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六百三十一章 贝爷附体

反穿越调查局 第六百三十一章 贝爷附体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6:14

第六百三十一章 贝爷附体

巨大的山体滑坡,不仅惊呆了置身在近前的赵军将士,而且连正在远处激烈战斗的人们,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几乎所有人都被那恐怖的动静吓了一大跳,纷纷下意识的停住了手里的动作,抽机会转头朝这边好奇张望。

林达眼看任务顺利完成,连忙传下命令,一边让麾下的兵将赶快占据滑坡所造成的天然壁垒和路障,一边吩咐号手给负责狙击秦军的三个营发出撤退的信号。

赵亮站在小丘的丘顶,向下看得非常清楚,当听到撤离的号角之后,大批赵军士兵迅速退出了战斗,陆续转身朝他这边狂奔而来。

而同样数量众多的秦军,则紧紧的跟在撤退的赵军身后,一路狂飙突进、穷追不舍。

倘若没有山体滑坡形成的大片不规则的土石障碍,仅仅是这种急追猛打的战术,一万秦军铁骑,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撵上来,将过半的赵军撕成碎片。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尽管赵军因为强渡丹水前丢掉了大批装备,致使他们没有充足的兵器和铠甲,在交战时处于绝对劣势的境地,不过,这也令他们省去了很多的累赘负担,用在逃跑上,就显得更加轻便灵活。

尤其是要翻越山体滑坡的泥石流地带,这些赵军士兵跟矫健的猕猴一样,手脚并用,蹭蹭蹭几下便能够顺利通过。反观追在他们后面的秦军,要么是战马无法前行,要么是步兵盔甲沉重,总之一个个都表现的束手无策,只能在眼睁睁看着赵军越跑越远,自己则在原地慢吞吞的干着急。

负责为战友断后的林达眼见此状,心中顿时安稳不少,秦军追兵的速度明显被山石树木等障碍物迟滞下来,进而也等于给他留出了宽裕的撤退时机。这家伙不敢怠慢,等到大部分赵军都成功越过壁垒之后,自己连忙招呼手下,同样手脚麻利的往山丘上跑去。

此时此刻,丹水河的上游方向,秦国旗帜若隐若现,那支急匆匆掉头杀回来的三万秦军,眼下也已经赶到了此处,其前锋部队距离赵军所在小山丘也仅仅只有数百步之遥。

这一来一往只不过几分钟的光景,但凡再迟上那么一小会儿的功夫,赵亮和伤兵军团的结局,恐怕就是天壤之别啦。

大批煞星即将蜂拥而至,置身丘顶的赵军不敢再有一星半点儿的迟疑与耽搁,在指挥官赵亮的率领之下,整路军团毫不停歇,赶在如狼似虎的秦军追上山丘前,一溜烟儿的钻进了莽莽太行。

秦国兵马由于担心在崇山峻岭间容易中了赵军的埋伏,因此他们并没有一直发力猛追,只是略微深入太行山脉七八里的远近,便鸣金收兵,再次退回丹水防线。

反正赵括和他的主力军团仍旧处于秦军重重围困之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眼下逃出去万八千的残兵败将,对秦国方面而言也不怎么打紧。

然而,赵亮他们却并没有秦军这么轻松的心情。即便身后少了瘟神在追魂索命,可暂时逃出生天的伤兵军团也不敢有丝敢停歇。这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除了秦军之外,此时同样还有另外一个致命的威胁,正重重的压在这群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心头。

那个好似阴霾般的可怕威胁,就是饥饿。

赵亮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介于丹水防线与百里石长城防线间的太行山支脉。秦国人为了困死赵军,已经派兵偷袭了百里石长城的两个重要隘口——长平关与故关,所以长城那边不用多想,铁定是无法翻越了。目前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就只有沿着山脊一路向东,直至摸到藏于大山深处的太行粮道,然后再顺着粮道前往滏口陉要塞。

唯有成功抵达滏口陉,才能算是真正的平安脱险。

可最为要命的是,从这里到滏口陉,不仅山路曲折险峻、非常难走,而且一万多人的队伍几乎没有携带任何口粮,耗上两三天的光景,非得饿昏在途中不可。

在山里疾行了半日后,赵亮眼瞅暂时安全了,便把军官们都召集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方案。

经过仔细清点,首先是将整路兵马的具体人数弄明白了。五个营的将士,前天从伤兵大营出发时,总计两万一千一百余人,其中包括赵养乙专门借调给赵亮的五千兵马。此时能逃进山里的,只剩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五人,将近八千名战士或溺亡于丹水河中,或战死在秦军剑下。

赵亮听着部下的汇报,心中不禁暗暗伤感,同时也开始担忧起另一个问题来:他带着这么多人成功突围,算不算是改变历史了呢?

或者说,眼前这一万三千多兵马,会不会本来应该是战死在长平前线的,可现在被他这么一搅合,一个个都能活着回去了,这无形中不等于是为后世增添了无穷的变数?

想到这里,赵亮顿时感觉自己的后脊梁汗毛倒竖:我靠,之前光顾着玩儿命突围啦,居然把这茬儿给忘了个干净!我滴个神呀,这回怕是要捅出大篓子了,该怎么办呢?

见他兀自在那里皱眉沉思、一言不发,校尉林达奇道:“赵大人,您想什么呢?是不是在为大伙儿的口粮发愁?”

赵亮闻言回过神来,连忙掩饰着点了点头:“啊?哦对,我正是在考虑此事。”

林达同样剑眉紧锁,道:“唉,之前我们几个也商量过,一时间都没有琢磨出什么好办法。一万三千多人呐,吃饭是个大问题。”

另一个名叫程平的校尉也发愁道:“况且,咱们目前走的是太行山的野径,若想抵达粮道那边,之后恐怕还少不了要翻山越岭,甚至攀爬悬崖峭壁,如果吃不饱肚子,很难有力气赶路的。”

听他这么说,其他军官也都纷纷点头称是,无不为接下来的行军感到担忧。

赵亮对此同样有些无可奈何,正在大感头痛的时候,身后忽然有人憨憨的哼了一声:“这有什么的?太行山里面到处都是蛋白质,随便对付两顿就行了。”

大家听得都不禁一愣,随即全将目光望向了赵亮身后,赵亮也顺势转过头去,看着一脸呆萌的贺山,好奇道:“你刚才说什么?”

贺山挠了挠头,傻呵呵的笑道:“以前搞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像这种情况多了去啦,不算啥。”他指了指树林,接着讲道:“野鸟和鸟蛋、还有蛇、蝎子、昆虫幼虫,都能找来吃。如果运气好的话,碰上狍子、野兔、山鼠什么的,更是难得的优质蛋白。只要食用方法得当,可以撑很久啦。”

赵亮心念一动:我靠,他说的没错呀,这不就是贝爷荒野求生的现实翻版吗?

“老贺,你有多大把握?”赵亮问道:“别忘了,咱们可不是特战小分队,而是上万人的大军团啊。”

贺山此时还没完全恢复原来的神智,但本能的反应已经渐渐正常了,听赵亮这么问,他满不在乎的答道:“人虽然多,可这山也大啊,飞禽走兽更是数不过来。打打猎、挖挖野菜、摘点山果,抓些虫子,怎么还不能对付几天啊?”

赵亮听的精神大振,连忙转头对众手下道:“贺山讲的蛮有道理。太行山脉的生态系统非常发达,可供补充热量的食物其实有很多,只要上万人马不扎堆儿,周围的材料还是能够勉强应付的。咱们这样,立刻把军团化整为零,分散在方圆数十里的区域内,把握好方向,各自补给、多路行进,等抵达粮道之后再重新集结。”

闻听此言,大部分的军官都忍不住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军团行进,居然还可以这么操作。

林达思忖片刻,点头道:“嗯,大人的这个想法,卑职感觉可以一试。反正眼下也没有粮草补给,总不能在这里活活饿死吧。”

一名千夫长同样应声道:“卑职也赞同!不瞒诸位说,我从军之前曾是猎户出身,家就在赵韩两国交界处的大山里,所以自小便对山林生活非常熟悉。虽然不像贺大哥那么有种,敢直接吃虫子,但野鸟山鼠,还有蘑菇啥的,在我看来的确都是美味。只要不在山里迷了路,应付它十来天的光景绝无问题。”

眼见有人积极响应,其他军官顿时也略微放下心来,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感觉这分散行动、各自找食的行军方案,倒也未尝不可。

赵亮一拍大腿,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整路军团仍旧按照原先五个营的编制,分别散开。然后各营再划出若干小队,每队七八个人、十几个人都可以,小队与小队之间离的稍微远一些,确保不相互抢夺资源。另外,每支队伍里尽量有一到两个人,熟悉山地狩猎的方式,并且可以准确辨识方向。”

众手下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在茫茫山野间跋涉行军,又缺吃少穿的,那可绝对不是开玩笑,于是大家连忙郑重答应,简单商量了一下细节之后,便分头回去进行部署。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整路大军各自散开,依照着特定的顺序和方向陆续出发。

而赵亮此时也带着贺山,跟在林达指挥的那一小队里,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一同朝东北方大步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