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三百四十章 大清的后院起火了(中)

第三百四十章 大清的后院起火了(中)

黄蜚的七艘主力战船驶到三岔河中段时便靠岸,一支近两千人的勇卫营士兵迅速从船上下来。

由于是跨海作战,为了运送更多的兵力,所以勇卫营的战马大多没有装载,只是勉强运了上百匹马,主要是用来牵引火炮的。

这些勇卫营士兵上岸之后,迅速按照锦衣卫已经探查到的情报行进,直插辽东腹地而去。

这里可是满清的腹地,土地最是肥沃,种植了大量的庄稼,这些庄稼一毁,必然让满清上下连心肝都痛。

而且,距离三岔河不远的海州还是建虏的主要制盐基地,若是将海州攻下,也会让建虏非常难受。

其余两百余艘战船在消灭建虏残余力量之后,迅速进入三岔河与黄蜚汇合。

黄蜚立即将七艘主力战船上运载的士兵转运到其他战船上,而这些战船几乎都是五百料以下的,与七艘主力战船根本没办法相比。

之前为了保证士兵们的安全,只有超过三百料的战船才会运载士兵,毕竟海上还是非常危险的。

可如今已经进入了内河,就安全了很多,所以让三百料以上的战船再多装载一些士兵也没事,更小的战船也装载一些士兵,问题也不大。

黄蜚之所以将七艘主力战船上运载的士兵转移走,是因为主力战船不再与那些运载士兵的战船一起行动,两方的任务各有不同。

运载有大量士兵和作战物资的战船要继续沿着河流北上,七艘主力战船和七十余艘小型战船则继续呆在三岔河,因为在三岔河还有很重要的任务。

而且上游河道有些地方太窄太浅,不太适合七艘主力战船航行,万一搁浅就麻烦了。

在北上的战船刚出三岔河不久,三岔河中段西岸几里之外,烟尘弥漫,并有隆隆声响传出,大地也在震颤,那是多尔衮先行率领主力骑兵队伍正疯狂的往回赶。

熟悉的三岔河终于进入视线之内了,虽然心中很焦急,但多尔衮却不敢大意,中军旗帜挥动几下,大军便缓缓的停了下来。

没一会儿,十几个哨骑被派出,迅速向三岔河冲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十几个哨骑返回,为首的拨什库汇报道:“报摄政王殿下,河面上只远远的看到有十几艘船,距离太远,暂不确认是不是明军的战船,不过三合桥已经被炸毁了。”

距离很远的十几艘船,多尔衮没心情去管,可是听到过河的桥被炸掉了,他顿时气急不已,忍不住骂道:“混账……”

可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多尔衮随即又派出几支哨骑,命令道:“再探,看其他桥有没有被毁掉。”

虽然他心里已经认定其他桥应该也被毁了,但还是有些不甘,或者还有些侥幸心里吧。

万一有哪座桥没有被毁呢?有现成的石桥,干嘛浪费时间和精力去造浮桥。

不过,他也不会在这里干等着浪费时间,在派出探查的哨骑之后,又迅速下令道:“快去找木材,造浮桥。”

听到命令之后,由于疯狂赶路,已经很疲惫的士兵还是不得不迅速下马,去准备木材造浮桥。

可是让他们很抓狂的是,很多树林早就被烧毁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烧毁这些树林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人,就是为了坚壁清野。

现在好了,没清到明军,却把自己给清得不行。

多尔衮也是郁闷不已,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谁也不会想到明军会有这一出啊,直接迂回到大清腹地去了。

当然,坚壁清野也不可能清得那么干净,就像当初的周遇吉一样,还是能找到木材,只是多耽搁些时间,比较麻烦而已。

可对现在的多尔衮来说,最珍贵的就是时间了,晚一个时辰回去,大清就会多一分危险。

这边建虏骑兵在四处找木材造浮桥,另一边几支哨骑队伍按照各自的目标去查看其他几座桥有没有被毁掉。

一支由十一人组成的哨骑来到三岔河上段的通远桥方向,因为知道明军水师进入了三岔河,所以他们也是非常小心。

在确认附近河面上没有明军船只之后,他们才放心的向着通远桥冲去。

其实隔着几百步远,他们已经能够看到通远桥确实被炸断了,但他们还想确认通远桥被损坏的程度如何,万一摄政王问到,也能答得上来。

所以,一行人直接来到通远桥的跟前,看到整个桥面已经不在了,只留下靠近河岸两头的几个桥墩,连中间的桥墩都不见了,毁得真是彻底。

就在他们认真的观察通远桥的时候,十多个身形几乎和周围融为一体的身影悄悄的靠近过来。

为首的一人做了几个手势,分配好了目标,然后其中八人迅速举起了火枪。

砰砰砰……

随着一阵枪响,十一人直接栽倒六个,剩下五人被这突然的枪声吓了一大跳,回过神来便大惊失色。

可是又有七人举起了火枪,随着一阵枪响,再次倒下三个,只剩下一个建虏惊恐的调转马头就要逃跑。

他奋力的冲出十几丈远,几支火枪一起瞄准了他。

砰砰砰的一阵枪响,他身上连中几弹,直接身子一歪便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能穿上迷彩服,并用上带刺刀的火枪,这十多人自然就是勇卫营。

将十一个建虏全部击倒之后,这些勇卫营士兵迅速的冲上前,对未死的伤员进行补刀。

然后他们直接将这些尸体全部沉入三岔河中,战马则牵到别处拴起来,看还能不能再钓些鱼。

恐怕这些建虏也不会想到,桥都给你炸了,还会有人在附近埋伏,这些勇卫营士兵都感觉太阴险了。

当然,在这里设伏并不仅仅是为了这十一个建虏,说实话,这么点建虏,勇卫营还不太看得上呢。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多尔衮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越难,耽搁的时间就会越久。

所以,在其他几处位置,同样有人埋伏。

若是派出的哨骑迟迟不回,多尔衮肯定会有各种猜想,或者会再次派出更多的哨骑出来探查消息。

这一来一去,就会耽搁更多时间,这对深入辽东腹地的己方军队会更加有利。

所以明军的战术都是一环套着一环,互相关联着的。

不过,这个策略,包括之前的战术,可不是黄蜚想出来的,而是参谋司一早就制定好的,只要没有出现什么变故,黄蜚按照战术执行就可以了。

这就是有参谋司的好处,可以制定出更有效的战术,也可以更好的统一行动,效率自然也就更高。

果然,几支哨骑都迟迟未归,多尔衮便有种不好的预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