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三国名将的军校生活(四)

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三国名将的军校生活(四)

好不容易排好了队,黄忠定睛一看,好嘛,这简直就是一群败兵啊。

关羽的胡子都还塞在衣服里,张飞一只脚干脆是光脚的,曹仁那衣服也不知道抢了谁的,反正看起来就不合身,于禁倒是上半身整整齐齐,就是下半身的腰带不知道去哪了,现在还用手拽着裤子呢。

“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假如刚刚是一场劫营,诸位将军,敢问你们有几个能打赢此战?”

黄忠摸着胡子,一脸不屑的走在讲武台上,对下面的一群将领们呵斥道。

“现在给你们三分钟,重整你们的仪容!”

下面顿时一片忙乱,但有的人,比如没有腰带的于禁,就是给他十分钟,他也变不出腰带啊,最后黄忠干脆让这些人回去穿好衣服再来集合,这一折腾,都快六点了。

“诸位看上去似乎有话想说,那就大胆的举手说出来!”

张飞第一个举手说道“我们都是将官,黄将军你为什么还拿这种练兵的办法折磨我们?”

“折磨?

如果你连一个士兵的要求都达不到,还当什么将官?

当敌军来劫营的时候,难道会因为你是将官,多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让你穿甲迎战吗?

张翼德,你难道忘记之前你兄关将军那日夜袭我军时,我军是如何应对的吗?如果异地相处,不知你能否挡住那次夜袭呢?”

黄忠说的是之前齐国之战中关羽用水攻夜袭黄忠大营的事情,想起当时河北军的快速反应,关羽不由点了点头。

那一战,因为大雨,河北军用的都是刀枪,两军在军械上没有多大差距,徐州军还有夜袭之利,却就是打不下黄忠的大寨,主要就是因为河北军反应太快了,无论将官还是军士都在极短的时间里脱离了慌乱状态,这和平时严格训练是脱不开的。

“罢了,今天是你们第一天上课,想来还有些不太适应,不过你们可以看看那边,那边是我们轮训军官训练班,他们也是五点半被叫起紧急集合的,人家可就比你们表现的好多了。”

刘备等人顺着黄忠的手看去,在他们不远处,也有一个队列,这个队列所有人都站的笔直,看上去就像是用绳子码出来的一样。

“这就是河北军吗?”

还没等刘备等人看完,黄忠的话继续响起。

“所有人,五公里早跑,由黄叙带队,准备出发!”

黄叙一跃而下,小跑的来到队列前面说道“五公里早跑,开始!”

啥?

啥就五公里了?

所有人一脑袋空白的跟着黄叙开始跑了起来,好在这些人都是悍将,武力值杠杠的,五公里倒也不算什么。

“诸位学员,今日因为是第一天,大家要适应一下,所以这五公里是由我带跑。

明日开始,早跑改为末尾淘汰制,所有人在晚课下课后抽签组队,最后一队的人第二天没有早饭。

好了,珍惜今天的早饭吧,也许明天你们就没得吃了,去吃饭吧!”

这军校怎么什么东西都可以搞出花来?

这都是哪个神经病想出来的?

这货脑袋有病吧!

正在大将军府内搂着貂蝉睡懒觉的马强突然打了喷嚏,迷迷糊糊的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有人想我?

一定是哪个可爱女孩吧,哎,有权有势又年轻还长得好,真难啊....

——

“社会科学?这是讲什么的?还是必修课?”乐进嘟嘟囔囔的拿着刚刚发下来的课本,走进教室坐下。

“这你都不知道?让俺老张告诉你吧!”

张飞一听就想卖弄了,一屁股坐在桌子上对乐进等人说道“这个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一种,是研究我们社会各种现象的一门学科。

说白了,就是对一个社会现象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曹仁等人都听得稀里糊涂的,根本没明白张飞在说啥。

“这和我们这些战将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一人夹着课本,走进来说道。

“我在说呢!谁在多嘴!”

张飞还想卖弄呢,没想到会被人插嘴,回头就想骂人,但待他看清楚来人是谁,吓得他呲溜一声滑下来,和刘备等人一同施礼道“见过郑公!”

刘备也没想到给自己上课的居然会是郑玄,这可是当世第一名士,儒学公认第一人啊。

但刘备很快又想到了郑玄在马强处的官职。

社会科学院院长!

嗯...他来上社会科学当真是合情合理。

“嗯,大家都坐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刚刚有同学疑惑为什么我们军事学院要教社会科学,那我问诸位,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当然是打败我们的敌人!”曹仁说道。

郑玄摇了摇头,笑道“不,这是战争的过程,而不是目的。”

过程?不是目的?

众人不由皱眉思索了起来。

那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扩张领土,吞并其他人,或者不被他人吞并。”刘备说道。

郑玄点了点头,又继续摇头说道“那么是不是可以再深入一些呢?

我举个例子,此次中原大战,诸位都是参与者,朝廷和地方诸侯互相开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去!讨论这么敏感的事情吗?

这叫我们怎么说?

仿佛看出了大家的纠结,郑玄自问自答的说道“在我看来,此次中原大战,表象是朝廷对地方诸侯不遵朝廷指令不满,地方诸侯对大将军控制的朝廷有担忧,但其核心其实是大将军提倡的以清田分地为代表的变法改制是否赞同的问题。

大将军曾经和我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表现,要想成为帅才,只知道打仗可不行,还需要知道为何要打仗,打仗的目的是什么!

刘将军在,正好可以说一下青州战役中的事情,在徐州军围攻北海淳于时,出现了一个奇景。

那就是很多徐州军在被俘后,经过说服教育,很快改变立场,成为了坚定的朝廷支持者,不但让被包围的林海部的兵力越打越多,甚至在后来的反击中涌现出了不少战斗英雄。

刘将军在徐州时,以仁义著称,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奇景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