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六百零七章 永绝后患

大明合伙人 第六百零七章 永绝后患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3:53

第六百零七章 永绝后患

多尔衮以为是周遇吉想要养寇自重,所以才与自己达成以石勒喀河、鄂嫩河为界的协议。

其实不然,周遇吉本人是极力建议剿灭建虏残余势力的,而且要尽快。

因为他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些年对建虏之祸也是深恶痛绝,不想养虎为患,以防多尔衮再像其父努尔哈赤一样成长起来。

但是,深知后世历史的沈浪和崇祯却知道,相比于建虏残余,威胁更大的反而是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罗刹人。

因为建州女真的人口本就不多,随着他们建立政权的灭亡,人口资源就更加稀缺。

没有汉人的帮助,建虏连炼铁都费劲,更别说造枪造炮。

以后的时代,是火器的时代,跟不上这个时代,以后迟早要被淘汰,就像曾经更加辉煌的蒙古人。

但是罗刹人不同,他们在这些方面都要比建州女真占据更大的优势。

而且他们的野蛮比之建虏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的野心也同样如此。

此时,他们的触手已经伸向了东方,甚至已经染指过了黑龙江流域,只是被达斡尔人击退。

但他们还会卷土重来的,而且会更加凶狠。

一定要遏制他们的东扩,不然会后患无穷。

所以当初在多尔衮逃脱之后,沈浪和崇祯商量,便想到了这个驱虎吞狼之计。

把多尔衮这股建虏残余赶到西伯利亚去,他们迟早会和野心勃勃的罗刹人为了生存空间而生起冲突。

反而是大明跑到西伯利亚去围剿多尔衮太不划算了,绵延几千里的战线,后勤补给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劳心劳力不说,最后还很可能功亏一篑。

因为多尔衮等建虏残余是为了求存,打不过不可能呆在原地等死,会到处跑。

西伯利亚那么广阔,怎么追?

而且女真人本就世代在在白山黑水间繁衍生存,对于这种恶劣的环境,会比汉人更加的适应。

沈浪完全可以想象,到时候大明军队的非正常伤亡肯定会远远高于战斗损伤。

与其将兵力和资源浪费在这里,还不如用在其他方面。

眼下,大明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两个方向,一是北上,二是南下。

相比于北上,南下更加有利可图。

因为西伯利亚虽然蕴含着大量矿产资源,但人烟稀少,而且如今开采也非常困难,暂时是显得有些鸡肋的。

而南面的资源,则可以迅速的变现。

所以,沈浪自然会将主要精力先放在南面。

对待北方,则可以先坐山观虎斗,多尔衮等建虏残余,想要取得长期发展,必然会建立定居地。

待他们彻底安定了下来,再想直接跑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毕竟所有家当都在那里呢。

只要时机合适,大明再适时的出手,就基本能解决问题。

这就是沈浪和崇祯一起制定出来的大概计划,在崇祯不胜烦扰,亲自将这个战略向周遇吉解释清楚了。

赤胆忠心的周遇吉这才不再一次次的上书力谏征虏,愿意配合朝廷的这个计划,才有了现在他与多尔衮达成的协议。

多尔衮虽然是个聪明人,但很多事情他不知道,限制了他的眼界和大局观,所以自然就很容易将这次的事情当成是周遇吉在养寇自重。

在他心里,只要周遇吉有这个心思,那对满八旗就是天赐良机,可以不必再继续北迁,安心的在小海周围建立城池,安心发展了。

说不定还可以私下里再与周遇吉促成其他协议,通过贸易来换取满八旗最紧缺的铁器、粮食等等。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搞些其他小动作,比如继续之前的计划,用反间计把沈浪给除掉。

可以说,一边北撤,多尔衮一边就大概的勾勒出了今后满八旗的发展规划,雄心也重新燃了起来。

周遇吉估计自己在多尔衮心中就是一个养寇自重的形象,可能一些部下也会如此想,这让忠肝义胆的周遇吉多少有些心结。

虽然这件事情陛下知道,而且全力支持,甚至还赞同自己与多尔衮进行私下的贸易,哪怕是将缴获的红夷大炮卖给他们十几门都可以。

如果不是陛下亲口所说,而且沈大人也这样说,周遇吉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当然,勇卫营那些先进的兵器不能卖。

只要保持这种武器的代差,多尔衮到死都别想对大明构成威胁,但他却可以对罗刹人形成不小的威胁。

因为如今的罗刹人还没有进入鼎盛时期,派往远东的兵力也不多。

而多尔衮及其麾下,虽然在大明手中是败军之将,但所剩的兵力也有不少是精锐之军,还是能打的。

随着多尔衮依照协议撤到了石勒喀河以北,大明与建虏残余的纠葛,便暂时的告一段落了。

多尔衮只要不傻,暂时肯定不会明目张胆的派遣军事力量跨过这条红线。

而对大明来说,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消化现在控制的区域。

对奴儿干都司,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宽松的管理了,必须设立明确的行政区,并对朝廷直接负责,这样可以直接削弱各部落大首领的实力和影响力。

然后,再逐步的革除各部落的武装力量,并推行崇祯新政。

这个过程中,难免也会像在西南地区一样,爆发各种矛盾和冲突,这都需要周遇吉手中的武力进行强行镇压。

还有蒙古各部,也需要整合和直接统治,不然也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在这一点上,沈浪和崇祯商讨之后,准备借鉴正史中满清的一些策略。

因为这些策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被征服的蒙古各部都没能再对中央朝廷形成多大的威胁。

不过现在归顺大明的蒙古各部主要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不能忽视。

特别是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谁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强势崛起,尽早将其扼杀在摇篮中,以绝后患。

这些都属于北方的问题,不需要沈浪太过于操心,他现在的目光还是在南面,与那些洋夷打交道才其乐无穷。

因为对沈浪这个后世人来说,有些债,与其让其子孙还,还不如让其爷爷还,谁让他们生了那些强盗。

直接将爷爷打死,永绝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