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自带锦鲤穿六零 > 第六百零六章 漏网之鱼

自带锦鲤穿六零 第六百零六章 漏网之鱼

作者:江水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9:05

第六百零六章 漏网之鱼

茶研所别的没有,就是茶叶多,王所每个品种包一点,拿出来就沉甸甸的一大包,足有四五斤重。

吴老瞧着尽欢对育苗棚子的苗感兴趣,又狮子大开口替尽欢要茶苗。

那些几年才培育出寥寥数量的珍稀品种,尽欢不敢想,就是王所肯给,她还未必敢收。

这可不是一般的茶苗,而是“国”字打头的科研品品种,破坏国家科学科研的罪过,尽欢自问承担不起!

王所给的都是茶研所数量充足,且那些已经大致成熟的苗种,每种连苗带土都给挖了几颗,还有几根分不清是“休眠”还是“死亡”的母树大红袍扦插枝条。

母树大红袍有多珍贵,稍微懂点茶常识的人都知道,不管尽欢种在空间里能不能养活,这都是一份隆重的心意。

尽欢觉得过意不去,在药箱的掩饰下,从空间搜罗出一堆常药品和急救药,投桃报李回赠给王所长。

骑马离开星村,尽欢在不显眼处把马换成了汽车,行程立刻就迅速起来。

尽欢在闽省逗留了半天,在建瓯寻访建窑老瓷器无果,倒是收到了一些德化白瓷,还有几套不错的功夫茶具。

白瓷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物件,但功夫茶具则是本地陶瓷厂的大厂货,器形和花色都很大方,自用和送人都挺好。

之后就闽省没有多逗留,直接开车前往浙省。

浙省离沪江也只有一步之遥,火车班次却比别的城市多好几倍,而且快车也更多,于是尽欢决定去沪江坐车去首都。

到达沪江后,最近一趟快车是第二天下午发车。

将近一天的空闲,尽欢也不想白白浪费。

空间里的美元、港币不少,放着也是总归是贬值,尽欢觉得不如趁现在多入手一些保值的古董。

有美元和港币开道,加上与劳动人民截然不同的穿着打扮,尽欢在一般人眼里,那妥妥就是一外宾。

侨汇商店,卡得也没有那么严,非要侨汇券或者介绍信。

商店进门处还设了兑换侨汇券的柜台,当然,只能用外币才能兑换,人民币是不行的。

文物商店相对严谨一些,不过尽欢一口流利的英文,也没有引起任何怀疑,买到了不少心水的古玩。

几十年后国内界有句俗语:天下藏家,沪江过半。

沪江的业发达,沪江家的实力雄厚,在这个古董还是四旧之一的时代,就能初见端倪。

沪江文物商店的古董,不仅比之前羊城的存货量大,价值也比羊城的要高。

尽欢壕掷十多万美刀,买了满满两车的古玩珍品,瓷器摆件、书画文房都有涉猎。

不仅收了不少古董珍玩,还入手了很多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

之前在羊城3美元买了一把白石先生所作扇面的折扇,尽欢觉得肉疼。

但没想到在沪江的文物商店和侨汇店,书画作品更不值钱。

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价格基本都是几元钱一平尺,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两幅画,就跟买白菜差不多。

书画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个潜规则,那就是作者在世的价格,比不上去世之后的价格。

近代书画作品更是如此,这些书画创作年限短,时间附加价值教低。

去世的书画作者,作品留存少的,价格还稍微高一些。

不过在近十年内去世得比较敏感的书画家,作品根本找不到,也没办法估价。

在世的书画者,这会儿要么在乡下蹲牛棚,要么端着铁饭碗在文化衙门当差,离被追捧“家”字辈和“师”字辈艺术家还差得远。

而且好些书画家都能高产,作品量不断增加,不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所以价格也起不来。

不过这对于尽欢来说,是个好消息,价格便宜,她刚好可以多收一点。

价值什么的,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但不妨碍她欣赏临摹这些优秀作品。

临摹书画这件事,尽欢是认真的,毕竟光练字挺枯燥,偶尔需要画画调剂一下。

购买这些书画不需要外币和侨汇券,也不需要出示介绍信等证明文件,只要兜里大团结充足,也不怕被人诟病崇尚旧文化旧思想,那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服务员不仅推荐柜台里装裱精致的书画,还从库房找来了不少仓库里压箱底的画作,尽欢差点没挑花了眼。

白石老人的花鸟鱼虫,悲鸿先生的马,傅抱石和李可染的红色山水,中西合璧的林风眠,“黑白宾虹”皆有的黄宾虹,艳而不俗的于非,磅礴雄健的李苦禅……

这些知名画家就不说了,都是摆在柜台里面,算是“畅销货”。

压库的那些画作的画家,不仅尽欢没听过,连售货员都不知道怎么给介绍这个假外宾介绍,只好让尽欢自己去翻。

托的锦鲤运的福,尽欢还真从在那摞画纸中找到了几条漏网之鱼,潘天寿、谢柳稚和刘海粟等黑画家都赫然在列。

这些积灰的黑画就更便宜了,五毛一块就能买一张。

尽欢买的画实在太多,卷成卷轴体积太大,最后只好一张叠着一张,垒方在木头箱里面,最后装了满满当当一大箱子。

买完了古董字画,手里的侨汇券还剩下很多,尽欢也没去柜台上退换成外币。

侨汇券属于稀缺票证,比一般的粮票食品票都要紧俏,在别的商店能直接消费。

如果不能直接消费的,会有胆子大的售货员悄悄过来打商量,用他们普通的票据换侨汇券。

尽欢用侨汇券,在食品店门外跟人换了听你点心票,如愿买到了上次就想买的盐津梅子、糖果和点心。

尽欢带着一大包吃食上了火车,火车班次多,所以车上的人并不多,一路吃吃睡睡,座票也不难捱。

在第二天半夜,火车刚过了宿城,尽欢上厕所的时候,听到火车广播里正在找医生。

直到尽欢上完厕所回到车厢,已经过了两三分钟,播音员仍旧在不停广播寻求医生的播报。

尽欢没有犹豫,拎出行李架上面的医药箱,就按广播播报的卧铺车厢赶去。

她到的时候卧铺包房的门,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