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85章 逆流而行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85章 逆流而行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85章 逆流而行

“大汗,明军已近,是否要去和大队会合?”多铎问道。皇太极立马坡上,望着滚滚而来的六千明军:“不妨,此等乌合蚁聚之徒,何须躲避。”

年仅十八岁的多铎还不太能理解皇太极的意思,这些明军衣甲鲜亮,行伍整齐,怎么看都是最精锐的部队,虽然打不过我国大军是肯定的,但以二百个护卫面对他们未免有些太托大了。

皇太极魁梧的身材很引人注目,相貌倒是十分平常。他今年四十岁,登上汗位已有五年。努尔哈赤攻入辽沈之后的倒行逆施严重摧残了辽东的经济基础,到努尔哈赤临死之前,后金政权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斗米八两,人相食。由于攻宁远不克,努尔哈赤又很快死去,后金政权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有土崩瓦解的危险。

皇太极对朝鲜的胜利暂时为他赢得了一点时间,随后又攻锦州、宁远不克。如果再多来几次这样的失利,后金的灭亡几乎不可避免。但是皇太极成功地击破察哈尔部,又兵行险着,绕行千里,取得了己巳之役的胜利。与此同时,内部的经济、政治整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终于把后金从毁灭的边缘拉了回来。可危机并没有彻底解除,后金政权建立在军事强权的基础上,如果不能接连不断地取得胜利,那么它依然会内外交困,走向灭亡。永平四城之战已经证明,明军依然并非待宰羔羊。

所以,他又发动了这次大凌河之战,利用明方督抚不和、文武不和、朝堂掣肘、动作迟缓的机会,一口咬死祖大寿部,再围城打援,设伏歼灭来援的明军。这样一来,连锦州、宁远都在他的指掌之中。

可现在看来,皇太极的计划要落空一大半了,来援明军的数量太少,而且明显做好了逃跑准备。金军虽然能打败他们,却没法将之歼灭,自然也没法动摇锦州、宁远的防御。明军跑回粮草充足的锦州据城死守,金军还真啃不下来,打消耗战的话,肯定是金军的粮食先耗尽。

吴襄等人的胆怯倒是给大明续了点命,这是他们自己和皇太极都始料未及的。

不过皇太极也有别的收获,他的哥哥莽古尔泰在与他争执时犯了御前露刃之罪,因此被剥夺了权力。再加上阿敏因为丢失永平四城而倒台,昔日平起平坐的四大贝勒只剩下皇太极与代善了。

皇太极回头望了一下已经在前进的金军大队,对多铎等人说:“让明军见识一下我军之威。鳌拜,举纛。”

鳌拜是金国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盛京八门总管卫齐之子,目下充任皇太极的侍卫。见皇太极要用二百名亲卫冲击六千明军,鳌拜两眼放光,奋力将皇太极的大纛高高举起。皇太极手中宝剑一指,两百名金军向明军杀来。

吴襄和宋纬本来答应丘禾嘉出七千兵,但今晨点卯的时候,实际上只到了六千三四百。丘禾嘉也顾不上和他们计较,只是催促他们赶快出兵,这二位心不甘情不愿地行军大半日,总算是过了小凌河驿,向大凌河城靠近。

他们收到夜不收报讯,说前面出现了金军,便停下脚步。此时见到有金军杀来,打头的居然是伪汗皇太极的大纛,东边更有无数烟尘,不知有多少兵马杀来。吴襄心道金兵八成是要总攻了,一旦被咬住,逃都来不及,当即下令后队改前队,往锦州方向奔逃。

宋纬的反应比吴襄慢半拍,但是一见吴襄逃走,也条件反射地跟在他后面跑了。一开始明军尚有秩序,但很快就变成了溃逃,所有人都拔足狂奔。皇太极、多铎率领的二百金兵追得六千明军抱头鼠窜,这二百人全都是后金国中一等一的精选勇士,丝毫不以此景为奇,不断开弓射杀明军,如猎狐兔。

后队之中,从未见过明金交兵的闯营众人被明军的打法震惊了。通过这些天的接触,他们都觉得这些明军的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与曹文诏部相差不远。虽然敌众我寡,必有一番苦战,但任务只是接应被包围的友军突围,内外夹攻打开个缺口,接上友军一起逃命应该还是能做到的。王瑾制订撤退计划的时候,他们还觉得王瑾太过谨慎,万万没想到,明军居然还没接敌就被两百金兵给吓败了。

黄色俊怒道:“这帮王八蛋也配叫军人?真他妈把大明的脸都丢尽了!”他绰号“线鹞”,是陕西边军的逃兵出身,武艺高强,尤擅左右开弓。因为听说女真武士中的精锐爱穿双层铠甲,他今天也特意穿了双铠,打算和他们一较高下。虽然早就做了反贼,和明朝官军已经是敌人了,但看见这些前同事如此不堪,他还是义愤填膺。高杰的眼光要比他高一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官的畏敌如虎,如何指望当兵的拼命。”

再看后队这边,丘禾嘉似乎也被吴襄和宋纬毫无底线的行为震惊了,反应十分迟缓。他既没给败军让开道路,也没做阻挡他们的准备。等溃败下来的前队和后队撞在一起,势必裹挟着后队一起崩溃,到时候还很可能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于是,将领们也不等丘禾嘉下令了,直接各自带着自己的兵马撤退。王瑾和郭瑶的兵马在全军最北侧,急忙向北让开道路,以防被败兵卷进去。

绰号“刘铁棍”的刘文炳说:“就这么跑了也太他妈窝囊了!我们上去干他一下子吧,我们四百人打他们二百人,也未见得就输了。”刘弘才也说:“那么漂亮的一面旗子,下面肯定是个鞑子大官。”

王瑾望向郭瑶,郭瑶虽然觉得这帮土鳖的自信心有些搞笑,但还是很佩服他们有这样的胆子,拱手道:“难得诸位有此胆气,郭某与诸位同往!”王瑾笑道:“你是守备,我是千总,是我们与你同往才是。”

郭瑶和王瑾各自打出自己的姓字旗,向金军前进。王瑾的那面“王”字旗看起来和他千总的身份很不协调,因为那原本是属于游击王锡命的。两部加在一起只有七百多人,逆着上万败军的洪流向东前进,一时间众人豪气顿生。高杰纵声长啸,黄色俊、刘弘才、刘文炳、郭君镇等人亦作啸应和,声势甚壮。

郭瑶对从他身边逃过的一个副将笑道:“刘泽清,今日怎么跑得如此之慢?”王瑾不由得转头望去,刘泽清回道:“你们赶快送死去吧,正好掩护老子!”说着在亲兵掩护下快马加鞭地跑了。

逆流而行的不止有他们,郭瑶指着旁边的几个旗号说:“那是黄闯子,就是黄得功,旁边那是他老乡李辅明,俩人一起从开原逃来的。你看南边也有,祖二疯子祖大弼,还有祖宽、张韬,也对,祖大寿被围,他们不上谁上。后面是金国凤、王廷臣……”虽然此时的明军已经够窝囊了,但要连这么几个好汉都没有,皇太极早就坐上紫禁城的金銮殿了。

这几支明军部队选择的都是相同的方式,先转移到战场的最北侧或者最南侧,再攻击金军的侧翼。

黄得功的部队从后面追上了郭瑶和王瑾。黄得功说:“这几个兄弟看着眼生啊,哪部分的?”高杰得意忘形,大喊道:“我们是闯将李自成的人!”黄得功听得一头雾水,李自成现在还没那么出名,出了陕西、山西就没人听说过他了。

想到另一时空高杰与黄得功之间的恩怨和结局,再看看今天意气风发的这二人,王瑾不由得感叹,年轻真好。看着这几支逆流而行的兵马冲向皇太极大纛的景象,王瑾只觉得胸中豪气充溢,甚至差一点产生大明还有救的错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