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四百七十章 针发枪:二十式步枪 感谢白银公

第四百七十章 针发枪:二十式步枪(感谢白银公主阿莱亚的青骑士一万币打赏)

大明的婚姻习俗讲究三书六礼,很是庄重,但程序相对有些繁琐。

崇祯和周皇后知道现代早已经荒废了这些礼节,沈浪也几乎不懂,所以就没让他去操心,让王承恩全权帮着去张罗。

而沈浪的任务,就是在一些非他不可的场合出现就可以了。

当然,这并不表明沈浪就闲了下来,崇祯为他着想,他肯定也要为崇祯考虑,尽可能的让大明变得更好。

而作为军人,他最关心的,一直都是军事武器的升级,因为他很相信一个道理: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所以,他从未放松过对军事科技的关注。

有他监督和敦促,崇祯和朱慈烺都很重视,科技院自然也不敢偏离这个重心。

在之前,方以智的团队已经发明了雷酸汞,并借此发明出了火帽,所以沈浪在伐清的过程中才用上了榴弹炮。

若按照正史的发展方向,随着火帽的发明,击发枪便应运而生。

因为击发枪的发火原理与燧发枪有着明显的区别,击发枪在使用时,先将火帽套在一个凸起的击砧上,再由击锤撞击实现发火。

发火后,能量通过击砧内部的传火通道进入膛内,点燃发射药。

这样就成功的避免了阴雨、潮湿、大风等因素对发火的干扰。

所以,击发枪相对于燧发枪有着不小的优势,击发枪的出现,也就自然而然的替代了燧发枪。

可是,火帽发明了这么长时间,大明的击发枪却迟迟没有动静。

是大明的科学家没有想到吗?自然不是。

就算他们没想到,沈浪也知道,反而还是沈浪亲手打断了击发枪的出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沈浪不准备走这一步了。

作为未来人,沈浪很清楚步枪的发展方向,有了火帽,也知道相关技术问题,完全可以跳过这一步了,直接向针发枪发展。

因为针发枪相对于击发枪,性能又提升了很多倍。

既然有条件研发更好的针发枪,又何必在击发枪上浪费时间。

针发枪,首先它就是后膛枪,光在这一点上就领先了击发枪很多。

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便会撞击底火,并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早期比较有名的针发枪有德莱赛步枪和夏塞波步枪。

相对来说,后出的夏塞波步枪性能更加优越,所以沈浪自然更优先借鉴夏塞波步枪的设计。

比如夏塞波最具说服力的创举在于枪栓表面用于防止气体泄漏的橡胶闭气套。

还有夏塞波步枪的子弹,其子弹的结构设计是将底火放在底部的。

而德莱塞步枪子弹的底火反而在发射药前方,这样在后世人的眼光看来就显得有些不合理,自然不会被沈浪采用。

这两款步枪最明显的特点是枪机是旋转后拉式的,这种形式在后世得到广泛应用,那就不用有什么异议,直接采用。

再就是纸壳定装弹,在金属定装弹出现之前,纸壳子弹的威力在枪弹史上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没有条件直接研制金属定装弹,但是纸壳子弹是不成问题的,无非是用油纸将底火、发射药、弹头包裹在一起。

沈浪都找到了其高清结构图片,还有各种数据,自然不难生产。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沈浪直接拿出了结构以及各零件图纸给朱慈烺,让太子殿下亲自到科学院,集中科学院的一些骨干一起攻坚。

蒸汽机发明出来之后,先后被用在了各种机械上。

钻床用上了蒸汽动力,钻枪管更快了,膛床用上了蒸汽动力,拉膛线也更快了。

生产其他零件也尽量用上机器,如果没有合适的机器,就设团队研发。

因为王徵院士、宋应星院士和方以智院士等科学大家的一些学生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让他们出来组建团队研发,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毕竟机器代替人力是趋势,人也更轻松省事,效率也更高。

经过这些时日的不断摸索,试验,大明第一款后膛枪终于组装完成了。

当然,一款新枪是否成功,还需要经过各种试验的检验。

扬尘测试,主要是测试枪械在干燥地面急行军,恶劣大风天气下,灰尘对枪械的影响。

浸水试验,把枪械丢到浑浊的河水中冲刷,以考验枪械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

还有高低温,实弹射击等几项试验,是沈浪按照现代枪械的检验标准简化而来的。

这套标准也会不断贯彻下去,以督促科学院制造出更精良的枪械。

若这款枪通过了这重重考验,才能正式问世。

正因为测试严格,所以这大半年时间,都是在改进、试验、改进、试验中不断循环。

直到崇祯二十年一月底才正式定型,命名为二十式步枪。

该枪与勇卫营之前的燧发枪比起来,最显著的特点是射速快,一分钟可达十发以上。

可是在威力和射程上,反而比之燧发枪有所不如。

那是因为燧发枪是前膛枪,密闭性比之如今的后膛枪更好。

但是,稍微了解火器的人都知道,牺牲一些威力和射程来换取射速的大幅度提升,实在是太划算了。

该枪定型后,便立即开始投入量产。

而有了各种机器,量产的速度也比之前快了很多,一支支崭新的崇祯十八式步枪下线交付到勇卫营手中。

所以这些时日,沈浪便亲自督促勇卫营针对新枪进行训练,以确保武器的升级最终转化为战力的提升。

而勇卫营逐步淘汰的燧发枪则会交给其他部队使用,将他们手中的冷兵器尽可能的淘汰掉,直到每个士兵都用上火枪。

届时,大明军队将是全世界第一支完成武器革命的军队,全员装备热兵器。

后膛枪制造出来了,后膛炮肯定要提上日程。

管退结构、炮闩结构,沈浪将这种先进的理念提了出来,并提供了详细的结构图纸,然后由科学院想办法将这些图纸变成实物。

管退炮现在还有些难度,只能先以后膛炮优先,后膛炮主要体现的炮闩结构上。

炮闩结构一般分为楔式结构和螺式结构两类。

楔式炮闩适用于采用药筒分装式、药包分装式弹药的大中口径火炮,螺式炮闩则适用于采用药筒定装式弹药的小口径自动炮。

显然,大明如今需要的火炮更适合用楔式炮闩。

于是,科学院就以楔式炮闩作为后膛炮的研制方向。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到了三月份,沈大人的好事也将近了,良辰吉日定在了这个月的初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