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南宋能网购 > 节17 点亮科技树

我在南宋能网购 节17 点亮科技树

作者:香两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8:43

节17 点亮科技树

肖恒挑选的这座酒楼叫做望月楼,一进门就有店小二热情的走上前来道:“客官,楼上请。”

“嗯。”肖恒目光环视一周。

这酒楼很有趣。

桌椅肖恒虽然看不出好坏,但每桌旁边必有山水屏风,每个屏风上的画又都各有不同……桌面上摆设的餐具酒器竟都是纯银制品!而且样式精美极尽奢华。

见肖恒不动,小二又道:“客官楼上请,楼上风景好。”

肖恒点点头,跟在小二身后上了楼,在窗边找了个小桌坐下。

“客官您来点什么?”小二殷勤的问道。

“来壶酒,再来碟花生米。”肖恒脸不红心不跳的说。

“……敢问客官,这花生米是何物啊?”小二面有难色。

“咦?”肖恒一愣,随手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宋朝的确没有花生这种东西……花生是地道的美洲作物,要到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

“那就一壶酒,随便来碟下酒菜……本公子今天就剩这些银两,可别让我出不了门。”肖恒很光棍的将秦小姐给他的一块碎银子往桌上一拍。

“这话瞧您说的……咱又不是黑店,怎能让您出不去门儿呢!您稍等,酒菜一会儿就到。”小二没去拿桌上的银子,笑眯眯的躬身离开。

这倒是让肖恒高看了这望月楼一眼。

也难怪这望月楼做大,一壶酒、一叠小菜,若是在现代,在同等档次的酒楼可能连个座位费都不够,可那小二却依然当他是上帝来服务,丝毫没有区别对待……由此可见此地主人的胸襟。

不一会儿,那小二给肖恒端来了一壶酒和一叠风干蚕豆。

肖恒端起酒杯和酒壶看了看,果然是相当精致的银器……举目望去,所有客人所用的器具都是这种精致的银器,难道这望月楼的老板就不怕丢吗?

酒是温过的黄酒,蚕豆也很清香,肖恒就在这边自斟自饮,悠闲自得的观察着这个繁忙的酒楼。

肖恒旁边不远,几个文士打扮的人正在高谈阔论,其间有个小二还给他们上了菜……只见那小二左手托着餐盘,右手从手腕到肩膀一直堆叠十几二十碗,杂耍般的一样样的上菜却丝毫不乱,看得肖恒也是啧啧称奇。

除了这桌文士之外,另外还有一桌商贾模样的人正在低声聊天,旁边坐着几个模样俊俏的女孩摆弄着琵琶玉箫,还有个专门给换汤斟酒的女人侍立旁边。

除此之外,肖恒发现还有些不是这个酒楼的服务人员在其中穿行,例如酒保、茶博士,各自兜售自己的酒和茶,另外还有些卖点心果子的小贩挨桌推销。

至于酒楼门外,更是蹲了不少闲汉,等酒楼中人一声招呼就上前听人差遣。

最有趣的是有种小贩会直接将货品往桌上一推,然后就跑在门口那儿边等人出来再讨要赏钱。

只要你兜里有钱,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享受不到的,肖恒从未想到南宋的服务业居然如此成熟。

想进入这个成熟的市场来与像望月楼这样的强者争夺客户资源,对一没钱二没资源的肖恒来说难如登天……吧?

至少,原本肖恒是这样认为的,直到他听到了一句话。

“……来来来,都尝尝都尝尝,这可是胡记酥,这么小的一块就要500钱呢!!”

肖恒回过头去,就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商贾拿出一个食盒,招待众人去吃食盒里的点心。

那点心通体雪白,约有二指宽一掌长,中间拧了个螺纹……从螺纹上看去,这么个小东西居然层层叠叠一时间数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层。

“这胡记可是临安城里最有名的点心铺子,听说就连官家设宴都要到提前通知胡记准备点心……”一边说着,胖商贾脸上露出一丝自得,“常人若是去可连门儿都进不去,我可是托了门路,人家这才高看我一眼。”

说完众人就开始了夸奖模式,各种型号的彩虹屁轮番上阵,而那胖子居然也来者不拒一一笑纳。

肖恒看着那一桌上的热闹,心里若有所思。

宋制1000钱是一贯,一贯等于一两白银。

秦小姐那边一共就剩十两……不,九两白银了,若是买这胡记酥也只能买上18个而已,而这酥也不过是费些功夫,材料甚至不会超过几文钱。

也许,这个买卖能做?

肖恒想了想,叫来店小二结了账,拿着找回来的铜钱一路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在网上查找资料……什么点心是宋朝没有、成本低廉却又特别好吃的呢?

“公子,你回来了?”小丫头高兴的问道。

“嗯……你手里拿的什么?”肖恒原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过当他看到小丫头手里的东西时立即从恍惚中清醒过来。

“这个……枣子呀,可甜了。”小丫头说着,塞给了肖恒几颗。

“……”肖恒看着手里的红枣,忽然想起一件特别好吃,制作又不是很困难的东西——枣糕,然后他随手就上网搜了一下,发现宋朝还真没有这东西。

按照网上的介绍,枣糕是清朝时期宫廷第一糕点,想来比清廷再早个几百年的宋人应该也能吃得惯吧?

这样想着,肖恒就开口问道:“这枣子贵吗?”

“现在正便宜呢……刚刚我看到随着槽船送来好多,这不赶快买一点给小姐屯着当甜点吃。”

“嗯……这些枣子先给我留着,你去叫你家小姐他们去后厨,我去再采买点别的东西。”

肖恒用兜里剩下的铜钱去买了些鸡蛋,拎回来之后就看到所有人包括老马都聚在厨房里。

“公子可是想好要做什么生意了?”秦家小姐一脸期待。

“嗯……那临安城里有个做糕点的胡记你可曾听过?”肖恒问道。

“不曾听过……”秦小姐和白衣少女对视了一眼,具是摇头。

“我刚刚去了望月楼,听闻胡记的一块酥就要500钱……”肖恒一边说着,一边找了个剪子开始将红枣的核扒出来。

“……我想,一块酥也不过是费些手工,其用料顶多几文的本钱而已,若是我们也做这个岂不是非常赚钱?”

嘴里说着话,肖恒手里也没闲着,将那剥好的红枣放到锅上蒸。然后又将刚买来的鸡蛋打到碗里,清、黄分开。

“可人家卖的贵是因为有秘方。”白衣少女幽幽的说。

“我也有秘方。”肖恒笑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从网上搜到的很多方子放到宋朝时期的确是可以传子传孙的秘方。

蛋清打发再一点点的往里加干粉和糖,枣子蒸好与蛋黄、猪油和在一起捣碎,最后将枣泥和到面中搅匀,这就是不用泡打粉做枣糕的方法。

做完这些之后肖恒累出了一身汗,尤其是打发蛋清实在是个很辛苦的活计。

肖恒找了几个小碗,在碗底抹好猪油,然后一点点的将制备好的稀面糊倒进去,最后炉膛熄火,将几个小碗放到炉膛里,再放上几个红炙的木炭在周围小火慢烤。

不一会,灶膛里就冒出了浓郁的枣香。肖恒算好了时间将枣糕取出,顿时那香味就更令人食指大动了。

肖恒自己先尝了一个,微焦的外皮酥脆,内瓤绵软,仿佛是枣子做的熔岩蛋糕。

“还不错。”肖恒也没想到第一次就做得如此成功。

“好吃……嘶哈……真好吃!”小丫头在一边大呼小叫的说。

“这是你家乡的做法吗?”秦小姐好奇的问道。

“算是吧。”肖恒笑了笑,“这个能卖500钱吗?”

“怕是不能。”白衣少女转过身来——她刚刚背过身去撩起面巾吃的。

“但是?”肖恒自然知道不能,毕竟人家号称是百年老店,有着这么多年的积累呢。

“但若卖100钱应是无妨。”白衣少女亲钦价格。

“成了。”肖恒拍手笑道。

那么接下来……

……烤箱科技需要点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