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两百二十三章 毒士之影

科学家闯汉末 第两百二十三章 毒士之影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55

第两百二十三章 毒士之影

皇甫嵩听着马强的计策,抚须点头道“这倒是好计策,即使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马强拱手道“标下愿率麾下兵马为主攻,力拔广宗!”

皇甫嵩见马强请战,更是对之前董卓说的话有所怀疑了。

不是说马强爱惜自己的兵马吗?这哪里有一点爱惜自己兵马的意思。

“董将军,你以为如何?”

董卓心里翻了个白眼,我以为,我能反对吗?

也罢,我也看看,这马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董卓和皇甫嵩的意见达成一致,马强的方略便算是通过了,接着三方决定按时间分批日夜骚扰广宗,以便疲兵。

当夜,马强就让郭金率一营兵马多打火把,然后拼命敲鼓,喊着攻城,弓箭手在黑暗中,将箭矢也不要钱的往城上丢,反正黑夜之中,你射不到我,我也射不到你。

张梁全身披挂,手持钢矛指挥兵马准备接战,却发生等了半天,除了时而毫无准头的箭矢,根本没有人真的来攻城。

还没等张梁反应过来,郭金就收兵回营了。

张梁看着那无数的火把离开,心中感觉好像不太对。

这时,南边又传来阵阵喊杀声。

传令兵骑马赶来报道“将军!城南有汉军聚集,似乎准备攻城!”

“什么?快和我去看看!”

城南负责疲兵的是曹操,曹操抚须看着城头上慌乱的黄巾军,突然换位思考了起来,自己如果面临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呢?

他对边上的曹洪问道“子廉,如果让你守城,敌军如此疲兵,你当如何?”

曹洪想都不想就说道“自然是把兵马分为数班,轮流值守了。”

曹操点了点头,又摇头说道“你的将士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心入眠吗?”

曹洪抓了抓脑袋说道“前几天不行,习惯了就好了。”

曹操叹道“恐怕等习惯的时候,这疲兵之计就会变成瞒天过海了,孤城不得守,如你以后遇到此事,当伪为疲惫不堪,诱贼攻城,如此方有胜机,此乃兵法虚实之道!”

“曹都尉才是真的懂兵法啊!”一人在后面说道,曹操回头一看,见是阎忠,拱手道“见过阎主薄。”

阎忠的身边还站着一个中年儒生,是曹操没见过的,不由好奇的问道“主薄,这是何人?”

阎忠笑道“此乃贾诩,字文和,出身武威郡贾氏,算我半个弟子,他本在游学,得了我的书信便来投奔,却没想到此时才到。”

曹操看着这个有些发福,对他微笑的中年人,也点了点头,武威郡贾氏是贾谊之后,贾谊师从张苍,张苍乃荀子关门弟子,是最为正统的儒学豪门之一。

“不知文和兄现居何职?”

“虽举孝廉,却并无官职。”

曹操看着阎忠笑道“有阎主薄在,此战之后,文和兄必能上殿和操为同僚。”

曹操把贾诩当成混军功的了。

这样的人其实最近来的不少,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太平道马上就要完了,一份天大的军功等着众人瓜分,那孔融之流都是为此而来。

毕竟汉朝军功最贵。

贾诩听了也不生气,笑嘻嘻的点了点,曹操不由有些轻视他,而继续问阎忠说道“阎主薄,我刚刚在想如是我在城中,该如何应对,你可有其他见解?”

阎忠抚须道“孟德之策深得兵法之妙,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文和,你呢?”

贾诩笑嘻嘻的说道“孤城不守,我绝对不会把自己陷于孤城之中,所以这样的事情,不会有。”

“切,想不出就想不出,又不丢人。”曹洪听到贾诩的话,不屑的说道,贾诩也不生气,依旧是淡淡的微笑。

曹操念了一遍孤城不守,一下子居然有些看不懂贾诩了。

这人到底是有本事还是在装腔作势?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让贼人缓口气,接下来,是徐校尉上了。”阎忠轻挥羽扇说道。

阎忠和贾诩回到军营,二人对坐,贾诩给阎忠倒了杯水,然后对阎忠说道“此计必能破贼军,胜机就在旬日之间,天下终于能安宁一段时间了。”

“朝政日乱,海内虚困,蛾贼是果非因,要想让天下安宁,只杀蛾贼可不够。”阎忠喝了口水,然后说道“文和,我找你来是想商议一事,我想鼓动皇甫嵩清君侧,你以为可否?”

贾诩一点也不吃惊,他对自己这个恩师太了解了。

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或者说整个西凉,又有几个人不想把洛阳诸公血洗一遍。

西凉苦洛阳久矣。

贾诩和阎忠都是西凉的名士,但就是因为是西凉名士,豪门子弟,他们才更加怨恨洛阳和关东诸公。

前文有说,东汉的官员来源有三个,一个是孝廉,一个是茂才,还有一个就是军功。

军功不说,孝廉和茂才是地方举荐来的,其实就是给豪门的上升通道。

而这个通道,看起来很公平,是各郡自行举荐的,但实则,对关西极为不公。

因为这是按照各郡的人口来分配指标的,也就是说,关西每年能当官的人很少,而关东的却很多,而且是碾压级别的多。

要是这样也就罢了,但还有一个三避法,也就是当地人不能在当地当官。

关西的郡大都地广人稀,在这个三避法下,凉州各郡的豪门子弟基本都是去关东为官,而关东州郡密集,颍川的豪族去南阳,南阳的豪族去颍川,真的是抬脚就到。

关系是要维护的,是需要利益交换的,凉州本来就贫苦,当地的豪门很难和关东的豪门进行利益交换,这使得百年下来,关西的豪门成为了士族集团的孤岛,只能自己抱团取暖。

而且关东的士族到了关西这样的苦寒之地,想的是什么?

是军功!

凉州昔日十年九乱,可不仅仅是百姓想反,就连官员,也不少希望下面的人反。

不反我哪来的军功啊!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会有放弃凉州这样的议题被送上朝廷大议中讨论,还差点通过了。

而西凉人,看到关东诸公是这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乡的,他们的心又怎么可能不寒呢?

敢叫日月换新天!虽然还没人写出这句诗句,但有这样心思的人已经不少了。

阎忠、贾诩都是这样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