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道武仙侠录 > 第五十九章 众先天携游神仙谷 两仙侣同上天珠

第五十九章 众先天携游神仙谷 两仙侣同上天珠峰(末)

先天谷内的山,皆在同一条近似环形的山脉上。若要细数,一万个山头也不止,十三灵峰,是说那十三座灵性最强的山峰。

这十三座灵峰集灵气之大成,最矮的也有两千丈高,盘错堆叠,纵深数千里。一谷之内,一脉之上,一峰之间,而节气不同。

近天珠峰后,水流缓和不少,两岸生满芦苇一样的银白色水草。水草丛中,有一个豁口,竹筏荡进去,便是天珠峰下。

南无乡停了竹筏,扛起两根没有使用的灵竹,两人沿着山路而上。

山水朗润通透,花木繁茂幽香。自山脚向上十里,天河水声渐默,天珠峰上的水又潺潺的响起。转角处正见一亭。

亭下有一只青猿,肩上站着一只金色松鼠,用荷叶捧着灵桃,似在等待二人。见二人来到亭下,猿猴献出灵果,松鼠稽首不停。

喜得黎明雪心花怒放,欢笑连连。收了灵桃,果然汁甘味爽,赏下几颗灵丹,才叫这些灵兽散了。

“这洞天灵气充沛,连灵兽都生了许多,为何却不选些修士进来修行?”黎明雪疑问。

“灵兽不少,可都在一、二阶,也就是小妖、大妖的修为。除了琼华的仙鹤,灵丹的老猿等几只护山的妖王,就连一个妖将也无,这应该就是谷内没有普通修士的原因吧。”南无乡解释了缘故,但没有多说。

从亭中看去,峰中复有数十峰,却属主峰最奇。

峰腰上瀑布层叠,分成明显的三段,落差将近千丈,呈“之”字形倾泻而下。在“之”字的每个转折上,皆有一片亭檐在山瀑中时隐时现,而那“之”字的一点,正是一座宫阙。

只一点奇怪,二人看见了宫阙与亭檐,却看不见通往宫阙的路。

瀑布上水花喷吐,折出一道圆环状的彩虹。那宫阙的位置稍高,彩虹的位置稍低,从这里看去,那片宫阙正在彩环之中,出奇精巧。

黎明雪见之更喜,抓着南无乡的胳膊,指向那轮彩虹道:“无乡你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环成一个圆形的彩虹呢。倒与你修行的太初神光有些像。”

南无乡不但不觉稀奇,更不解风情的捏了捏她的鼻子,回道:

“星辰感应篇你也修过,难道还不知彩虹都是这样的么?普通人无法御空而行,见不到完整的彩虹,才以为彩虹是桥形的。”

话落见黎明雪兴致消减不少,才意识到自己又“得罪”了她,忙转移话题道:

“我们也算到家了,把红儿放出来吧,估计快把它闷坏了。”

“好,”黎明雪打开乾坤袋,一抹红光跃出,正是火鸟红儿,“红儿,这就是咱们的仙山了。你去玩一玩,认认家门吧。”

“红儿稍等,”南无乡叫住它,“峰上灵泉不少,选处合适的,将这根灵竹丢进去泡一泡。”

说着把那根年份小些的灵竹掷给红儿,红儿抓着灵竹,消失在山峦中。

“那株老的怎么办,你不会要带到山顶上去吧。那可要劳累你了,第一次上天珠峰,我可不想走云路,要沿着山路走上去。”黎明雪兴致高扬的说。

“倒不用整根带上去。”南无乡拂尘轻挥,一股旋风从老竹上扫过,竹实纷纷没入袖口。收起竹实后,他围着小亭转了几转,说:

“咱们不能就这样上去。先天谷十三灵峰的名号是相传的,峰上的亭楼建筑却要新主人命名。我看挟翠峰上一亭一石,甚至有些老树都有名字。咱们不像扁舟子那样给石头、木头取名,可这亭子光秃秃的就不像样了。将来设置禁制,可以把此亭放在禁制之外,让来访的好友在亭中稍等,没个名字不好。”

“还是你想的周全,我这就想到一个好名字。”黎明雪挽了挽衣袖,“那根老竹还有用么?没用的话我用了。”

南无乡摆摆头,黎明雪朝那老竹一点,竹屑翻飞中,老竹化为一堆竹片。其中有两长一短,已经刻好了字。

那两片长的是:天珠有泉多几何;我今停足一望之。

那短的是:望之亭。

南无乡连声称好,顺手削了竹钉,将竹牌挂好。自己也写了一副:

花树幽香,养出猿猴来献果;

山水灵秀,生来松鼠会作揖。

黎明雪也说了声好,将此联挂在另一面。收起剩下的竹牌以备后用,这才继续前行。

通往瀑布的路也是“之”形的,路边泉水不绝,形成一个个圆形小潭。

泉水有深有浅,有的寒冽逼人,靠得近些就有凉意袭来,有的暖气氤氲,咕噜噜冒着气泡。除了个别潭水乳白,质若羊汤的外,余者多清澈见底,却因深浅不同,而显出不一样的颜色。

两人不紧不慢的走了一个时辰,登高千丈,沿途泉眼不下百个,样式各异,无一相同。这还只是路上见的,那些没有走到的地方有多少泉水就更不得而知了。

黎明雪这一路上,凡见泉水要么投石戏耍,要么用手撩拨。可惜泉水难承她身上的寒气,竟有半数被她冰结,终使她兴致全消,甚至有些闷闷不乐了。

就在南无乡有些头疼的时候,二人来到“之”字瀑布下。那条望之亭处看不见的上山路,终于露出一角。

正以那片若隐若现的亭檐为起始,暗藏着一条隐在瀑布后的登山栈道。

“此处也该有个名字。”黎明雪停在栈道入口,看着南无乡,“就请无乡道友赐名吧。”

南无乡见这条栈道抱附山势而建,道路平坦且直,只有个微微向上的斜坡,一眼能见尽头,心中有了一个主意。再看那倾泻而下的瀑布,宛如水幕平整,阳光穿透水幕照在山壁上,更觉得这名字不错。

便取了一块竹牌,写了“望穿”两字挂在栈道上。

隆隆水声中,二人沿着栈道,穿瀑布而过。不过两刻,又见一片廊檐,又是一条栈道。这条栈道相对陡峭,时出时入于倾泻而下的水流之中。

南无乡偷个懒,取“望不穿”三字为名。

两人且行且攀,大半个时辰后终于见到瀑布源头。

这是一方半月形的水潭,潭中有灵泉七口,星斗列成,喷涌如柱。那“之”字的一横,正是半月形上那条直线。那条半圆弧则是山壁围成,围住潭水,同时拱卫那座宫阙。

潭底是鹅卵石铺的,外沿的卵石大些,越向内越是细碎。潭中用青石铺成一线步道,一步一石,正通向宫阙。

一座琼楼,两片耳阙,半涉川水,半倚雄峰。

宫阙由一个主楼,两个偏楼组成。正看呈“山”字形,中间的高,两边的矮。俯看呈“凹”字形,两边的凸出,中间的内陷。宫阙的前半身架在水潭中,后半身嵌入山壁。

南无乡双目如炬,神识漫扫,却看不出主峰里有什么玄妙。

正自出奇,听黎明雪道:“这潭水的名字倒好取,非七星潭不可了。但这宫阙品相出奇,可不好取名了。”

南无乡回神后搓了搓手,又取出两长一短三块竹牌。写过之后,黎明雪拿来一看,那长牌上写着:

倚山倚水仙府;伴日伴月人家。

联虽简单,但有日有月,正合她的心意。

短牌上则写着:明珠楼。

黎明雪想了想,天珠峰上明珠楼,再合适不过了。

“洞府有名有联,将就着能给人看了。可明珠楼旁一方绝壁,空荡荡的也不好。我看可以再写一联,彰显天珠峰的景色,不知仙子意下如何。”南无乡提议道。

黎明雪顺着他说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处光秃秃的石壁。在明珠楼旁,天珠峰侧,一人高矮,映着夜阳与月华,散放光辉。

黎明雪取了两长两短四段竹牌,指落联出:

三阳轮转,无昼无夜为仙谷;

万泉齐涌,有声有色是珠峰。

留字后,两人顺着青石涉过潭水,来到明珠楼下。

楼门高有两丈,白玉制成。想是怕峰中的灵兽闯进来,还保留有一重威力不大的禁制。

禁制威力不大,却有迷乱神识之能。南无乡知道,这就是自己看不穿楼中门道的原因了。

虽然玄妙,但既威力不大,自然难不住二人。太初神光扫过,石门不推自开。两人入了石门,同样没有推回,却见石门缓缓合上。

“这门是用楼外潭水控制的,一旦禁制消除,水流自将石门推开。等水流蓄满,此门又会合上,禁制也随之恢复。”南无乡讲了其中奥妙。

到此,两人的兴致都用得差不多了,大略看过明珠楼内的厅房陈设后,就向山腹内的密室而去。

半涉川水,说的是明珠楼建在七星潭上的部分,而半倚雄峰,则是凿建在天珠峰山腹中的秘密空间。这是二人最感兴趣的地方。

前室与后室之间,同样以玉石隔开。推开石门,入眼是一口亩许大小,太极图形的水潭。一泉两眼,一头涌着温水,一头涌着冷水,中间有玉石铺就的台阶为线。

这两眼灵泉,灵性之强远超一路所见。黎明雪来到跟前,先撩了撩左面的寒泉,泉水虽寒,却冷不着她,她身上的寒气,竟也没将泉水冰结,心中已经一喜。又撩了撩右面的热泉,泉水骤然止沸,却依然暖意十足。不禁回过头来,惊喜的看向南无乡:

“这两口泉不错,形如太极,又一冷一热,叫太极泉怎样?”

话间已经脱了鞋袜,坐在玉石阶上,一脚踢着左面的寒泉,一脚踢着右面的热泉,兴奋得忘乎所以。自从寒气觉醒,触水成冰,就少有供她梳洗的灵泉了。

“亏你是个修士。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算哪门子的形如太极。”南无乡不以为然的来到泉前,“我在中州见过一种火汤锅,一面又红又辣,一面又白又鲜,正与此泉相似。那火汤锅俗称鸳鸯锅,我看这泉就——”

话还未落,黎明雪扯着他的小腿,将其拉进冷泉中,不容置喙的道:

“冷中有热,热中有冷,你看是不是太极泉。”

“你说什么泉,它就什么泉吧。”南无乡落汤鸡一般从冷泉中露出头来,回敬一捧冷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