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91章 金蝉脱壳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91章 金蝉脱壳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91章 金蝉脱壳

王瑾居然是流寇?孙承宗做梦也没想到最终答案会是这个。此事被揭穿竟然是由于王瑾直接对易浩然开诚布公地说出了真相,这就更让孙承宗难以接受。

一个官军的战斗英雄,却因为官府三天不给饭吃而变成了流寇。做了流寇,还依然比绝大部分官军更英雄,冒充官军千里援辽的这份胆识更是惊世骇俗。孙承宗不会昧着良心因为一个人的身份而否定他的能力和贡献,但是职责所系,他也不能不管。

孙承宗指示易浩然,设法让王瑾接受招安。现在所有人都以为王瑾是正经的官军,要洗白是很容易的。大战刚刚结束,各部严重缺额,谁死了谁活着完全就是一笔糊涂账。其实就算在大凌河之战前也是一笔糊涂账,领着最高的军饷,战斗力最强悍的兵不一定在册,而登记在花名册上的很可能只是用来吃空饷的一堆瞎编的人名。

王瑾部没有调动命令却出现在战场上这事,现在应该连兵部都知道了。但是从来只有接到调令但是不上战场的,从未听说过有没接到调令硬要去战场凑热闹的。所以这件事很可能被当成了简单的文书错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概要再过一段时间,兵部才能发文让孙承宗调查。

孙承宗认为,王瑾可以和祖宽一样,以祖大寿家丁的身份成为正式的军官。祖大寿的家丁本来多达数千人,但是在大凌河之战中死得不剩多少了。全靠祖大弼、祖大乐两个弟弟借了他一部分家丁,才不至于变成光杆司令。如果能招揽王瑾,他肯定非常愿意。

大凌河一战后,关宁军的人事变动很大。吴襄遭到了孙承宗和丘禾嘉的一致弹劾,被下狱问罪,宋纬见机得快,直接托病请辞。丘禾嘉也因病请辞,但他是真病。他的岁数也不小了,禁不起这样的折腾,没多久就病死了。刘泽清由于贪污和临阵脱逃两事被撤职,黄得功、刘良佐都得到了晋升,但都调去关内了。皇上认为关内的流寇越来越严重,要再抽调一部分辽兵入关助剿。同时,各处的援辽部队也陆续返回。

刚刚遭遇大败,兵力严重损失,皇上却要削减辽西的兵力。从内地抽调军队援辽开销太大,崇祯希望尽可能地用辽人解决辽东的问题。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原本驻守登州的毛文龙旧部孔有德被调到辽西任职。

把袁崇焕旧部和毛文龙旧部凑到一起,然后指望他们同心同德为朝廷省钱,崇祯这想象力也是够丰富的。孔有德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大凌河被围的时候,他就已经收到了援辽的命令,可他现在还没动身。

在原本的历史上,孔有德会到十月二十九日再动身,闰十一月二十七日才抵达直隶境内的吴桥县。原定三千二百人援辽,实际上只出动了八百人。一千里地的路程,他愣是走了两个月,八百骑兵居然走出了刘备携民渡江的速度。孔有德到底是有多不愿意来,自然可想而知。

孙承宗非常无奈,但他自身尚且难保,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因为大凌河的惨败,弹劾他的奏章如雪片般飞上了崇祯的龙书案。孙承宗估计,自己最好的结果也是和宋纬一样告老还乡。

所以,孙承宗希望在临走前尽可能多地增强关宁的实力。王瑾部真正能打仗的也就一千多人,但在目前的局势下,收编他们也不无小补。假如他们真能“洗心革面”,从此在祖大寿麾下效力,对朝廷也是一件好事。

洪承畴在陕西招安了很多流寇为己用,关宁军当然也可以这样做。由于现在官军的腐化越来越严重,官军也不大忌讳用招安的流寇来打仗了,白广恩、张立位这些降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一般的官军要好得多。

孙承宗认为王瑾多半也是这样想的,他要是不想招安,怎么会跑到官军的老窝里来,又怎么会主动暴露身份。只要自己露出招揽之意,此事倒有九成把握。此人是个讲义气的人,多半是因为不肯出卖同伙才没有投奔洪承畴,而是回来找老部队。只想打建虏,不想打其他流寇。孙承宗觉得这都不要紧,只要能为朝廷出力,别的都可以不计较。

从一介流寇一跃成为总兵的家丁,而且很快就能成为朝廷的经制武官,这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孙承宗认为自己足够宽宏大量了。可他没想到的是,易浩然匆匆来报:王瑾跑了!

王瑾也觉得很对不起孙承宗,老督师是个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自己就这样走了,不免冷了他的一片关怀之心。但是王瑾必须要走,他统领的不是他的家丁,而是闯军。李自成与他有金兰之义,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认定能改变这个黑暗的时代的人。无论别人能开出多好的条件,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得回去完成李自成的事业。

王瑾原本打算给孙承宗留下一封信,但思来想去,还是算了。自己无论说什么,做了官军的逃兵这一点总归不假,多辩解也无用。对这个腐朽的朝廷,王瑾问心无愧,他从军十年,受过的伤、经历过的危险不计其数,最后落了个饭都吃不上的下场,造反造得理直气壮。但是对于这位只见过几次,一句话都没说过的老督师,王瑾还是有些愧疚。王瑾否定了孙承宗选择的道路,或许到最后,孙承宗自己都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但王瑾还是不想正视自己放弃了孙承宗这件事。不管孙承宗是否在乎他这个小小流贼的选择,他都不愿再面对孙承宗了。就这样永别吧。

孙承宗当然不会就这样放过王瑾,他欣赏王瑾,但他也有自己的职责,他立刻传令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直到宁远,让他们遇到王瑾立刻拦下。孙承宗并没直接通缉王瑾,只是说他所领军械物资有误,要立刻回锦州交割。

然而,辽西走廊上每一站都回复孙承宗,根本没有什么王瑾经过。王瑾部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其实易浩然发现王瑾逃走的时候就已经晚了,那时王瑾部就只剩一个空壳子。王瑾金蝉脱壳的办法很简单,只是得舍得花钱。

出兵解围之前孙承宗就发了一笔开拔费,大凌河之战后,王瑾又得到了不少赏银,再加上之前从山西到辽东这一路上勒索士绅所得和丘禾嘉发的赏银,王瑾把这些钱全都拿了出来,用来贿赂即将返回关内的各路援兵将领。

贿赂的理由都是一样的:有一批私货要夹带入关,请长官行个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