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合伙人 > 第八百一十六章 这里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

第八百一十六章 这里面的水很深,你把握不住(中)

五成的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一倍,甚至一倍半利润的选择,这怎能不让人疯狂?

就像经济评论家邓宁格在其著作《工会与罢工》中所说的那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但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大起来。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的利润,就会活泼起来;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的利润,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现在,潘友利就提供了50%、100%和150%这三种选择,足够让一些人敢于冒险,甚至去践踏法律了。

但正常人都清楚,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反之亦然。

为了让在座的人能够打消心中最后的一点顾虑,潘友利继续道:“可能在座的老板很想问,为何在下能给出这般高的收益?”

“很简单,去亚美利加洲做买卖,其中的利润,真的很大。”

“那些欧罗巴商人,一年中一般只有两三次出海的机会,他们的帆船在海上遭遇风浪时危险更大。”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冒着巨大的危险前往世界各地,就因为每出海一次,他们就能够获得极其丰厚的利润。”

“而如今我们的情况比他们要好得多,因为我们远洋贸易公司所用的商船都是蒸汽帆船,各方面条件都更好,不用刻意等到每年的季风时节,只要货物装满,随时都可以出海。”

“这样一来,我们出海的次数就会更多,赚钱的机会自然就会越多,利润也会更可观。”

似乎想到了听了这些话的人会有什么反应,不待其他人提出疑问,潘友利便接着道:“那肯定就有老板不禁要问了,既然利润如此之大,那为何我不自己去做?”

“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换作是我,我肯定也会有这种想法。”

“可是你们有所不知,去亚美利加洲做买卖,和去倭国、去南洋有很大不同。从广东去南洋,顶多一个月左右就能跑一个来回,去倭国的时间则更短。”

“但是亚美利加洲与咱们大明相距两万里,一来一回的时间就要半年左右,期间难免会遇到风浪、触礁等未知风险。”

“除了这些,还有无处不在的海盗。”

“海盗对于如今的诸位来说,已经很少遇到了,那是因为咱们大明的兵锋已经完全震慑住了南洋和倭国周围的海域,根本没有大型海盗生存的空间。一般的小毛贼,咱们自己就能对付了。”

“可到亚美利加洲这无边的海域则不同,有无数大小不一的欧罗巴海盗船,没有足够的实力,那就是他们口中的食物。”

“对一般海商而言,他们往往只有一两艘船,很少能达到五艘,一旦遭遇这些风险,那就是血本无归。”

“我们远洋贸易公司就不一样,咱们现在就有十七艘大型商船,每艘船上光是佣兵就至少有五十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退役后的明军,配备有火枪、火炮。”

“别说是海盗,就算是在亚美利加洲的那些欧罗巴人面前,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

“若是遭遇风浪、或者触礁,哪怕是受损沉没几艘船,我们也能承受得住,因为其他商船的货物完全能弥补这些损失。”

“这也是红毛鬼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能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他们在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挑战,也经常蒙受各种损失,但是他们得到的回报却远远大于损失,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毫不在乎。”

“如今的远洋贸易公司与红毛鬼荷属东印度公司最巅峰时,还是相差很大,这也是在下想要不断扩大远洋贸易公司的用意所在。”

“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我们对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就会越强,甚至朝廷也会越发重视我们。”

“哪怕有一天我们因为利益而与某一国交战,朝廷也会派出舰队去保护我们。”

“因为我们直接代表着大明朝廷的利益和颜面,我们赚得越多,向朝廷交的税也就会越多,所以朝廷肯定不会坐视我们被他人消灭。”

这些话说得句句在理,不少人不由的暗自点头,看来这种生意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但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还要有极强的魄力。

可有人还是忍不住问道:“潘老板,方不方便透露去一趟亚美利加洲,究竟能获得几倍的利润?”

这可是商业机密,在座的大多数本能的认为潘友利肯定会搪塞过去。

可是没想到,潘友利没有丝毫扭捏的道:“哈哈,在下也不欺瞒各位,别的不说,光是咱们大明的茶叶、生丝和瓷器,都至少能获得三倍以上的利润,甚至更多。”

“这也是那些欧罗巴人不远万里跑到咱们大明来采买这些东西的根本原因。”

“可能有的老板会想,有这么高的利润,远洋贸易公司最高才出一倍半,是不是太奸猾?”

“若是有人这般想,那就太冤枉在下了。”

“毕竟除了利润,远洋贸易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和风险。”

“万一有船只受损和沉没,都需要远洋贸易公司承担,若是有人员伤亡,公司也要尽力抚恤。”

“而认购股份的诸位老板,却无须去考虑这些,更不用操心货物的买卖,只需要等时间到了,就可以拿到自己的那份收益。”

“这种好事,以前没有出现过,以后也很难遇到。”

“因为现在是公司快速发展时期,才会给出如此高的收益,若是等公司的实力足够强大时,那公司肯定会缩减外来资金的收益,甚至是直接拒绝外来资金的投入。”

“毕竟没人会把到手的钱分给别人,荷属东印度公司就是如此,在他们足够强大时,一般人根本买不到他们的股份。”

潘友利的话说得很直白,句句真心,也很在理,正因如此,所有人对他这个项目已经深信不疑了。

但是唯独有一人却是根本不信,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沈浪。

他推翻潘友利这些听起来如此真心的话,只基于一点: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才40%。

人家运行四十多年才只能达到这么多,你一家才出现没两年的公司就能有如此高的收益,不是骗子,就是骗子,肯定是骗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