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九百零六章 曹孟德借物安军心 四小孩拜师鹿

第九百零六章 曹孟德借物安军心 四小孩拜师鹿门书院(万字大更)

整个电台节目的时长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在换了两次茶水后,电台的结束曲也播完了。

“这电台每日午时首播,酉时重播,日后随着电台节目组逐渐成熟,也许会十二个时辰不停的播节目。”

听马强这样说,伏寿的眼睛不由亮了一下。

她在宫中本就没什么事情做,现在有了收音机,倒是个解闷的好东西。

“各位客官,这收音机的声没了,我们还有说书,稍等片刻,马上就继续刚刚没说完的继续说!”

这王掌柜的确是个做生意的材料,一些刚刚准备起身离开的茶客闻声不由又坐了下来,甚至还又叫了一轮茶点。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曹操自从当日将何莲救回后,待朝廷北上,也带着兵马回到了兖州。

曹操路上试探了一番,发现何莲虽然有些痴呆,但又好像认得自己,问过了一些医匠后,得知这大概就是失心疯,他们也无药可治,不由叹息不已。

曹操见过最好的医生就是华佗了,可华佗自从当日曹嵩死后就不见了,据说有人在徐州看到过他,也不知是真是假。

曹操虽然好人妻,但对木头也没啥兴趣,只能将其豢养起来,期待其慢慢恢复过来。

但曹操还没从何莲痴呆的情绪中恢复过来,荀彧又来告诉了一个让他更加烦恼的消息。

兖州又缺粮了。

兖州本就没多少存粮,这一次出兵多靠徐州的支援和缴获才能打下河南和弘农半壁。

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荀彧的计算,整个兖州军在秋收前还有近二十日的粮食缺口。

近二十日?这都能将兖州兵马前前后后饿死三遍了。

“二十日?我们不是缴获颇多吗?我出兵时文若你还说粮草充足,怎么现在反而有缺口了?”

曹操在得到荀彧给的数据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

“明公明鉴,我军出兵之时,因得徐州支援,再加上颍川等地的缴获,的确粮草充足,不但能支撑到秋收,还多了二十多日。

我军此战虽未能迎得天子,但也一路攻城夺地,收河南、弘农大小城池二十余座,这些地方也有些存粮。”

“那不是应该更不缺粮了吗?”

“军将有功,岂能不赏乎?”荀彧无奈的看向曹操问道。

曹操顿时明白这缺口是哪里来的了。

因为汉代无论是最低级的小兵到最高级的三公,所谓的俸禄其实大部分都是粮食,而且缺是低级官吏,这粮食的占比就越高,反而是高级官吏,货币的比例才会慢慢增加。

因此曹操这一场场胜利下来,大量军士都要给予嘉赏,也就是要发粮食或者布匹、盐。

至于金属货币,抱歉了,咱们大老粗的不想要!

主要是兖州不像河北,河北粮食管制,虽然无法大量购买,但保证可以买到,而在兖州,你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即使买得到,那价格也和你领钱的时候大不一样,如果真的只要钱不要粮,保证你全家都得饿死...

搞了半天,这打胜仗还打亏了!

但要曹操说个不赏,他也说不出口,这一说,整个兖州军顿时就得大乱。

就和寇宪在朝堂上说的那样,有功不赏,善失其望!

只要曹操今天说不兑现奖赏,第二天就得准备去平叛。

“那...可赏田地而不赏钱粮乎?”曹操问道。

“自屯田之策后,我兖州军士均有田地可耕,而且如果是其他年景,军士应该也愿意要耕地,可今年不可!”

“为何?”

有田不要?还有这样的傻子?

“今年大旱,蝗虫四起,秋收之粮恐只有往年不到六成,军户明年的口粮都不知道去拿哪里找,怎会要田而不要口粮呢?”

用后世的话,现在就是金融危机,没哪个商家会在这个时候不要现金而要资产的。

“怎会如此?”曹操呆滞的坐到位置上,粮食问题可是天大的问题,而他曹操,再有本事也没办法凭空变出粮食啊。

“....兖州各大族手中,可还有余粮?”

曹操问完这句话都想打自己嘴巴。

他可是刚刚轮完一遍兖州大族啊。

“旱蝗无眼,即使有,也有限。”

“那也是有...先将军功奖赏押后...此事文若你不要再管了,关键是明年...待我想想吧。”

曹操让荀彧退下后,又传来了程昱。

曹操看人还是很准的,知道黑活得找谁。

——数日后,洛阳

和几个美人欢愉了一夜,疲惫不堪沉沉睡去的杨丑突然感觉到一股剧痛,顿时吓醒了眼。

一看,却见一员大将站在自己面前,而自己已经从床上滚到了地上,始作俑者必然是面前这人,但看清楚这人的长相后,杨丑却不敢说什么狠话,只是赔笑问道“许将军,这...这是怎么了?”

“杨丑!你事发了,和我走一趟吧!”

“事发?什么事?”杨丑心中暗道不好,他预感自己好像要被卸磨杀驴了。

“你可知道躺在你身边之人乃是昔日宫女?你居然敢**宫中!幸有义士举报,你就等着被明公发落吧!”

“什么?”杨丑回头看了一眼被巨变吓得躲在床上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几个美人。

这几个人原来是宫女?怪不得长的这么水灵...

不是,就算是宫女又怎么样?现在朝廷都到河北了,别说散落民间的宫女,就是妃子也有啊。

“冤枉!我是冤枉的!我要见曹公!我为曹公立过大功,没有我,曹公哪里进的了洛阳?”杨丑当下就想逃跑,但曹操既然派出了许褚,哪里会让他逃跑成功。

那杨丑才跑了几步,就感觉肚子疼痛异常,低头一看,却看到自己的肚子上长了个小玩意。

戟头?

“抗捕欲逃?该杀!”

这是杨丑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当洛阳众将看到许褚拿着杨丑的人头时,脑海中顿时浮现其当日杨丑拿着张杨人头时的模样。

一啄一饮,莫非定数?

“杨丑胆大妄为,夜宿皇宫,**宫女,罪在不赦!曹公让我告诉你们,即使天子还在河北,洛阳依旧是都城!皇宫也依旧是皇宫!谁敢侵犯大汉威严,曹公认得你们,汉法可不认得!

尔等明白了吗?”

“诺!”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咋呼啊...

也没人敢质问一声,那皇宫都成废墟了,杨丑没事睡那干嘛...

“曹公本只想让本将看看杨丑到底有没有犯罪,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故而河南尹暂时先空着,等本将回去禀报后,由曹公定夺。

尔等如有推荐,也可书写表章,让本将带回去!”

嗯?

难道说这是准备让大家自己选?

有几人还真的心动了,毕竟谁不想升官呢?

但见许褚虎着脸,拿着那血迹已干的人头走来走去的样子,最终还是没人敢跳出来。

许褚又抄了杨丑的家,杨丑当日就占了张杨的大部分财产,这一次,倒是都充公给了曹操。

又过了数日,曹操召集众人开会。

“吾听说近日军中有谣言,汝等可知为何?”

众人面面相觑,程昱起身说道“启禀明公,大军已回兖州多日,但尚未论功行赏,故军中有人担忧。”

曹操抚须哈哈大笑道“军中将士此战的确辛苦,有人心中焦躁想要奖赏也是正常。

志才,军功薄可已清算清楚?”

戏忠起身道“已核算清楚,此战我军全得河南全境和弘农陕县以东,共有....”

听了戏忠的汇报,曹操点头道“此战得胜,皆因将士用命,诸位用功,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此乃正理。

任峻出列!”

任峻起身走出队列。

“洛阳为我大汉帝都,急需修整,我本感杨丑之功,命其修缮宫殿,却没想到此人胆大包天,不但夜宿皇宫,还敢**宫女,被去监察的许褚将军发现后还敢逃跑,已被斩杀!

此事,吾也有失察之过,对不起尚在河北的天子啊...”曹操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我预将陕县等弘农之地皆划归河南郡管辖,你可敢为河南尹坐镇洛阳?”

任峻这人,也是曹操的元老级部下了,早在曹操起兵反董的时候,他就征集自己宗族、宾客以及家丁一共几百人,跟随曹操,只是后来转为文职,因此名声不显。

此时任峻的官职是仓曹。

仓曹是只管一地粮食的,其他的如钱铁盐布等物资的管理是由金曹负责。

任峻没想到河南尹这样的官职会落到自己身上,心中又喜又忧,拜道“卑职自当领命,只是关中局势复杂,还请明公另派大将镇守。”

曹操点头道“我兖州和河北虽多有交往,但防止人之心不可无...我将派妙才驻陕西,主管你河南兵马。”

曹操这算是把河南等地的军政分离了,军事归夏侯渊,治理地方归任俊。

不得不说,曹操的这些宗族兄弟实在是帮了他太多,不像刘备,手里只有关张可挡一方,用起来捉襟见肘。

任峻当即领命,曹操又因为东郡河北八县都已归河北为由,将濮阳、白马一带划拨到陈留,任夏侯惇为陈留郡守。

曹操再将和刘备瓜分的陈国小部并入汝南,表朱灵为汝南郡守,算是对其带来了火药的酬谢。

曹操再拜于禁为泰山郡守。

拜程昱为济阴郡守

拜夏侯廉为济北郡守

表赵融为汝南郡守

表朱灵为颍川郡守。

拜薛悌为任城郡守。

拜刘若为山阳郡守。

拜吴资为东平郡守。

又对有战功的曹洪、乐进、曹纯、韩浩、李整、李进、李典、王图、刘勋、高迁、许定等将一一嘉奖。

这些人中有的曹操故友,比如赵融,他当年可是和曹操并列的八校尉之一,后来董卓去长安后他半路逃到了山上,直到曹操入河南才下山投奔曹操。

有的是坚持曹操这边的兖州故吏,如薛悌,他和王国都是长史,这次算是外放历练了。

有的是积累战功脱颖而出的战将,比如韩浩、李进等人。

曹操这一通操作,算是把中高级的将领都奖赏了一遍,对一些本来是代职的,如吴资,也正式进行了转正。

因为中高级的将领家中本就不缺粮,因此曹操只赏赐钱帛,而且这些钱帛,还都是许褚刚刚从洛阳拉回来的。

曹操封赏完毕后,又对任峻问道“你为河南尹,可有人选继任为仓曹?”

任峻当即说道“王垕此人忠厚可任事,可继任之!”

曹操点头道“好,等会让他来拜见我吧。”

会议结束,曹军中顿时传开了之前的战功奖赏马上就要下来的消息。

这样的好消息当然让所有的军士都兴奋不已,不少人甚至都回家让家里准备好仓储粮食的地方。

因为曹军现在已经是屯田制,军士的家属都在城外,因此大部分的军士如果得到了钱粮奖赏都会带回家,一来赡养家人,二来也是担心自己一旦战死,放在军营里的钱粮会被人瓜分。

可别把这个时代的军人看成后世的华夏虎贲,道德感薄弱是这个时代军人特色。

王垕得知自己居然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兴奋的先是感谢了一番任峻,然后洗浴更衣去拜见曹操。

曹操见许褚带王垕进来了,便道“任郡守说你忠厚可任事,推举你为仓曹,如今正好有一事要你去做,你可敢领命?”

王垕当即道“卑职自当效死!”

“哎,犯不着,来,过来坐着说。”曹操哈哈笑着,让王垕坐到自己对面,然后给王垕倒了一碗酒水,王垕被曹操这一手搞得心中感动不已,只觉得自己真的遇到了明公了。

“如今军功嘉赏在即,你先去戏先生那拿到军功薄,然后将秋收前所需的军粮留下,再发放军功之赏!”

“诺!”

王垕本以为这就是件普通差事,但当他拿到军功薄一看,差点想把军功薄丢掉。

仓中哪里有这么多的粮食用于嘉赏军士哦!

王垕以为曹操不知道这个情况,急忙写了个大概情况来找曹操禀报。

曹操得知后,一脸惊讶的说道“我兖州存粮居然如此少?可计算有误?”

“明公明鉴,卑职已经计算了三遍,绝不会有误。”

曹操起身抚须,走了几步后说道“如有功不赏,军心必散。

可先将军功之粮发放,然后将平日之粮以小斛放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王垕担心的说道“如此虽能解军功之急,但卑职担忧兵士倘怨,到时该如何?”

曹操笑道“无碍,到时候我自有妙计!”

王垕领命而去,便按照曹操之计,先足额放军功嘉赏之粮,然后再用小斛发日常军粮。

本来曹军上下得了军功之赏,还挺高兴,但发现日常给的军粮变少后,顿时觉得自己被人耍弄了。

原来所谓的军功赏赐,就是从我们平日里的军粮中克扣一部分再一次性发给我们啊?

这也是这些曹军见识少了,否则就会知道,这种玩法叫基本工资和绩效奖...

不过因为发了一笔军功粮,曹军上下倒也不是活不下去,因此虽然怨气四起,但到底没有造反的事情发生。

又过了数日,程昱带着一大批粮草回到了鄄城。

看着一车车的粮食,曹操感激的握着程昱的手说道“如无仲德,兖州必乱啊!”

程昱面有惭色的说道“明公,民间存粮过少,为了多购粮草,卑职也只能强买强卖了。”

原来那日曹操召程昱后,程昱提出了三策,一策是杀官取钱,一策是以钱换粮,还有一策则是朝三暮四。

这个朝三暮四后人经常和朝秦暮楚搞混,其实这两个词完全是两个意思,朝四暮三是的典故,说的是一个人养猴子,早上给三个果子,晚上给四个,猴子不愿意,于是他便说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只觉得早上的多了,顿时高兴了起来。

后世这样的事情也不少,很多公司都喜欢将工资分成很多块,然后不时拉高绩效奖这样的可能实际你拿不到那么多的组成部分,降低其他福利,那么恭喜你,你其实就是被当猴子耍了~

而程昱说的强买强卖,其实算说的委婉的,准确来说,应该是抢买抢卖才对,毕竟他当时是带着兵马去谈生意的...

曹操又叫来王垕,让其入库后计算存粮。

等结果出来后,曹操长吐了一口气。

总算是撑过来了!

次日,曹操就收到了一封举报信,说是王垕监守自盗,以小斛盗窃官粮。

曹操当即招王垕入府,将举报信递给他看。

王垕一看,急忙辩解的说道“明公,卑职可都是按照明公的指示行事的啊。”

曹操叹了口气,擦了一下眼角那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眼泪说道“如今之计,只能借你一物以安军心了,只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卑职有何物能安军心?如有,明公借去便是!”

王垕想了想,也没想到自己有什么宝贝。

曹操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这王垕还真的是忠厚之人,可惜了...

“无他,欲借汝头以示众耳!”

王垕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呼“卑职无罪啊!!”

曹操摇头道“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曹操说完,突然想起来这王垕的老婆自己还没见过,等会得叫来看看才行。

王垕还想喊冤,曹操已呼喊许褚来拿人,将其用布条封住口舌,然后推到门外,一刀斩讫。

程昱在自己的官衙中听到外面传来呼喊,起身出门眺望,看到一高杆上悬挂着一颗人头,轻叹了一声道“死你一人,活兖州一州,也算死得其所了...”

曹操随即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

接着曹操又令曹昂代为仓曹,发放军粮,顿时兖州上下皆称曹氏父子善。

曹操的军粮危机也就此解除。

但这只是暂时的解除,即将到来的秋粮欠收已成定局,兖州明年依旧是缺粮的一年。

就在这时,从南方传来了淮南大熟的消息。

曹操顿时红着眼看向了淮南的袁术。

说起来,在这段时间,袁术虽然被曹操和刘备轮着收拾了一顿,但谁叫他底子厚,不但缓了过来,还在扬州大有斩获。

准确的说,是孙策在扬州大有斩获。

周瑜利用周氏在庐江的人脉和族人,在一夜陆康沉睡时打开了城门,引孙策入城,孙策借此成功拿下了庐江。

孙策入城后本想按照周瑜的建议请陆康帮助自己,却没想到陆康见到自己后大骂不止,气的孙策直接一刀将陆康的脑袋砍了下来,然后高挂城门之上示众。

周瑜得知后又气又急,大骂孙策鲁莽,问其是否还想成大事。

孙策也是被陆康骂的糊涂了,现在冷静下来也知道自己做错了,正准备让人将陆康的首级请下来和身体合葬,却没想到城中突然发生暴乱。

原来是陆康的部下得知陆康惨死后,愤而造反,庐江城中不少大族也对孙策不服,乘机起事,这一下把孙策和周瑜打的措手不及,要不是孙策勇猛,部下也的确给力,差点就被这一波给打出城了。

等好不容易将城内镇压下来,再一清点,发现陆康的幼子陆绩、陆议都不见了。

孙策看着各个瞪着自己的陆氏族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公瑾,吾和陆氏已成死仇,不如斩草除根?”

周瑜差点被孙策吓死。

斩草除根?

你要是杀光了陆氏全族,那也别想去打江东了,整个江东的士族都会和你孙策不死不休的。

毕竟陆氏几百年下来,和江东的这些士族要么是故友,要么是姻亲,你当真以为别人没朋友啊?

“伯符,不可再鲁莽了!你要再如此,我也只能去袁术那为官了!”

孙策一听周瑜要走,急忙认输道“别,公瑾,我什么都听你的还不行么,你千万别走,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好不好?”

周瑜叹了口气,谁让自己摊上了这么个兄弟呢。

“现在只能将季宁公之死推到那袁术头上了,伯符,你立刻派人将庐江的郡守大印、地图、钱粮丁册以及季宁公的首级送到寿春,正好可以借机请战去丹阳,对了,一定要袁术多给你兵马钱粮!

然后对外说你是奉命而为,再为季宁公守墓七日,放陆氏全族回吴郡。”

“这样就行了?”

周瑜摇头道“只能试一试了,伯符,你想成大事,就不能鲁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啊!”

孙策连连称是,然后依计行事,为陆康大办祭礼,自己甚至还被周瑜逼得在陆康的尸体前掩脸大哭。

这主要是不掩脸不行,他孙策真的是一滴眼泪都没有啊。

接着孙策又给陆康刻了个木头脑袋,将其和首级缝合下葬,再接着为其守墓,然后释放陆氏族人回家。

别说,这样操作下来,庐江郡真的慢慢安静了下来,加上陆氏本就和孙策、周瑜有北货买卖的利益捆绑在,陆康长子长孙陆宏回到吴郡后也不在声讨孙周二人,而是一边蛰伏一边派人去寻还在朝廷的陆儁回来主持大局。

另外一边的袁术在得到了庐江郡守大印后,欣喜若狂,他可不在乎陆康是不是士族名士,只要不归顺我袁术的,那都得是死人!

袁术又看到孙策的请战书,心中暗道这孙氏小子倒是能打,便让刘勋为庐江郡守,表孙策为折冲校尉,命其去丹阳征讨刘繇。

官职袁术是愿意给孙策的,可兵马袁术是舍不得给孙策的,可孙策毕竟刚刚立下大功,最后袁术只给了孙策战马三十匹,老弱军士千余,算是应付了一下。

孙策再得知袁术连和孙坚都没商量就直接把庐江给了刘勋,心中对袁术也彻底绝望了,要知道他当日出兵,袁术可是许诺过会把庐江郡交给他的。

即使周瑜跑来和他说袁术只是在利用他,他心底依旧抱了一丝希望,觉得袁术毕竟是袁氏嫡系,应该不会食言而肥。

可现实却是把他的脸打的乓乓响,他现在算是知道袁术只是把他孙策当刀用,而不是当人看了。

他再一看袁术拨给自己的军士马匹,差点没活活气死。

就这一千人?你袁术是准备让他们来耗损我孙策的军粮吗?

但形势比人强,袁术是老大啊,孙策只能带着兵马转战到丹阳,把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到刘繇身上。

面对一肚子怒火的孙策,再加上足智多谋的周瑜,刘繇的部下樊能、于麋等人哪里抵挡得住,孙策七战七捷,一路攻城拔寨,要不是军士疲惫,粮草也有些供应不上了,他差点一口气把刘繇彻底赶到吴郡。

得知孙策几乎恢复了丹阳全境,袁术当即表孙策为殄寇将军,然后派袁胤为庐江郡守。

反正就一句话,你孙策打胜仗后,地盘我袁术全要,兵马钱粮我也不会给你补充,但官职我是可以给你的。

这样的操作让孙策都快气疯了,要不是周瑜死命拉着,孙策当场就想拔刀砍死那个来接受地盘的袁胤。

“公瑾,这样下去不行啊,没有真正的一块属于我们的地盘,我们再努力打仗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周瑜经历了这段时间的战争历练,对天下大势看的也更加清楚了。

他对孙策说道“伯符,依我看袁术天性骄肆,目中无人,日后必败。

近日听闻大将军已勤王成功,迎朝廷北上河北,伯符你和大将军有旧,何不进贡请封,如能得朝廷诏书,为吴郡郡守,吾等就有了立足之地了!”

孙策一听,不由想起来当日被白烟欺负的场景,浑身不由颤抖了一下。

说起来白烟也是可以的,让曹操、孙坚这两个三国枭雄的长子都对它有了心理阴影。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在孙策写信的时候,再说说那陆绩二人。

原来当日暴乱时,陆氏众人担心会全族被杀,便让来救他们的义士带天资最好,年纪又最小的陆绩和陆议二人离开。

他们二人担心回吴郡后也会被孙氏追杀,便辗转来到了豫章郡想投奔诸葛玄。

因为这诸葛玄也是被袁术表为郡守的,算是袁术的部下,只要诸葛玄愿意庇护,同殿为臣的孙策是没法拿他们怎么样的。

但谁想一到豫章,发现这豫章也不太平。

原来豫章郡守本是朱儁次子朱皓,做为朱儁的次子,朱皓也是得到家传,能上阵杀人的。

一开始朱皓就不想让出豫章郡,只是诸葛玄也是名士,再加上手里拿着不知道真假的朝廷诏书,他只能捏着鼻子让出南昌,自己跑到了赣县为县令和交州的兄长抱团取暖。

可没想到没多久,朝廷册封的扬州刺史刘繇的书信来了。

书信中不但否认了诸葛玄得到朝廷任命这件事,而且还以扬州刺史的名义命令他进攻诸葛玄,将袁术势力从扬州赶出去。

那还说什么?撸袖子就干啊!

正所谓上阵亲兄弟,得知自己二弟要去砍人,做为交州话事人的朱符二话不说,那叫一个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不是不方便,朱符都想亲自带兵到豫章帮忙打仗了。

诸葛玄本就是孤身入豫章的,面对卷土重来的朱皓,那是被打的节节败退,陆绩这一对小不点到的时候,诸葛玄已经连南昌都丢了,准备死守柴桑呢。

得知陆康被杀,诸葛玄先是哀叹了一会,然后又担忧其自己了。

现在自己和当时的陆康也没多大的区别啊。

唯一的区别也就是自己是袁术这边的,陆康不是。

如果自己也战败而亡了,那么诸葛氏该怎么办呢?

诸葛玄想到这里,觉得不能让诸葛亮兄弟继续在豫章这样危险的地方了,必须立刻送走!

可送到哪里去呢?

袁术那?

诸葛玄当即摇了摇头,诸葛亮能去袁术那,你要陆绩叔侄怎么办?

那就只有荆州了...

诸葛玄当即写信一封,让部下护送诸葛亮、陆绩等人前往荆州投奔刘表。

诸葛玄又担心刘表不受,又写了数封书信给荆州襄阳望族蒯氏和庞氏等家,让他们帮忙照顾诸葛亮等人。

刘表得到诸葛玄的书信后,得知陆康被孙策杀害,嘘叹不已,当年他也在学问上请教过陆康多次,没想到今日再得消息,却已经是生死两隔。

他对边上的蒯良问道“天下战火连连,却是连累了这些无辜的孩子,子柔,你说吾该如何对待这些故人之后呢?不如赏赐一些钱粮土地给他们如何?”

蒯良回道“良曾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与其赏赐一些钱粮土地,不如为这些孩子择名师以授学业。”

刘表听了拍腿道“子柔所言极是啊!”

于是刘表召见了诸葛亮等人,见这些孩子虽然长途跋涉,但都谈吐有礼,仪表堂堂,心中喜爱,说道“吾和尔等父兄都是故友,如今尔等都还年幼,正是要在学业上精进的时候。

正好近日有名士司马徽、庞德公等人欲开山讲学,尔等可愿前往拜师?”

诸葛亮等人听了这些人的名字,顿时眼睛都亮了。

这些人,可是真正的名士大儒啊。

诸葛亮等人当即拜谢刘表,接着刘表又叫来如刘琦、刘琮、刘磐、蒯祺、蒯钧、黄射等荆州的顶级二代,让他们和诸葛亮、陆绩等人交好。

过了几日,刘表又让蒯良领着他们来到了襄阳城外的一座山庄。

诸葛亮抬头一看这山庄,却见山庄门口写着四个大字——鹿门书院。

蒯良似乎对这个书院的主人很尊敬,递了帖子后就安安静静的等在外面。

诸葛亮借机又环顾了一圈这鹿门书院外,发现也许因为书院人多,有不少需求,因此很多商贩都在山庄外摆摊做生意。

其中有一个摊子挂了一个书字,诸葛亮不由好奇的走了过去。

看到诸葛亮走开,诸葛均急忙跟上喊道“二哥,你要去哪啊?”

“我去看看书摊。”

“书摊?我也看看!”

陆绩和陆逊二人见蒯良并没有管,便也跟着走到书摊前,想看看有什么书。

要知道,因为汉代书籍还是以帛书或者竹简为主,书是真正的奢侈品,因此别说书摊了,你能找到有书的人家都不容易,也就州治所在的城池中可能会有卖书的地方。

当然,河北和兖州除外,河北别说郡治了,就是县城里也有书店了,而兖州也在慢慢的往这个方向发展。

因此这里会出现书摊,的确是个新奇的事情。

诸葛亮来到书摊前,看到卖书的是一个正拿着小酒壶喝酒的老者,这老者看到诸葛亮走过来,手里的酒壶也不放下,就说道“这位小哥可是要买书?”

诸葛亮拜了一下老者,然后说道“不知老先生此处有何书?”

“哎~问就俗了,自己看吧~”说着,老者将罩在摊子上的布匹扯开,却见这摊子上的书分为三堆,一堆全是竹简,一堆全是帛书,一堆居然是纸质书。

“老先生这里居然还有河北来的书?”

“哎~这书就是书,怎么还分起河南河北了?”

“那可有科学之书?”诸葛亮继续问道。

“呵呵,有是有,不过那些书都被我女儿抢去看了,现在老夫这也只有这些儒学之书了,你要真的想买,那得去说服我女儿才行。”

“先生的女儿也能读懂科学之书?”诸葛亮不由好奇了起来,要知道流传出来的那些科学书籍,对于没有老师指导的人来说,前面简单的还好,到后面复杂一些的,和天书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奇了怪哉,你读的,我女儿就读不得?”

“黄公,你这天天的不来讲学,又在这偷懒晒书!”

这时几人背后传来一个中厚之声,几人回头一看,却见一发须斑白的老者带着两个孩子走了出来。

这两人一个长的丑陋,一个长的英俊,在一起一对比,当真是丑的愈加丑,俊的愈加俊了。

“庞德公,老夫懒散惯了,在这再喝一会,那家紫云酒馆的酒是真的好啊!”

庞德公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然后看向诸葛亮等人说道“子柔,这几人便是诸葛氏和陆氏的孩子吗?”

蒯良笑道“正是,明公想让他们到书院求学,也不知道水镜先生是否同意。”

庞德公看了看几人,点头道“尔等随我来,黄老头,你来吗?”

“来来来!出考题能没我黄承彦吗?你们几个谁懂科学了?”

陆议低声问向边上的陆绩“这里怎么还教科学啊?”

谁知道这黄承彦虽然喝酒,耳朵却是真的好使,他笑着说道“儒学、科学,都是学问,为何学不得?

那马子玉已经得了整个河北,再不了解一下科学,恐怕荆州他日输都不知道怎么输的了。”

“黄公!慎言!”蒯良急忙止住黄承彦继续往下说。

黄承彦摇了摇头,将酒壶盖紧,绳子一甩,往书院里走。

而在不远处的紫云酒馆中,一个站在外面等待客人的店小二看着这几人入内,眉头微皱,走入酒馆中。

没一会儿,这个酒馆地下深处,开始传出滴滴滴的声音。

当然,这个声音外人是绝对听不见的。

——晋阳

“诸葛亮?陆绩?陆议?诸葛亮也就算了,怎么陆绩也跑到荆州了?”

马强看着紫虚从荆州传来的电报,不由抓了抓头皮。

“现在诸葛亮多大来的?十四?

不行,等旱灾结束得快点南下,要不然我还怎么当诸葛亮的老师啊?”

马强一想到自己能成为智慧化身诸葛亮的老师,就感觉浑身来劲。

“明公!”

“进来吧!”

马强抬头见是典韦进来,问道“什么事?”

“明公,广宗的人到了。”

刘辩终于来了?

“好,先让卢毓去见他父亲,然后安排一隐秘地方让殿下暂住。”

“诺!”

卢毓会来是因为马强要掩人耳目。

毕竟护送刘辩的军士也不少,要没有一个有点分量的人出现在晋阳,那也说不过去,虽然卢毓的官职低了些,但对外也能用马强重视掩饰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