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7章 吕祖祠大会战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7章 吕祖祠大会战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7章 吕祖祠大会战

这天清晨,高起潜点起五十大军,浩浩荡荡向吕祖祠进发了。

大伾山这山头本来也没多大,就算把因为山道绕的路算上,这段路也就二里地。稍不留神,都能走到浚县县城里去。

高起潜虽然估计这些和尚道士会和山匪草寇有些牵连,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山匪草寇”想出来的办法竟然是报官。

姚东照和康文斗来到浚县之后,又收拢了一些本地的零散饥民和绿林人物,有了一百多人,天宁寺和吕祖祠的和尚道士各有二三十人。姚康二人都是知兵的,见这些“溃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估计仅凭手上这点人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请来了援兵:一百绿营、几十个衙役,还有本地乡勇二百多人。

几家兵马聚在一起,一共五百多人,可以和崇祯皇帝一战了。

也没用什么计策,一帮乌合之众,啥计策给他们也执行不了。就是让和尚、道士、乡勇、义军各出二十个人,在吕祖祠外列阵抵挡,然后就打败仗。等敌人冲进吕祖祠,绿营兵再出击。吕祖祠实在太小,各个房间里挤得都是人,坐都坐不下,很多人不得不躲到吕祖祠后面的林子里。

高起潜派人侦察过了,的确是一群和尚道士及本地农民打扮的人聚在吕祖祠外,拿着刀枪棍棒和土铳、弓弩之类的东西,准备抵抗。他也懒得再继续侦察了,反正就这种水平的敌人,新卫营打他们肯定是碾压。

新卫营一轮射击过后,吕祖祠前的人群就溃散了,他们根本不用诈败,就是真败。高起潜一摆手:“冲进去吧,听说这里的道士是火居的。”

“火居道士”就是可以娶老婆生孩子的道士,高起潜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对于拿这种事激励士气却很懂,士兵们都知道抢不到多少东西,所以只有告诉他们道观里有女人,才能让士兵振奋精神。

当半数的明军冲进吕祖祠,只听砰砰砰火铳声响,埋伏的士兵一拥而出,紧接着屋顶上竖起了一面红旗。那么多人挤在房间里,汗臭味和屁味都辣眼睛,屋里通风还不好,根本喘不过气来,他们宁肯出来被人砍死,也不在里面待着了。所以也没管姚东照的信号,直接就杀出来了,姚东照也没办法,只能下令举旗。

高起潜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自己打的到底是什么对手?拿着禅杖的和尚、手执朴刀的道士、张弓搭箭的乡绅、挥舞锄头的农夫、凶神恶煞的土匪、只敢呐喊的衙役,还有剃了金钱鼠尾的绿营兵?

高起潜倒是早就想到,能用大佛流血的招数来吓唬人的,可能是某支反清义军,可是反清义军又为什么和绿营联手?抗明民族统一战线?

其实道理很简单,浚县的西南是卫辉府,北边是彰德府,都已经被曹营拿下了,这里已经陷入半包围的状态。然而,清军在这里并没有驻扎重兵,只有几百个以本地人为主的杂牌绿营防守。但凡有点智商的人都能看出来,清朝已经放弃这里了,而曹营是因为担心这里不好防守,怕占领了再丢掉不好,所以才没有急于占领。

如果一九四五年夏天的时候,石青山能给黄金标一个私通八路的机会,黄金标能不干吗?除非重庆那边封他当个团长。

所以,现在的浚县就是个两面政权,明面上还归清朝管辖,实则完全是县衙门配合乡绅自治,对于罗汝才的命令无有不遵。姚东照、康文斗他们要抗清,都是县里给准备干粮,本地乡绅派向导送他们到开州去袭击清军,本地已经没有清可抗了。

经过了战乱之后,乡绅们对罗汝才、木怀玉反倒很欢迎,因为他们有一整套的规矩,只要按他们的规矩“捐资抗清”,你就是“义士”,会受到他们和曹营、闯营的保护。本地的绿林武装,如果遵守这个规矩,就是“义军”,被曹营或闯营收编,一体当兵吃粮,否则就是“土匪”,会被义军、乡勇、绿营三方联手消灭。

虽然这实际上就是黑社会收保护费,但是罗汝才起码收了钱之后真能提供保护,不像崇祯皇上,钱没少收,结果谁都打不过。

面对罗汝才开出的条件,也根本没人当这个“土匪”,为饥寒所迫而反的饥民,碰上真招安给饭吃的,哪有不趋之若鹜的道理,真正的职业犯罪分子,人家都是聪明人,都能认清形势。

在这种情况下,绿营兵早就准备好曹营一打过来就倒戈了,现在的他们实际上就是一支雇佣军,本来由于清朝的财政每况愈下,他们的军饷就需要本地士绅协饷,所以现在维护本地治安倒真的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像崇祯皇帝这样破坏罗汝才的规矩,随便抢劫,我们绿营兵是一定要保卫桑梓、坚决铲除的。

新卫营的确是训练有素,一遭到攻击,他们立刻且战且退,退出吕祖祠。绿营兵第一轮射击打倒了七八人,随后又冲上去砍死几个,高起潜在吕祖祠外重新整队的时候,他的部下已经只剩下三十多人了。

此时正是夏日,绿营兵的光头晃得高起潜直眼花。好在高起潜也是见过大世面的,知道此时需要当机立断,毫不犹豫,振臂一呼:

“有埋伏!快撤!是鞑子兵啊!”

明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其实这回倒不能说高起潜不对,就算新卫营比一般的明军要强,也没有五十人打五百人的道理。等到他跑回天宁寺,一点人数,五十人正好还剩一半,还有二十五个。

高起潜惊魂未定地对方正化、王承恩、杨嗣昌讲述自己如何“虎口脱险”时,联军已经来到了天宁寺外,姚东照下令暂且休息,做口热饭吃。部队的组织能力太低,不休息吃饭没法打仗。

虽然这些人中最能打的还是绿营兵,但是总指挥是姚东照。绿营兵都知道,姚先生、康头领才是在曹营那里有关系的人,跟着姚先生,能混个起义,要不然说不定就要清算汉奸了。

大家的斗志很高,绿营、义军、乡勇的吃喝用度都来自浚县各个村庄的供奉,这些溃兵不光抢劫,还杀人放火,老百姓都跑光了,那以后我们大家吃什么?不要说姚东照这种本来正义感就强的,就连绿营的把总、衙门的班头,都“义愤填膺”,非要弄死这帮家伙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