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五百五十一章 电子管(加更第三章)

第五百五十一章 电子管(加更第三章)

说起怎么解决无线电传送距离短的问题,首先就要解释一下无线电波。

首先,无线电波一般分为长波、中波和短波。

当然,再往后还细分出了超长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不过这种波对暂时的马强来说并无实际意义。

由于长波在地波传播时,其传播损耗小,传播稳定,受大气影响小,在真实的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波是越长越好,但实际上,长波在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对长波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此在长距离的通讯中,长波是不如短波的。

短波,也就是频率在3mhz~30mhz,波长在10m~100m之间的波,这种波虽然不利于地波传播,但电离层对其的吸收很小,因此经过一次反射可以得到一百到四千公里的跳跃距离。经过电离层和大地的几次连续反射,传播的距离可以达到很远。

远到什么程度呢,这样说吧,在解放之后,不少潜伏在大陆的特务分子用的就是短波电台,这东西,在当年可以说5瓦通全球,放在汉末这个年代,就更加了不得了。

而之所以后来的电台能如此牛叉,核心其实不仅仅在于发现了短波的优点,更在于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电子管!

电子管乃至后来进一步发明出来的晶体管,极大的改变了二十世纪的世界,也为后来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而马强一直让颜发研制的就是电子管,他准备在点出电子管这个科技点后,开发新一代无线电电台!

电子管的作用是什么,这样说吧,发报机为什么传输距离短,你可以理解为你喊话为什么对面楼听不见,声音太小了嘛!

那怎么样让他听见呢?

大声点啊!不行加个喇叭!

电子管就是这个喇叭!

那什么是电子管呢,说他另外一个名称就好理解了——真空管。

众所周知,真空环境是更加有利于游离电子的流动的,因此电子管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将小的电信号弄成一大的,给发报机和接收器都加了一个大喇叭,这样就能喊得更远,听得更清楚了。

当然,电子管和后面出现的晶体管比起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但晶体管的制造要求更高,电子管的核心技术,就是在真空玻璃管里面装东西。

这技术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这东西其实是电灯泡技术的附属品,发明者就是爱迪生,因此最原始的电子管发明于1883年,也就是中法战争爆发的年代。

看着颜发小心翼翼端着的一个木盘,木盘上是一个拇指大小的圆柱体玻璃容器,两根金属棍从容器里伸出来,马强看的怎么都觉得可爱。

这东西和后世那些二极管比起来自然是不知道粗大了多少,但在马强眼里,这绝对是个可爱的小萝莉。

“说说,你怎么做的?”

“一开始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怎么样把金属放进去再让玻璃容器变成真空,后面我们突然想起来金属的熔点更高,可以先把玻璃容器变成真空,再把金属烧红插入,这样就成功了!”

“不错不错,逆向思维,很好,这段时间我和你们一起干,争取把三极管也做出来,到时候我们的通讯兵可就轻松多了!”

在这个没有任何杂波的年代,马强这无线电半吊子也足以开启电子通信的大门。

马强感觉又回到了那个世界,每天都在和颜发等人不断的试验、探索,军政事务都丢着不管了,反正有贾诩等人帮自己处理。

也是这个时候,马强才觉得自己其实还是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一个铁血的政客。

马强在做无线电试验,天下诸侯却不能停下来等他,广宗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盯着看着。

马强的开科举和组织商队外出购买粮食,让四周诸侯判断马强是准备修生养息一段时间了,不由开始放松对镇北军的防范。

袁绍更是直接带着大军开始南下。

现在也不能说是董卓军了,就称呼为牛董联军吧,因为现在的董卓余部中,已经渐渐分化为牛辅一系和董旻一系。

牛辅是董卓另外一个女婿,董旻则是董卓的弟弟,按道理,应该是董旻继承董卓政治遗产,毕竟都姓董嘛,但谁叫董旻一直不在董卓的军中任职呢,即使是董卓入洛后,董旻也几乎都是在郿坞中担任守将,而李傕、郭汜、张济都曾经是牛辅的部下,自然和牛辅更加亲近,董越、段煨则拥立董旻,二派隐隐互争,只是因为牛辅和董旻性格都没那么强悍,倒也没出什么大事。

袁绍南下到了河东,并没有继续南下,而是不断的约见白波军的各路将领,然后就是一记漂亮的组合拳,威逼利诱,没过数日时间,河东的白波军要么交出了兵权带着财物离去,要么让出了城池,成为了袁绍新的直属部下。

至于曹操,回到兖州后大肆宣传兖州成功收复泰山郡的胜利,但谁都看的出来,鲍信的死对曹操影响很大。

鲍信和曹操的关系,外人难以理解,那是真正的生死之交,曹操把鲍信的兵马全部交给了于禁统帅,又把鲍信的两个儿子鲍邵、鲍勋都接到了自己的府内,和曹丕等人一起吃住,算是许下了一世的富贵。

同时曹操从荀彧等人的汇报中得知了一个让他火冒三丈的消息。

在这一次战事中,各郡对荀攸的粮草征集和运输的命令都在推三阻四,甚至阳奉阴违,这也导致了曹操在追击过泰山后就粮道不畅。

曹操不由把鲍信的死也记在了兖州士族身上。

但现在还不是报仇的时候,现在的曹操,要重新招兵买马,准备再伐徐州。

就在这时,冀州将再次举行科举的消息传到了兖州。

曹操见马强对人才的渴望如此强烈,也不甘示弱的开始在兖州举行举孝廉和茂才的工作,并且到处招募告示,表示自己的求贤若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