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政监令

科学家闯汉末 第四百八十四章 政监令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55

第四百八十四章 政监令

“荀公,镇北将军府出布告和政监令了,你看这一段!”鲍信拿着分发的布告走了进来,荀衍将布告打开,前面都是一些人事任命,之前便已知道了,关键是后面的新政。

“果然又是清田!”

镇北将军府的第一道政监令就是冀州全境开始清田,并且允诺,清田之后,凡是家中口均田地少于五十亩的,全部补齐至五十亩,且男女老少不限。如所分田地为生田,免税一年,减税一年,为需开荒的荒地,免税两年且免除劳役,其余田地,田赋均为十中取一。

“冀州的税赋这样低,他马强如何能养活这么多兵马将士?”鲍信自己有兵将,自然知道军队就是一只吞金兽,怎么也喂不饱。

“所以他才把军队的数量控制在十万...”荀衍分析道“不过冀州和青州不同,青州黄巾肆虐后各地豪强实力大减,冀州的豪强却早在黄巾之乱后就大建邬堡,难道他还准备把这些邬堡都打下来不成?”

荀衍不相信马强敢这样冒险。

“但这就是马镇北的作风啊。”曹昂眼中全是小星星的说道“不畏强权,和父亲一样!”

...

这孩子没得救了。

“那就让我们看看,马镇北到底会这么做吧...”荀衍放下手里的布告说道“我看我们还要在冀州留一段时间,派人给明公送信告知一声,另外让在青州的枣祗等人注意青州的人员、物价等变化,冀州急需钱粮,正好看看青州的底蕴!”

随着马强的政监令发布,青州的各种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到了冀州。

“青州存粮的一半都已经运过来了,但缺口依旧很大。”贾诩手拿账册说道。

马强看着一艘艘从清水河飘来的粮船问道“还缺多少?”

“从现在到秋收,最少还要十个月,冀州百姓军士约有三百五十余万,一月便需用粮不下八百石,从普通百姓家中的调查中取数得知,百姓家中缺粮极为严重,最多也只能支撑三个多月。”

一个军士一个月大概要粮三石三,而平均一名百姓大概要粮两石五。

“缺口七个月么...五千万石啊,青州能运来多少?”

“即使把所有库存全部拉来,再加上从徐州采购的粮草和海鱼,也不到千万石,如果只供给军士官吏,倒是够了。”

青州本来就欠收,存粮并不算多。

“百姓没粮,豪强手里应该不少吧。”

贾诩点头道“如果能把豪强手里的粮食全部拿出来分给百姓,即使支撑不到秋收,缺口应该也不到千万石了。”

危机,对百姓是危,但对那些豪强可就是机遇了。

就像后世的经济危机,所谓的经济下行,对于一些资本家来说却是扩张的大好时机。

当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套路。

“先礼后兵!发布政监令,从十五日后开始算起的十个月内禁止冀州任何粮食私下交易,更不允许外流,所有粮食统一由官府强制收购并出售,冀州百姓必须凭借户口册和粮票、钱票购买粮食,粮票由官府在登记户口时发放,按旬日分号出售粮食,粮票之外的粮食以五倍,不,十倍价格出售!

凡不遵政监令者,按罪行轻重予以囚禁,如聚众持锐反抗官府者,斩!”

马强回想起了后世的那个困难年代,就是依靠统一调配最大程度减少了饥荒的影响。

饥荒,永远都是两分天灾,八分**,马强不敢保证未来一年里冀州不会饿死人,他所能做的,就是让冀州饿死最少的人。

“另外再发一道政监令,冀州各郡县重新编户,凡在政令宣布后五日内登记编户的,所分田地增加三成!减免丁赋两年!五到十日内登记编户的,所分田地增加一成,减免丁赋一年!十至二十日内登记编户的,田地不变,税赋不变,二十日至三十日的,田地减少一成,丁赋增加一成!三十日后的,田地减少三成!丁赋增加三成!!如为他人所迫而不能登记编户的,只需指证,便可免除处罚,而被指证之人,按照情节轻重,最轻...囚三年,并要进行劳动改造!”

对于政府来说,只有会交税服役的人口才是有效人口,现在马强在冀州虽然基本清除了袁绍的军队,但对基层的掌控几乎为零。

贾诩在边上记下后,放下笔说道“恐怕那些豪强不会按令行事。”

“那就要看是他们的邬堡坚硬,还是我的火炮锐利了!”

——巨鹿

广宗就在巨鹿郡,这里自然是最快接到镇北政监令的地方。

马强已经在想办法在各郡县搭设电报站,但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都需要时间来补充。

耿武看着手里的政监令,不由打了个激灵。

镇北将军的刀真的是一刀快过一刀啊,这是要拔了各地豪强的根基啊!

“太守,政监令以下,我们该如何行事?”

耿武抬头看向面前这个年轻过分的郡丞张山,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人出身贫寒,据说在少年时压根就是个流民,被带到幽州,投奔了镇北将军设立的红星营,然后入了学堂,在之前青州的科举中名次不错,历任县吏、县丞、县令,如今更是到了巨鹿配给自己做副手。

而和他一起到巨鹿各县充当官吏的,还有一两百人,据说还有因伤从军中退伍下来的。

这些人...都是镇北将军的铁杆啊。

马强这些年的不断普及教育终于开始有了回报,加上之前从洛阳抢来的太学生和科举吸引到的各地寒门小姓文人,手里的官员储备足以支撑起大半个冀州。

说是大半,那是因为还有不少官位空悬,留着给这次科举呢。

“自然是依令行事!这三道政监令中与百姓之利最为相关的便是这编户令,如果因为吾等宣告不及,导致百姓不知此事,误了编户的时间,恐怕会出大事,当令内武卫相助,去各乡、镇、亭予以公告!张郡丞,你立刻前往内武卫协调此事!”

“诺!”

耿武等张山离去,又看了看手里的政监令,叹了口气。

得回一趟老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