵皆使长槊,在冲锋的时候肯定是闯军占便宜,可要是进入混战状态,清军便能挽回劣势。

然而,前排的长枪骑兵冲锋过后,又是一队用马刀的骑兵对人仰马翻的清军一顿砍杀,闯军骑兵倒是真的装备了簧轮手枪,在对射中,这种程度的火力不足以打破清军的阵型,但是在混战中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战斗仅仅进行了一小会儿,闯军骑兵迅速与清军脱离接触,重新整队。

班布尔善下令撤退,再不撤就是傻子了。他的任务本来也不是坚决阻击一切敌人,而是为主力提供预警,他这边一打起来,主力部队便有了做出调整的时间。

谷元胤的亲军后标在整个战线的最右边,因此他们得以直接从左边的侧面冲击清军,在这个位置并没有多少清军的炮火干扰,双方迅速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当两支军队搅在一起厮杀,李自成的指挥已经不能起什么作用,全看前线的指挥官随机应变,因此,三个标的作战风格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差异。李双喜亲自指挥李本深的亲军右标从马重僖和贺兰两部之间杀出,如同利刃一般刺入清军的阵列中;胡茂祯的亲军前标直接上前支援那个被击溃的方阵,稳扎稳打地向前推进,谷元胤指挥的亲军后标则是如疾风一般从清军的左侧掠过。

亲军后标不断修削着清军的侧翼,一击得手便脱离接触,始终不和清军缠斗。清军试图反击,但是已经和闯军步兵纠缠起来的他们被挤在内线,整队难度要大于游走在外线的谷元胤部。结果在一次次的交锋中,清军被不断挤压向内侧,而另一边,胡茂祯的攻击也将不少清军推了过来。

随着焦赞的号令,闯军的炮口喷吐出死亡的气息,炮弹不断飞入变得密集的清军的阵列,与此同时,谷元胤带着一队骑兵,向清军的炮阵地冲去。

在中央战场上,和闯军对射的清军火铳手也情况不妙,开战到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损坏的燧发枪已经有了四百多支,这样的故障率,难怪大约翰说这是半成品。而清军的仿制品和大约翰的设计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样高强度的使用下,坏得实在太快了。而且燧发枪手密集的队形也成了闯军炮兵的靶子,虽然他们还能保持阵型,而且继续稳稳压制贺兰所部,但清军预想中的中央突破显然是不可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