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自带锦鲤穿六零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祖祖囧事

自带锦鲤穿六零 第一百二十九章 祖祖囧事

作者:江水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9:05

第一百二十九章 祖祖囧事

尽欢觉得现在她都还是个小豆丁呢,怎么徐祖爷就联想到自己的儿女上面去了。

虽然对徐祖爷的提议不怎么感兴趣,但为了哄他老人家高兴,尽欢还是笑嘻嘻地应和道:

“好啊,那我就找个上门女婿,多生几个娃娃,让祖祖帮我带哈!”

“你这女娃子不知羞!怎么就知道上门女婿了?那时候祖祖多老了,还得给你带娃儿?”徐祖爷笑骂着尽欢。

尽欢对于徐祖爷说她不知羞满不在乎,“那祖祖你可得好吃好喝,把身体养得壮壮的,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怎么也能活到看到我的儿女生娃呢!”

揭开第三口坛子,里面拿出来的都是各式精致的匣子。

这些都是徐家祖上,各代女主人的首饰。

从金银头面到各种珠宝玉翠,里面甚至还有钻石戒指和耳坠,想来是晚清以后的钻石首饰。

这摩登又复古的风格,正是纸醉金迷的清末民初时代所独有的。

最后两口坛子里面,大多是放着各种文玩摆件和文房用品。

其实文玩摆件基本算得上是男人的玩具了,文房四宝除了纸之外,这里好像都全了。

还有五颜六色各种材质的印章,印章不都是刻好了的,还有一些是切好了印章的样式,还没有刻上印鉴。

这些印章一看就是时间久远的东西了,据徐祖爷说,从他往上数三代都不是读书的料。

印章这种东西,肯定是需要点文化底蕴的,那肯定是老老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了。

有个盒子里面居然还有一只鎏金的象耳宣德炉,宣德炉尽欢用手指弹一下,果然发出金石之音。

炉子是个好炉子,至于真假这就说不清了,历史上一直有不少宣德炉仿品。

不过这只宣德炉就算不是真品,也是一件价值价格双高的古董,毕竟历史有那么久了。

尽欢最喜欢的就是那颗象牙鬼工球了,这么精湛的雕刻技艺,全部依靠手工完成,真的要给这样的工匠跪了。

相传乾隆皇帝就特别喜欢鬼工球,经常拿在手里把玩,可见其精巧程度。

还有一把如意算盘,不不不,绝对不是尽欢在暗戳戳算计谁。

而是这里确确实实是有一把木头雕刻成的如意摆件,红木的把手上就镶有一个迷你小算盘。

见尽欢把如意算盘拿在手里把玩,徐祖爷笑着说:

“我看你就是一个钱转子,啥也不热心就看上了这个!这个叫如意算盘!祖祖我小时候就是用这个学的算盘!

你看这里还被我磕了一个印子,当时就被你太祖祖赏了一顿笋子炒肉!”

这也太奢侈了!用这样的摆件学算盘?由此可见徐祖爷幼年时候肯定过的是富足安逸的日子。

“祖祖小时候也挨过打啊?”尽欢惊讶。

徐祖爷表情有些囧地摸了摸眉毛,“哪有娃娃不挨打的!我从小就不爱读书就爱听戏看杂耍班子耍大刀,所以三天两头被你太祖祖收拾!”

“耍大刀也很好啊,强身健体!出门怎么也不会挨欺负啊!”尽欢从来不觉得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

“怎么没挨欺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杂耍班子那都是花架子不抵事!

跟一个船舵把子家的娃娃割孽(打架),遭人家打惨了!

最后还是你太祖祖给我请了拳脚师傅,学了武术,我这才没挨打!”

尽欢对于那个年代非常好奇,新旧思想交替,社会阶级以实力论英雄,又灿烂又动荡。

“那祖祖拜了师父学了拳脚,就参军了嘛?”尽欢问道

“那时候我才几岁啊,比你也大不了多少。正经的功夫啊,我是回到村子里之后,跟龙兴寺的大和尚学的,那才叫一个苦啊!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还得给师父挑水扫地洗衣做饭。”徐祖爷讲起了童年学武的经历来滔滔不绝。

尽欢终于知道,徐祖爷的厨艺技能是什么时候开始点满的,“庙里能有肉吃吗?”

“你个小馋鬼咋就惦记着肉呢!”徐祖爷失笑,“说起来啊,我那大和尚师傅是个酒肉和尚,天天带着我教我打猎,就是为了吃口肉!”

尽欢点头赞同,“吃肉才能长高长壮,要不然哪有力气练武!”

“那可不!吃素的话,我那师父一顿得吃20多个馒头,还不得把庙给人家吃垮了!”徐祖爷哈哈大笑。

像这样子豁达率直的和尚,确实是挺少见的。

尽欢问道:“那后来学成了功夫,祖祖就去参军呐?”

徐祖爷摇头说:

“我那大和尚师父留下信说出去云游,就杳无音信再没回来过。

过了几年你姑祖祖远嫁,再后来你太祖祖也去世了,我离开村子去码头跑货讨生活。

在东北阴差阳错地加入了队伍,在战场上祖祖因为练过武,身体也好。

拼刺刀的时候一人顶三,就这样过了大半辈子!”

徐祖爷戎马半生,现在偏安一隅,说起过往经历还是满满的怀念。

若不是为了尽欢,他极有可能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自己一生的时间。

徐祖爷明显陷入了怀念之中,尽欢没有说话,给了他老人家回忆的时间。

等徐祖爷从回忆里醒过神来,让尽欢赶紧把这些坛子收起来。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他们家过的日子好,本来就受人羡慕,这些东西确更是值钱得很。

虽说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很淳朴,但是人心往往是最不可捉摸的东西。

要被有心人探知到,肯定是要出乱子的,还是放在尽欢那里更安全,反正这些东西以后也是留给她的。

尽欢也没说什么就把这些东西收起来,这些都是徐家历代积累下来的财富。

以后要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尽欢也是不会动用的。

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比什么都有意义。

正值夏收全村男女老手集体出动,就是为了抢收抢种。

要赶在刚好的时节上,把小麦油菜籽收回来,秧苗也要赶紧下田。

徐祖爷还是按照惯例去帮忙赶车,主要是村里会赶牲畜车的人不多。

而且牛马都是有脾气的,牛犟马野,这些畜生真的还会欺生,冷不丁去个人真心降不住。

徐祖爷肯定是没得工分的,最多就是等麦草晒干了分点给他们当引火柴。

大家都在田地里忙活着,包括下乡检查小组,也是要完成自己的农忙指标。

他们给自己划了任务地,这块地里面的活他们得干完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