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六百零五章 甄俨回来了

科学家闯汉末 第六百零五章 甄俨回来了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55

第六百零五章 甄俨回来了

“配方?又是配方!”袁绍气的跺了跺脚,却也无可奈何。

这个马博士,已经是他能找到的最好工匠了,此人据说还是墨家余脉。

博士是一个官职,意思是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人,而马博士的真名叫做马泰,是扶风人,在讨董之时带着家小逃到了洛阳,加入了袁绍军。

“这火药太过神奇,除非找到配方,否则难以实现和镇北军天雷一样的威力。”马泰无奈的说道,然后就闭目等死。

之前点火的少年连忙跑过来,跪在马泰边上,拜道“明..明公,我..我..我能..改..改好..别..别杀..”

看着这少年口吃的厉害,却又急的想说话,一张脸憋得通红,袁绍不由问道“此乃何人?口吃如此,却要显拙。”

“此乃马泰之子,马钧。”

袁绍哦了一声,看着这一对父子,哈哈笑道“罢了,火器乃从未有之物,尔等短短时日,能做到如此,已经不易了。

威力不够,就加量,秋收之前,我要你准备一万枚手雷,能否做到?”

“一万??”

“有什么困难?”

马泰吞了吞口水,摇头道“只要人手、材料足够,就没有问题。”

这句话也是在说,如果原材料不够,那他就没办法了。

“审先生,一事不劳二主,此事还是交给你来协调。”

“诺!”

袁绍捏着拳头,看向众多武将道“我袁绍得顾,如今也有了这天雷,秋收之战,尔等必要为我拿回马强头颅,祭奠逝去的诸多将士!”

“诺!!”

袁绍挥手让众人散去,沮授却没走,袁绍疑道“公与可还有事?”

“明公可是准备秋收时,再出兵攻冀?”

“不错,我的确是有这个打算,马强又得了幽州,天下十三州,他已经得了三个!时不我待啊...”

沮授摇头道“可我并州正闹蝗灾,恐怕秋收后粮草缺乏,要想出兵...粮草从哪里来?”

“我们缺粮,他马强也缺粮,与其让这么多大肚汉在这里吃,不如去冀州吃!

公与!冀州现在是我们的敌人,你可不能心生同乡怜悯之情!”

说完,袁绍挥袖离去,只留下沮授独自在大殿中哀叹。

冀州...又要遭兵灾了。

——广宗

甄俨此时走着路都感觉是飘的。

此次南下扬州开辟商路,他可谓是大获成功,至于证据么....

股市各大公司因此又掀起了三个涨停板算不算证据?

“甄局长,明公已经在里面等你了,快和我来吧。”

见黄叙在门口等着,甄俨急忙加快了脚步,一边走,一边讨好的对黄叙说道“黄师长辛苦了,今天明公心情怎么样。”

“你可能还不知道,青橙夫人已经有喜了。”

“真的?!”甄俨只觉得心脏都停了半拍,马强一直无后的事情虽然没人说,但众人都对其揪着心呢,现在马强有后,就代表镇北军这个团体更加稳固了。

想到这里,甄俨也不由盘算了起来。

此次南下的一场水战,让他更加坚信镇北军的未来绝对不仅仅是现在的北方三州,而是会有更大的天下。

甄氏,做为最早和红星营接触的世家,甄俨一直在暗暗后悔。

后悔什么?后悔没有早早的投向红星营啊!

别看现在自己已经是商监局的局长,但商监局管什么,管的是商贾之事,是贱业!和那个李珰没什么区别。

甄氏以后总不能只管这些事情吧。

可怎么样才能继续往上爬爬呢...

甄俨进入房间,看到的却不仅仅是马强,贾诩、郭嘉、华靖、杨万里、岳亮、郭平、管宁、糜竺、李珰、岳阳都在,除了林环外,镇北军政监院的所有人都到齐了。

“本来林老也是要来的,只是他身体抱恙,就没让他来了。”

“啊?林老没事吧?”

林环虽然是野民出身,但做为当年大松村的村长,五老之首,甄俨还是知道在镇北军,林环比他高贵的多。

“林老无碍,我已经诊断过了,就是最近气温变了,有些着凉。”李珰笑着说道。

“不说这些了,入座吧,你发来的电报,我已经传阅政监院各局了,按你电报中的说法,孙坚和庐江周氏已经联合,并且愿意为我们打开荆州的商道,对吗?”

甄俨还没坐下,就不得不再次站起来回道“正是如此,孙坚长子孙策和庐江周氏少主周瑜联名写下了文书,承诺每年将从我们镇北军购买价值不下于六百万石粮食的货物,用于销售到荆州乃至益州。”

“六百万石!这得多少船运啊!我看得加快海船的打造。”岳亮低声在下面说道。

“可六百万还是少了点,加上扬州,应该一年能有一千万石的补充了,现在就怕水路会有损耗。”大管家杨万里坐在四轮车上,估摸的算了起来。

“也不能全换粮食,荆州的丝绢也是不错的货物啊。”糜竺也做过商贾,自然知道扬州什么货物最值钱。

“南货中亦有我北方缺少的很多药材,这也不能少了。”这话当然是李珰在说。

“六百万石,荆州各郡人口合计约六百万,这数字倒是定的好,不过刘表也非庸人,他会坐视境内如此多的粮食流出?”马强开口问道。

六百万石,足够供养一支十万大军一年半了。

“明公,荆州之后还有益州和豫州,只要道路畅通,绝不会缺粮,我们卖给他们的货物,他们还可以转手到益州和豫州,何况粮食太多了,反而伤农。”

马强点了点头,的确,古代的饥荒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交通不便,有粮食的地方根本没法把粮食运到缺粮的地区。

古代陆路运输的耗损,是后世人难以想象的,即使是马车运输,最多也只能运两千里,大概也就是武汉到保定的距离,因为这个时候,车上的粮食已经被运输人员以及马匹吃掉一半,剩下的,他们得回来路上吃。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马也要吃运送的粮食,不去路边吃点野草....

那也不是不行,不过劳烦你得和马一起拉车了,马表示我掉膘了...

当然,也没人会这样去运粮,你那叫旅游,能走水路总是走水路的,可水路也有危险,风浪之下,一船的粮食都可能打水漂,而且还容易让粮食受潮发霉,但这总比绝对打水漂的陆路好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