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山党

科学家闯汉末 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山党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0:55

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山党

几个人都是聪明人,不一会儿都想明白了杨彪想做什么。

“杨公...你这是准备结党?”韩融张大了嘴,然后再次警惕的观察四周,这才低声问道。

“君子朋而不党,吾是交朋结友,非结党!”

杨彪虽然说自己不是要结党,但大家都明白,这就是要结党。

而结党自古就为上者忌。

因为结党之后,必定营私!

接着就会党同伐异,轻者引起党争,重者架空君主,翻覆天下。

故而一旦被发现结党,终身罢黜都是轻的,满门抄斩也不是没有的。

可一想到河北的百姓对马强的态度,一想到河北那从无败绩的精兵良将,一想到学校、纸张、报纸、科举等等这些挖他们士族根基的东西,张喜、韩融、淳于嘉又不得不承认,如果士族再不团结起来,恐怕百年都不要,天下就再无士族了。

毕竟什么是士族?

政治上世胄蹑高位,经济上庄园遍野,并且延续数百载的家族才叫士族!

而在科举制度下,谁敢说自己的家族还能世代公卿?

在清田制度下,谁敢说自己家族以后还能庄田遍野?仆从上万?

“杨公,此事事大,是不是要找卢公商议一下?”张喜问道。

毕竟现在朝堂上的扛把子已经变成卢植了,大家绕过卢植直接结党不太好吧?

杨彪摇头道“此事万万不可牵扯到卢公!

卢公之妹卢宁乃马强义姐,其子卢毓在大将军府为吏,其徒刘备为徐州牧,朝野内外皆有援助。

一旦吾等事败,卢公便是维系汉室的最后保障了!”

几人听了觉得杨彪说的也有道理,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总的有的唱黑脸,有的唱红脸才行。

“杨公,那你准备去何处开学授课?”

“既然马子玉想让朝廷迁于蓟县,我便在蓟县外开学授课。

我听说蓟县之外,有一山,名为西山,乃母山支脉,当地林海苍茫、烟光岚影、四时俱胜,乃一神仙地,可立院开学!就叫西山书院,吾等日后可以借讲学为由,交结名士!”

将杨彪连地方都想好了,几人知道杨彪的心意已决,便不再劝,而是细细商量起如何团结士族,对抗可能要谋朝篡位的大坏蛋,当朝大将军马强的事情来。

就这样,后来和红星派斗的你死我活的西山党的雏形开始出现了。

韩融之前想的没错。

马强的锦衣卫的确是无孔不入。

他们四人还在商议,马强在房中便已经得到了杨彪四人在客栈院中密议的消息。

“杨彪...韩融...张喜...淳于嘉,呵呵,卢公没去?”

站在马强面前的黑衣人低头说道“卢公尚在沉睡。”

“大晚上的还是应该好好睡觉啊..天子呢?”

“天子并没有和他们接触,因担心被天子察觉,故而吾等没有靠近偷听。”

“做得对,天子毕竟是天子,以后也要这样,没有我的命令,天子可以保护,但不可监听。否则被他发觉了,这君臣之间的信任就没了。”马强点头道。

“诺!”

“退下吧...对了,紫虚,此事之后你就去荆州担任锦衣卫荆州千户,负责收集荆州情报,记住,一定要重点关注司马徽、庞德公等人正在组建的书院。”

“诺!”

等紫虚退下后,马强站起身打开窗户,看着天上的明月因为云朵时隐时现。

“杨彪...士族...也好,你们要是真的学起历史上的司马懿,我还拿你们没办法了。”

——次日

“客官,今日刚刚到的新报纸要不要看?”

刘协和伏寿一同走出房门,就听到店小二正在招呼着生意。

“报纸?寿儿,走,我们去看看。”

刘协来到大堂,看到店小二背了个小包,小包里全是一份份报纸,看上去倒是有点像一个书童了。

“报纸多少钱一份?”

“客官早啊~我们这里有好几家的报纸,有《东方报》、《河北商业报》、《儒学报》、《学报》、《农业报》,客官要看哪一家的?”

“《儒学报》还在?寡...我听他人说孔融被大将军抓了,这《儒学报》难道没被封?”

“客官消息灵通啊!不过《儒学报》的后面是社科院,大将军怎么会封他呢?”

“哦,那大概是以讹传讹了,每一份报纸都来一份吧,寿儿,付钱。”

刘协拿着几份最新传到界休县的报纸看了起来,先看《东方报》,头版头条就和他刘协自己有关。

“《天子北上!大将军护朝廷脱困!》”

刘协再看内容,发现文章写的很通俗,就和普通人说话一样,而且从文章的描述来看,这还是一个连续报道。

刘协心中估算了一下,他从出潼关开始到现在,虽说因为人员众多,走的慢了一些,但也不过十余日。

十余日,就能让潼关的记者报道把消息传递到广宗,然后排版印刷成报纸,再贩卖到这并州的小县来。

这可不是什么紧急公文,有八百里快马帮忙传递,而是普通的商业渠道。

刘协虽然还想不明白这背后到底代表了什么,但他却感觉到这河北和他以往知道的大汉天下似像非像。

“夫君,你看这份!”伏寿将一份报纸递给刘协,刘协接过一看,这是《河北商业报》,头版头条写的是《机会!目标在关中!》

再看内容,写的是主笔者认为河北兵马进入关中后,最快半年,最慢两年,关中就会恢复太平,而关中如今虽然是地广人稀,但只要重新疏通水利,必然能恢复昔日繁华。

因此主笔者鼓励河北商贾,准备钱财、牲口和奴隶,一旦关中恢复,就应该立刻到关中承包工程和开垦土地,以此获利。

怎么回事?

这样的言利之语也能广告天下?

“夫君,看来河北百姓对大将军的兵马很有信心啊,文章中完全没有担心过董旻等人,连羌人也没提。”

民心啊...民心....

刘协轻叹了口气,如果天下人也对自己这样信任就好了。

伏寿看到刘协有些沮丧,连忙为其打气说道“夫君,大将军毕竟是你的臣子,他做的好,也就是夫君做的好。”

刘协苦笑了一下,要真的是这样就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