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南宋能网购 > 节135 高楼平地起

我在南宋能网购 节135 高楼平地起

作者:香两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8:43

节135 高楼平地起

仙云台对面,靖安社原址。

自从肖恒回来之后整个工程进度就开始了加速,第一天就完成了水泥广场的收尾工作,从第二天开始,一座“看楼”拔地而起。

这座“看楼”正对着舞台,最下层由几十根钢筋混凝土柱作为支撑,从一层到二层差不多有三米左右的落差,而整个一层除了柱子之外则是全空的,整个上层建筑没有任何承重墙,完全靠这几十根柱子支撑。

肖恒直接就采用了现代的施工方法——用薄木板做围板,中间是钢筋骨架,然后直接在围板之中浇筑水泥。

这样水泥柱就会在施工中一点一点的升高,而本身的强度也能有足够的保障——按照这种办法甚至能造出非常夸张的高楼,但肖恒这边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他只需要制造5层楼即可。

除了一楼是宽敞通透四面无墙之外,上面的四层都是按照仙云台二楼的制式……不过说起这楼,现代人可能对于二层以至于多层建筑没什么感觉,毕竟上百层的高楼大厦已经随处可见了,普通的楼房自然觉得稀松平常。

不过在以前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里,楼房可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对于这个时代最普通的劳苦大众,甚至哪怕是临安府内的市民阶层,能在某某楼之中逛一逛吃顿饭都值得吹嘘好久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这些楼房消耗的材料就能看得出来。

由于中华大地上的文明已经延续太久了,所以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美洲大陆上的自然资源可以支撑当地的人民奢侈的使用几人都不能合抱的巨木生火取暖,而对于中华大地上的平民百姓来说,碗口粗的木材都已经是非常奢侈的大料了,起个房子什么的这就是最关键的大梁。

一般来说一个普通民居只需要一根这样的大梁就够了,而一栋小楼需要多少这样的大料呢?

答案是不计其数。

因为之所以能称之为楼,那么中间肯定就需要很多立柱,这些立柱每一根都要比普通百姓家中最贵重的大梁都要好!

而除了这些立柱之外,楼板之间的横梁也需要坚实的厚重的长木料!至于楼板什么的所用木料更是数不胜数……

……不说别的,就是仙云台这么个在临安府中毫不起眼的小楼,光是这些大木料拆出来就够盖出一个村庄来了!可想而知其中的奢侈。

可想而知盖这么个小楼究竟需要多么巨大的成本!况且这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楼……至于樊楼这种东京汴梁72正店之首的名楼,有诗为证:

“梁园歌舞足风流,

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少年多乐事,

夜深灯火上樊楼。”

可见多年之后,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美好,想到的不是金榜题名时的风光,而却是夜游樊楼的快乐。

而能成为那一代人美好回忆的樊楼有多高呢?不高,仅三层楼而已,当然据说它的地基筑得很高,纯高度应该是四层,有“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之说。

所以当这“看楼”拔地而起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大量闲人跑过来看热闹。

而当“看楼”修筑到第二层的时候围观者还没觉得什么,但等到“看楼”开始修筑第三层的时候,整个临安府都开始沸腾了……

多少年了!?

自从南迁“临安”一来,多少年没有见到这种三层高楼了!?

想当初,东京汴梁的繁华里,有任店、仁和店、遇仙楼、高阳正店、清风楼、八仙楼、潘楼……更是有樊楼这样影响力甚至北至大金、南至交阯,西至回鹘、东至扶桑的名楼!

而现在呢?

往日的繁华已如浮云般散去,留给人们的只剩下对那往日的追忆而已……

……可现在,一个刚诞生不久就红遍整个临安城的戏台居然开始起高楼了!?而且还是三层高楼!?这顿时勾起了人们对于往日的追忆……而这时候不光是那些没事干的闲汉,就连一些士子官员路过这里的时候都会停车下轿,看着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回忆良久。

然而这份美好的回忆没多久就随着“看楼”继续升起而变成了惊讶。

有史以来,除了佛塔之类结构特殊的高层建筑之外,这还是宋人第一次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四层高楼……一时之间整个临安府都开始议论纷纷。

然而这还没完!

当第四层也完工之后,望着继续向上“生长”的“看楼”,整个临安都沸腾了!这可是高达5层的“摩天大楼”!这是人类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第一个高达十几米的大型建筑!

古代的佛塔虽然能建得很高,但由于需要靠外墙承重,所以其实内部可以利用的空间很少……若是内部空间再大一些倒也不是不行,只是那就只会剩下一排沿着墙壁螺旋向上的楼梯,而不分层了。

而佛塔一般都藏于深山之中,平常难得一见,倒是这拔地而起的“看楼”就位于整个临安最繁华的中心地段……别说路过了,就是隔着老远只要一抬头就能在层层叠叠的屋脊之间看到那高耸巍峨的高楼。

整个“看楼”呈微微的弧形,从天空中看下去仿佛一个弯弯的月牙,月牙的中心正面对着前方刚刚建好的大舞台。

整个看楼的从外表来看与普通的中式建筑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其内部却要更加宽敞……因为内部建造的时候除了巨大的支撑柱之外,肖恒还特意使用了钢筋水泥的横梁,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在木材上的消耗,还大大的增强了横梁的结构。

正是因为钢筋水泥结构的承重能力和坚固性远比木头更好,所以“看楼”的内部就能变得非常宽敞……虽然还远远达不到现代商场的那种程度,但也大大减少了立柱的数量。

登上楼梯一眼望去,整个“看楼”都能看个通透……那种宽敞的空间所给人带来的巨大震撼感,是这个时代的宋人从未经历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