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8章 不可理喻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8章 不可理喻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8章 不可理喻

礼亲王代善,六年前皇太极收拾他的时候,理由就有贪财违法、虐待属人,虽然有皇太极故意找茬的因素,但代善对属下汉人不好也是不争的事实,不仅仅是对包衣不好,对汉军的余丁甚至甲兵也不好。代善赏罚不公,在清朝是人尽皆知的事。这也很正常,他对自己亲儿子都没优待,还指望他优待汉人?

英亲王阿济格,对蒙古人都恣意勒索,驻军山西期间,一贯藐视姜瓖他们这些明军降将,还强行让他们和满洲兵换马,把好马都给满洲兵骑,只给绿营羸马。手下的满洲军官欺压汉军,阿济格也从来都是大加袒护。也就是还有皇太极压着,没嚣张到另一时空纵容属下抢绿营军官老婆的程度。幸亏此人不是清朝皇帝,否则姜瓖在山西的时候可能就直接投奔纳敏夫了。

豫亲王多铎,只能说他和阿济格真是亲哥俩,一丘之貉。虽然现在还没有抢范文程的老婆,但是他看不起汉军旗人却是人所共知。

谦郡王硕讬,阿敏屠杀永平四城降人的时候他也在,汉军旗人和他肯定是不对付的。

克勤郡王岳讬要是活着,倒是个能坚定延续皇太极政策的改革派,之前主政山西时,与姜瓖关系也不错。不过现在他人没了,他儿子喀尔楚浑还是小孩,没什么主见。

尼堪、杜尔祜叔侄谁能继承杜度的家业还不一定,不过褚英一脉本来也没多大势力,他们叔侄又都是武夫,没什么政治观点,镶红旗的事主要还是硕讬说了算,不必考虑他们。

最后只剩下郑亲王济尔哈朗,他过去是主张招降汉兵汉将的,但谁知道他是因为支持这种做法,还是仅仅因为逢迎皇太极?从济尔哈朗平素所作所为来看,他非常关心满洲官兵的生计,至于他对汉军旗人究竟是什么态度,谁也摸不准。

汉军旗人们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在皇太极亲掌的两黄旗、豪格和硕塞执掌的两黑旗和阿巴泰、济尔哈朗执掌的两蓝旗,汉人的待遇要好一些。而在代善和硕讬执掌的两红旗、阿济格和多铎执掌的两白旗,汉人待遇就差。要说平时虐待底层包衣,打仗的时候杀掠汉人,各旗的贵胄倒是都差不多,但黄、黑、蓝六旗的主子起码对待汉军旗的正身旗人还是比较优待的。皇太极很清楚这一点,但也并不做太多限制,没有代善、阿济格这些人的衬托,怎么能显出皇上的好。

拥护皇太极的改革政策的这六个旗的兵力超过旗军总数的六成,再加上其他四旗的汉军旗人,只要皇太极活着,谁也翻不起什么风浪。然而,中牟之战没能获胜,虹县之战眼看又不能胜,山东折了岳讬,怀庆折了阿达礼,皇太极的威望在下降,还在持续掉血,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谁知道呢?

姜瓖不是没想过投靠豪格,混个拥立之功。但是他一个新来的,哪来那么大的自信保证站队正确?范文程和李永芳这些人都没动作,他急着出头,运气好说不定能混个从龙功臣,运气不好,混个满门抄斩也很正常。

相比之下,背叛大清就稳妥得多了。山西明军和农民军打了多年的交道,对他们了解很深,闯军内部的权力结构也并不复杂,与清朝这边带有贵族共议残余的制度不同,闯军这边是标准的君主**,李自成就是王法。李自成也不过三十多岁,怎么也得再干二三十年,还是跟着他稳妥一些。虽然占了大同的是贺兰部,不是闯军,但纳敏夫还是相对讲道理的,将来不管李自成和纳敏夫谁胜谁败,他姜瓖都还有转圜的余地,总不至于混到破家灭门的地步。

姜瓖从一个将领的角度,觉得纳敏夫很讲道理,但皇太极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就觉得纳敏夫实在不可理喻了。

为了拉拢纳敏夫,皇太极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承认了纳敏夫自封的蒙古、西藏、叶尔羌三个汗国称号,许诺只要纳敏夫称帝,就东西二帝约为兄弟之邦,川黔滇三省都许给了纳敏夫,此外无论纳敏夫打下哪块土地,皇太极都会予以承认。至于陕西商人的经贸利益,也是能答应的都答应。李自成答应他什么了?和平相处,都称大元帅,这和清朝开出的价码怎么比?

最关键的是,纳敏夫根本没有和李自成争天下的资本。论地盘,他只控制陕西一省,财力比李自成差得太远,而且手下兵将大部分都是陕西人,还有很多是收编的农民军,与李自成有旧甚至压根就是闯军出身。纳敏夫在皇太极和李自成打到紧要关头的时候突袭大同,极大地强化了李自成的优势,自己又没抢到多少钱粮充足的地盘,这是一招极没道理的臭棋。

皇太极也想过纳敏夫会攻击自己,但那也是在虹县战役获胜之后,把李自成和张献忠赶到长江以南,纳敏夫才会为了保持均势袭击清朝。而且山西的精华是汾河谷地,纳敏夫却不打平阳,不打汾州,不打太原,偏偏打了连年荒旱的大同。大同的驻军多,钱粮却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纳敏夫打这里,根本就是不可理喻。

纳敏夫为什么打大同,姜瓖又是从什么渠道得到消息,竟然比阿济格发来的加急塘报还快,皇太极都很想知道,但现在想这些已经没多大意义了。按照目前的局面,清军无法撤出战斗,强行撤退,一定会被闯军咬住,到时候谁也跑不了。

好在皇太极和李自成一样,也在手里留了最后一支预备队,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支预备队竟然是绿营。

吴胜兆跪在地上:“感激皇上信任,奴才定当肝脑涂地,报皇上大恩。”

另一时空的吴胜兆因为在江南反清,所以名声很大,但要是论人品,他和姜瓖其实也半斤八两,手上的血债不少。他能反正,不少因为他相信民族大义,而是因为天下反清义军前赴后继,让他觉得民族大义还是很有用的。

而现在,他并没有被土国宝排挤,在清朝前途正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