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9章 正剧开始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9章 正剧开始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9章 正剧开始

匪徒们走进了村民的包围圈,李自成已经能看清为首那个人的长相,这人三十来岁年纪,一道长长的伤疤从左眼划过,看起来说不出地狰狞可怖。腰间挎着一把钢刀,身上甚至还穿着一副破烂的盔甲,浑身上下透出一股杀气,一只独眼像血一样红,身后的几个人也是差不多的样子,一时让李自成有些分不清,这帮人到底是活人还是妖怪。王瑾当兵多年,很容易就能识别出同类,这些人中有七八个看起来应该是逃兵或者落草多年的老匪,剩下的就都是寻常的小匪、饥民了。

“打!”李自成一声暴喝,村民们将面前原本作为掩体的乱石堆推倒,大大小小的石头噼里啪啦地朝匪徒们砸了下去。十来个老弱拼命敲锣,摇旗呐喊。李过手持一条羊皮的甩石带,将一块鹅卵石飞掷出去,正打在那首领脸上。那首领惨叫一声,仰面栽倒。

李自成打过猎,做驿卒时也学过弓箭,所有人中,只有他和王瑾带着弓箭。李自成张弓搭箭,一箭便射中一名匪徒胸口,第二箭从一名匪徒耳边飞过,虽然没射中,却将这人吓得半死。李自成的第三箭扎在他的大腿上,疼得他满地打滚。李自成不由得摇了摇头,自己这箭术还是得练啊。

也就是一转眼的工夫,连同那个首领在内,总共有五个人被石头砸倒,李自成和王瑾各射倒了两个。其他十二个人虽然有不少被砸得鼻青脸肿,但是也没受多少伤。假如他们立刻冲上来,李自成等人和他们短兵相接,肯定死伤惨重,但是这些人的选择却是拔腿便逃。

王瑾松了口气,还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对手好对付。逃跑的那些人中也有三四个看起来很强悍的,但是别人都在跑,他们也稀里糊涂地跟着跑了。那个首领被李过砸断了鼻梁,顾不得满脸是血,挣扎着站起:“几个乡勇而已,冲上去杀光他们!”李自成第一个跳出了掩体,手执朴刀冲了上去,这个时候气势一定不能输,一旦让他们缓过神来,组织起反击,己方势必会有伤亡。刘宗敏、高杰等人大声呼喝,也都跟着杀出。王瑾脚下比他们都快,抢到了李自成前面,一刀向那个领头的搠去,那人挥刀磕开王瑾的刀锋,王瑾反手一刀,重重劈在他的脖颈上。此人的武功并不见得比王瑾低多少,但是战场之上的厮杀,是很难“大战三百回合”的,人这种动物,攻击力强悍,防御力脆弱,武艺、体力、心态、运气等各种因素交错在一起,尤其是在手持利刃,又没有良好的护甲时,弱的一方往往几招之内就会送了性命。

接下来的战斗就简单了,乱作一团的匪徒们被村民堵在山道上围打。自从陕北大旱以来,各村经常为了争夺水源械斗,良民也都变得凶悍了。不过显然还是这些吃人肉的家伙更凶悍,一个倒在地上的匪徒一刀砍中一个村民的小腿,将他放倒在地,随即一刀结果,但是紧接着他自己也被田见秀一锄头打得脑浆迸流。另一个匪徒砍中一名村民左手,把手指头削掉了三根,众村民一拥而上,将他打成肉酱。

李自成费了好大力气,才把队伍重新组织起来,地上的九个匪徒都已经没气了。李自成特意没去追跑掉的那十二个人,穷寇莫追,真把这些亡命之徒逼急了,说不定还要再搭上几条人命。有一个兄弟战死,三个被匪徒砍伤,还有六个人是在混乱中自己摔伤擦伤甚至被同伴误伤的。

死了的那个人算是李自成的一个远房亲戚,家里只有个已经出嫁的妹妹,没有父母妻儿。李自成让李自敬带人去他妹妹家报丧,组织兄弟们把尸首抬回族里的坟地埋了,土匪们的尸体直接扔进路旁的沟里。王瑾给几个受伤的人处理了一下伤口,村里没有郎中,王瑾这侦察兵出身的人也是野外生存专家,能治个简单的头疼脑热,接脱臼的关节,清洗包扎外伤。其实他还会截肢,只不过被截肢的人能不能活就不一定了。土匪的武器装备都搜集起来带回村里,这年头匪徒越来越多,他们也得有点自保能力了。

李家站的村民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杀人,但是他们的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死人在这年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谁都见过路倒,村里的人虽然暂时还不至于饿死,但是长期营养不良,得病死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和其他村子的村民打群架、和小股土匪搏杀不是一次两次了,头破血流是常事,偶尔也会打死人,这一次虽然打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狠,也没什么稀奇的。在大明的国土上,乡勇与土匪冲突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死了十来个人根本不算什么事情。

王瑾又去申案山上搜索了一下,大部分人都不敢去,李自成让刘宗敏和高杰与王瑾一起上山。这些匪徒之前藏身的山洞中有篝火的痕迹,还零零散散留着不少骨头,上面火烧齿咬的痕迹触目惊心。他们三人只觉得这山上鬼气森森,不敢多待,急匆匆离开了。天晚了,他们在相熟的朋友家过了一夜,次日清晨返回李家站

可当他们赶回村子,还有更大的事等着他们——李自成被抓走了。

与其他人的惊慌失措不同,王瑾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欠着艾老爷的印子钱不还,衙门岂有不来抓人的道理。先是张礼过来报讯,说艾应甲把片子递到了县衙,要衙门出飞签火票抓人,王太爷当即照办。张礼劝李自成先躲一躲,但李自成说躲有什么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官差拿不到人,说不定会把房子烧了,也没准抓邻居顶缸,一直这么躲着总不是办法。反正欠钱不还又不是死罪,大不了挨几顿揍也就是了。

初识李自成的时候,王瑾甚至怀疑他是不是那个自己知道的李闯王,日子都穷成这样了,怎么还不造反?王瑾来自一个没有皇上的世代,做了多年的边军,离开军队之后又当土匪,干的都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差事,造反对他来说不过就是换个工作。但对于李自成这种出生在十七世纪,祖传的良民来说,造反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选择。大明朝近三百年的积威,在老百姓心中是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没人肯去铤而走险。但是王瑾知道,李自成铤而走险的时候就要到了,因为官府和士绅的下限,实在是低到超乎想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