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捡漏从1992开始 > 第1章 重生1992

重生捡漏从1992开始 第1章 重生1992

作者:明天没饭吃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5 03:55:57

第1章 重生1992

滨海市古玩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瓷器李,古画张,铜钱眼里坐着王;玉器刘,青铜方,捡漏之王他姓江。’

讲的是滨海市里最有名的几个古玩大家,前五人还只是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而江远则是滨海市古玩圈里真正的捡漏王。

从二十五岁阴差阳错入行之后,江远经手过总价值数十亿、数量成千上万的古玩藏品,绝大多数都是靠捡漏得来的。

谁曾想,就是这么个风云人物,三天前居然被摆放了上百件珍贵藏品的黄花梨架子倒下来砸中,死得稀里糊涂。

圈里人都唏嘘不已,说是江远的运气用光了。

然而,当事人江远此刻正缓缓睁开眼皮,从一片混沌中醒来····

江远坐起身来揉了揉太阳穴,晕乎乎的脑袋里嗡嗡作响,只觉得一阵口干舌燥。

就连呼吸间都是刺鼻的酒味儿。

光线有些昏暗,江远抬眼一看,头顶居然是一排排青灰色瓦片,中间的两块透光瓦还被落叶掩盖大半,瓦缝里也四处透光。

江远愣了愣,下意识伸手拉动系在床头的尼龙灯绳,‘咔’一声响,吊在土墙上的灯泡儿闪了闪,散发出黄橙橙的光来。

屋里的摆设映入眼帘,床尾正对的墙角摆着发黑的木柜,木柜上堆着不少旧衣服以及一面镜子。柜子旁边还摆着三个青褐色泡菜坛子,不断有咸香味儿飘出来。

“这是?”江远的目光渐渐变得惊讶:“这是我老家的祖屋!”

江远跳下床,在屋里转了两圈,视线终于定格在镜子上。

黄橙橙的灯光下,一张刚摆脱青涩,却棱角分明,没有一条皱纹的俊朗面容出现在镜子里。

目光深邃,五官端正,偏偏脸色苍白,透露着一丝丝疲倦和营养不良。

江远身子一颤,连忙瞪大了眼睛后退,满脸不敢置信,“这··这是我年轻时候的样子,这怎么可能!”

目光又瞟到墙上贴的日历,1992四个数字显得那么刺眼!!

江远使劲儿一掐大腿,“疼!我不但没死,还回到了1992年?”

江远激动地冲出房间,一看堂屋里的摆设正是记忆中的模样。

一张一米见方、已经油腻发黑的方桌和几条木凳摆在堂屋中央,靠墙角的地方放着扁担、绳索、锄头等农具,两扇木板门用上下两道门栓拴住,门缝里还透出一丝光亮。

江远只觉得这一切极不真实,颤抖着手拉开堂屋大门上的门栓,一抹刺眼的光亮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视线渐渐清晰,一片墨绿色映入眼帘,那是对面连绵成片的青山。

山腰处,错落分布着几十户人家,多是土墙瓦房,少有一两家盖起了青砖平房。

这里就是江家村,一个贫穷却宁静祥和的小山沟,江远的祖屋就在山沟中间一侧的半山腰上。

“多好的景色啊,”江远感慨了一句,目光扫过山沟里的成片田地,忽然看到两道身影正沿着田边小路朝自家走来。

打头那人,叫做江大海!

江远目光一冷,这才想起昨晚江大海请喝酒的事情。

江大海在外地混了几年,不知道走什么路子赚了不少钱,回来村里就说要修三层高的砖房,为此村子里还掀起了一阵热议,都说江大海出息了,村子里的年轻人该向他学习。

这事儿本和江远不相干,可昨晚江大海请喝酒,说是找人看过了,村子里就数江远祖屋这地方风水最好,要买下来建新房。

江远当然不同意,农村人只有两件宝贝,一是房,二是地,少了什么都不行。

可当厚厚一叠钞票拍在桌子上,足足三千,本就喝得晕乎乎的江远动摇了。

自家这祖屋百来年了,曾经也算是‘豪宅’,可现在就剩下几面烂糟糟的土墙,论斤卖也不值三千块。

看看人家江大海出去混了几年,回来就要修三层高的砖房,自己还要守着那贫瘠的一亩三分地,紧衣缩食的勉强度日,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加上江大海承诺把自家的老房子借给江远住,还说要带江远去外面赚大钱,江远酒劲儿上头,连干了三杯高粱酒,一拍桌子就同意了。

收了一千押金,现在就藏在偏屋那堆玉米袋子里,剩下的要等祖屋拆掉之后才能拿到。

“艹!”

江远回过神来忍不住骂了一句,上一世卖了祖屋之后,江大海倒是兑现诺言,让人先带着江远去了外地,不过不是赚什么大钱,而是被送进了煤矿。

煤矿出了一场大事故之后,险些丧命的江远果断离开煤矿,去码头搬过货,石雕厂打过工,两年间换了七八份工作,最后又在一家古玩店看了三年库房,因为认真实诚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指点,阴差阳错入了古玩圈子,才算是安稳富裕下来,回到滨海之后又混出了‘滨海捡漏王’的名头,自然也找人‘亲切问候’了已经当上大老板的江大海。

然后江远才知道,姜大海拆自家祖屋的时候,在房梁上发现了一块古玉,卖了大价钱才有资本开起了砖瓦厂。

可惜当时江远再想找回古玉,已经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想到这里,江远飞快地转身冲进堂屋,搬过靠在墙角的木梯架在房梁上,爬上去就顺着房梁摸索起来。

农村的老房子大都延续着古时候的传统,房梁上放钱币,俗称‘房梁钱’,取的是一个‘家庭美满、生活富足’的寓意。

有的放铜钱,也有放金银的,江远也好奇,自家房梁上放的怎么会是块古玉。

在梁上摸索了好一会儿,江远果然找到了一个落满灰的布包。

吹开灰尘才发现,这布包是用金丝绣着祥云图案的明黄色丝绸。

江远满脸疑惑,没听说自家祖上有什么厉害人物,这丝绸和里面的古玉又是怎么来的?

轻轻解开缠住布包的红绳,掀开之后,一道温润的乳白色光团就出现在江远手心。

“还会发光?”江远喃喃一句,定睛一看,古玉已经显露原型。

这古玉椭圆形,乳白色,足足有一指厚,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看不懂的神秘符号,还散发着温润的光泽,油亮且细腻。

让江远诧异的是,这古玉上的神秘符号好似在流动一般,看得江远头晕脑胀。

唯独古玉中间,那个歪歪扭扭的‘江’字被认了出来。

古玉握在手心,冰凉冰凉的,三月还冷,江远身子一颤,就感觉一丝丝凉气顺着手心就往皮肤里钻。

即便江远曾有着‘捡漏之王’的称号,这会儿也看不出来门道。

这也正常,毕竟江远这个‘捡漏之王’的名号,还真有些水分在里头,大多靠的是那逆天的气运和那种神秘的心灵感应。

在古玩行当混了将近三十年,江远捡漏天下第一,鉴宝的水平,却只能是算是中上游。

多看这古玉一会儿,江远不仅头晕脑胀,视线也模糊起来,吓得他赶紧移开目光。

可古玉散发的丝丝凉气,还在不断往江远手心里钻。

过了一会儿,江远再看向古玉,却是瞬间愣住。

“这怎么回事?上面刻的符号呢?”

江远翻动古玉看了好几遍,刚才那些神秘符号居然全部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块滑溜溜的普通乳白色玉石。

恰好这时候门外传来说话声,江远赶紧把玉塞进兜里。

“江远,快开门,该不会还没醒吧?我说你这酒量不行啊~”

江远冷着脸打开门,果然看见江大海和村长江有权站在门前的小坝子里,还指着裂缝的土墙道:

“江远老弟,你这破房子早该拆了。”

江远冷着脸没说话,而是看向了站在江大海身边的村长江有权。

江远还没开口,村长江有权就沉着脸走到了江远面前,“江大海说你要卖祖屋,这羞祖宗的事情你也做得出来!”

“把押金还给江大海,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江远本就不打算卖,便点点头,冷漠地看了眼江大海,“一千押金,我这就去拿给你。”

“村长,我请你来可是做见证的,”江大海皱眉对江有权说了一句,又看向江远:“江远兄弟,咱们昨晚上可是已经说好了,一千押金都给你了,怎么还能变了卦呢?”

江大海的声音有些生气:“三千块钱比你种三四年粮食卖的钱都多,老弟,做人可要知足。”

“说不卖就是不卖,”江远冷着脸道:

“有权叔说得对,这羞祖宗的事情,我不能做。”

江大海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江远,你爹妈死得早,我妈还给你做过几回衣裳,昨晚就和你说过,我买你这祖屋是为了建新房。”

“我在外地谈了个对象,年末就要带回来定亲,这才急着要建新房。”

见江远依旧面无表情,江大海气不打一处来,冷哼道:“老子大方,肯出三千块,你拿着钱干点儿啥都比在村里种地强,我家老房子也可以给你住,还愿意找人带你出去赚大钱,你说,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啊。”

江远依旧摇头,“说不卖就是不卖。”

听了这话,江大海脸色变得铁青,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指着上面红彤彤的手印,“白字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昨晚才摁的手印,你说不卖就不卖,可能吗?”

“我江大海做事一向讲规矩,给你的价只多不少,你要耍赖的话,我劝你还是想想清楚后果。”

“我江大海在外面混这么些年,有的是手段····”

江远不由得冷笑一声:

“跟我玩儿手段,你还不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