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农耕技能点到顶的民族

第一百八十四章 农耕技能点到顶的民族

红星谷的实验室内,马强好不容易把颜发等人的科研问题解决掉了,只觉得自己喉咙都有些痛。

当老师果然不容易啊。

“明公,我能进来吗?”

是寇宪的声音,马强让正在整理问题的颜发开门,寇宪拱手走了进来,看着实验室里各种没有见过的器物,寇宪只觉得大开眼界,心里对科学也充满了好奇。

“刚刚上完课,累死我了,让我歇会,对了,你去看过我们的炼铁厂和锻造工坊了吧。”马强笑着问道。

“看过了,果然是巧夺天工!这样的妙法绝对不能让他人学去,我在想渔阳那边的铁矿当如此处置。”

“和岳老商量过了,那边的矿场还是要建磨矿和选矿的工坊,然后再建一些炼铁高炉,我们这里以后以炼钢为主,渔阳的铁料出来后可以运到我们红星营练钢,也可以直接打造农具等对铁质要求较低的器械,对了,还有对外贸易...就是和乌桓等部落交易用的军械或者器具,也从渔阳出。”

听了马强的话,寇宪微微点头,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日后即使渔阳出现变故,也不会泄露大规模炼钢的奥秘。

“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用炸药开矿了。”马强心里叹息了一声。

这些都是战俘,日后有人逃走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使用炸药开矿在渔阳是不可能的,否则明年的这个时候,马强就会被洛阳请去喝茶了吧。

“如果定下来的话,明公下一步要考虑的就是衣甲和粮食了。”

“嗯...这些都要钱啊,衣甲这块还好,黄巾军本来就有的加上各郡库存,应该够用,但这个粮食,今年幽州必定要缺粮了,允中有何妙法?”

“劝农复耕的事情自然不用说,关键是我们要手中有粮,以便用兵和平定粮价,今年青、冀的粮食不能期望了,就只能想办法从本州大族手里挖掘。”

“粮价要上涨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平价卖给我们粮食呢?”马强摇了摇头,这些大族不抬高粮价就谢天谢地了。

“明公手里不是有大量的铁器吗?何不用农具换粮食?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荒地之所以无法开垦便是因为百姓手中器械不足的缘故。

明公大可宣布只需要开垦荒地,便可先租借农具,待有收成后以赋税抵农具的费用,如此,大族对后来粮食价格的预期就会下降。”

释放利好消息,这倒是可以。

马强点点头,农具问题他虽然不精通,但是曲辕犁还是知道的,毕竟这是义务教育就要学的东西,他之前没把心思花在这上面,现在倒是可以花几天时间研究一下,这样利好的冲击就会更大了。

“另外现在乌桓和我交好,明公可以购买驽马和耕牛,用于耕种。”

双重利好吗?

“明公还可以散布谣言,说冀州的黄巾军已经节节败退,朝廷不日就会大胜,这样三管齐下,想来大族对屯粮的积极性便会下滑了。

接着明公只需威逼利诱,从大族手里购买大量粮食并不难。”

“威逼和利诱吗?”

马强眯着眼,想了想,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农具的问题你和岳老商量一下,如何在准备军械衣甲和农具之间平衡吧,我们缴获了不少军械,其中有大量的残缺品,都可以熔化打造农具。”

冷兵器时代的军械战损率其实是很高的,尤其是刀这样的劈砍类军械,如果两方的军械质量异议,那么激烈战斗一次回来就得换一把了,否则你下次拿的可能就是一把锯子,更别说砍坏的战甲什么的了。

也因此,在汉军中其实每百人就会配备两个专门修理军械的军械员,他们会用卷刃器、凿、锤、砺石等器具将卷刃撬开凿平以便快速恢复使用,但在战后还是要拿去更换新的军械的。

“诺!”寇宪应声退下,看着大家都在忙,马强揉了揉脸,他的确有些累了。

突然马强感觉自己脑袋被人按住,一双手缓缓的按着自己的脑门上的穴位,这样的按摩体验让他不由的差点呻吟出来,马强睁眼看去,发现青橙低着脑袋,红着脸看着自己。

“我...我和李医师学的,他说这样会让费脑的人舒服一些。”

“...啊~就这样~~舒服~继续~”

“嗯!”

——

“营主,我们用的农具啊,都在这了!”

黑大将一件件农具像等待阅兵的战士一样摆放在空地上,等待马强的检阅。

看着眼前这个叫黑大的队长,马强笑道“我听说林虎是你们队的,他在军队里干的不错,他娘还好吧?”

“林虎的确是好小伙,对他娘也孝顺,前几天还寄来了家书,是他亲笔写的,他娘直说这娃有出息了。”

能写家书,这对于这个时代的农夫来说实在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要知道代写家书可是能让人糊口的,算门手艺了。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来,给我介绍一下吧。”

这还是马强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认真的了解这个时代的农具。

没办法,马强对农事当真是没什么研究,他的农村老家虽然也有田,但他爸爸那一代就搬到城市里了,偶尔的假期回去看奶奶时,也是盛夏或者寒冬,根本没见过春耕的场面,甚至在他初中后,老家的牛也没了,如果要耕地,直接花钱租借拖拉机来耕,比牛耕快的多。

也许有些文人墨客会对牛耕的慢慢消失感到失落,但马强只想说...

新农村建设万岁!

看着农具,马强发现东汉的农具其实还挺先进的。

比如马强面前的一辆风扇车,是在一个轮轴上安装若干扇叶,然后用人力摇动,用风力来吹动糠粃杂物,以便留下饱满结实的麦粒等粮食。

马强之所以惊奇是因为他在后世的奶奶家也见过这样的器具,虽然比面前的有些改动,但改动也不大,只是加了一些栏板,也就是说,这东西两千年都没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看另外一件叫钁的农具,这和后世的锄头也没啥区别。

再看耙...好吧,最多让大家都用上铁耙。

还有后世发展成一种武器的链枷,是用于打麦粒的,也没什么改进的空间。

马强叹了口气,好像也就那个犁自己可以改改,其他的,放在清朝也一样不落伍。

除非自己做出拖拉机什么的出来,否则根本不会有大变化。

汉文明果然是把农耕点到极致了....

至于水力方面,水碓也早就哟了,倒是水车外面还没普及。

但马强不知道的是,如果他到关中,就会惊讶的发现水翻车其实也已经出现了,而且发明者还是十常侍之一的毕岚。

这汉代的宦官搞什么权术啊,专心搞科研提高生产力多好。

浪费人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