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诸天之逆天改命 > 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反应 积蓄实力

四百零九章 各自的反应 积蓄实力

“大帅,你的身份暴露了。”丘处机听到传言后急匆匆地赶来说道。

“丘道长,着啥急,多大点事。”杨信浑不在意地说道。

“多大点事?这是泼天的大事啊?大帅的身份信息一旦暴露,那和金帝的关系将彻底断绝,我们再也不能打着金帝的旗号行事了。而且,金帝腾出手来,必然会对我们动手!”丘处机急赤白脸地说道,然后,丘处机又是怒从心中起,恶从胆边生,恨声说道:“我们好不容易打下这么大的基业,正处于发展期,只要给我们个三五年,就能稳住局面,可惜……真没想到有人出此恶毒手段,如果让贫道知道是谁在传播消息,贫道活剐了他!”

“丘道长太过于危言耸听了,多大点事,这是早晚的事儿,其实,这件事挑明了也好。”杨信悠哉悠哉地说道。

“大帅何意?”丘处机不解地问道。

“挑明了,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争夺天下啊,这个世界还是汉人多,本帅以汉人的名义争夺天下,起码在民族认同感上立于天然的优势,至于说金主完颜洪烈,有蒙古拖着,即使蒙古退兵,完颜洪烈又能耐我何?先不说金国需要休养生息,即使金国不修养生息,兵戎相见,我们与金主完颜洪烈已经在事实上决裂了,我们占据了金国半壁江山,即使没有人挑明本帅的身份,金主也会动手。”

“没有挑明本帅的身份,面对金主的主动进攻,我们只能处于被动状态,毕竟有孝之一字压在本帅头上,但挑明了身份,本帅以汉家子的身份夺得金国半壁江山,想必天下汉人无不称赞吧,自忠孝不两全,忠字当头,只要高举驱逐鞑掳、恢复中华的旗号,谁也不能说本帅不是!我们不但摆脱了只能被动的窘境,还能主动出击,岂不更好?”

“说起来,我们还得感谢挑明本帅身份的人呢,其实在这消息开始流传之时,本帅也动用锦衣卫和青龙会的势力暗中推波助澜,否则,关于本帅身份的消息怎么会这么快名传天下?”杨信笑着说道。

“这……难道我们还得感谢这贼人?”丘处机仍然愤愤不平地说道。

“哈哈!丘道长勿要生气,让撒揪流言之人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不是喜闻乐见之事吗?而且最后撒播流言之人也很好猜,知道本帅身份的也就那么几个。丘道长的师兄弟们都忙的找不到北了,哪有心思和时间传播流言?

江南七怪虽然脾气古怪,但他们做不出这种事情来,不是说他们品格怎么样,而是说他们的眼光和大局观不够强,他们仍然以江湖中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天下;这也是洪帮主的手笔,洪帮主做不出这样的事情;这更不是郭靖的手笔,郭靖行军打仗有可取之处,但这种计谋必不是出自他手;那最有可能的便是黄岛主的宝贝闺女出手了。”杨信说道。

“黄药师养得好女儿!听大帅这么一说还真是,那群人之中也就黄药师的女儿古灵精怪,聪明至极,而今,他们三人,郭靖管军,洪帮主管后勤,黄蓉充当军师并且关注朝堂,三人合力,也算是紧密无间了。”丘处机心中依然充满着怒气,任谁被摆了一道,心里多少都会不舒服一些。

“大帅,如果金国打败蒙古和赵宋联手攻伐与我呢?”丘处机猛然问道。

“丘道长最近进步很大啊,也知道着眼于天下了,而不是只盯着江湖这一亩三分地了,”杨信笑着赞叹道,最近这段时间,不管是黄药师还是全真七子,他们的进步都不小,由原本的武林人士开始向着政客转变了,这也是杨信希望看到的。

“丘道长完全不必担心,宋金是世仇,根本不可能齐心合力的,哪怕他们明知道我们要北伐蒙金,南下赵宋,他们也不会联手的,这不是眼光、战略、格局的问题,这是立场和人心的问题,赵宋即使再对金国卑躬屈膝,他们也不会和金国联手的,哪怕赵宋再现靖康之耻,他们宁可灭国也要弄死金国,这种世仇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其实对我们来说,即使宋金联手无所谓,以我们的实力,只要按部就班地发展,然后横推就能夺得天下,别说宋金联盟了,就是宋、蒙、金、西夏、大理、吐蕃联合起来攻打我们,胜利的一方也是我们,因为本帅!”杨信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道。

丘处机一阵哑然,认识杨信这么久了,居然还没有摸清杨信武功的深浅,不但没有摸清,反而更加扑朔迷离,不说杨信,光是杨信手下的那两只大妖,绝对是一妖灭一国的存在,任你千军万马,任你刀枪如林,一个法术下去,尽皆灰飞烟灭。

长江建桥,那是人干的事吗?结果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桥就建成了,尤其是那个能飞的大妖,还能令人起死回生,光是这一点就得被世人奉为上宾,还有,那恐怖的战争傀儡,明显的墨家机关术,关键是这机关术也太强大了吧,也能灭国。

“大帅为什么不快速地一统天下呢?”丘处机问出了心中最想问的。

“当然是为了天下的黔首们啊,丘道长,你说是宋金治下黔首生活的好,还是我们治下生活的好啊?”杨信问道。

“当然是我们治下啊,虽然我们治下没有豪强,但黔首百姓生活的那叫一个好,大帅免赋减税,只要不懒,就能养活全家,勤快点,三五年就能小富,这等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大同世界,只有我们治下还有,更何况大帅教化天下,凡是幼童一律进入小学开蒙,这是圣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丘处机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说起教化,丘处机是痛并快乐着,全真教的门人被杨信一抽而空,一大部分被派往各地担当幼童启蒙老师,这是绝对功德无量之事,就连他的几位师兄弟,也被拉去当老师,没办法,这个时代识字的人太少了,以往在山东东路不显,杨信打下这么大的地盘,人手就不足了,每天累死累知的。

不过,全真教门人在给幼童启蒙之时不自觉地掺杂了全真教的些许教义,使得杨信治下俱知全真教的大名,当然,这不是以武闻名,而是懵懂的幼童们下意识地将全真教的门人与夫子画上了等号,认为夫子就是全真教夫子,全真教门人就是夫子。

杨信知道后并未在意,因为全真教的教义不像佛教那样具有侵略性,全真教的教义反而有点像现世小学的思想品德之类,都是劝人向善,努力劳动之类的,杨信也乐见其成,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大力扶持。

这也让以马钰为首的全真七子彻底松了一口气,虽说全真教与杨信俱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随着杨信做大,全真教越来越没有那么重要,全真七子生怕杨信坐拥天下后一脚将全真教踢开,所以全真教门人在开蒙之时掺杂自己的教义多少有些试探的意味。

结果是皆大欢喜,宋金之地的读书人都尊孔圣人为师,被称为儒者,儒教虽无其名但有其实,全真教如此做,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孔圣人,杨信治下幼童以全真教夫子为师,那这些幼童即使不具全真教门人之名,也具其实,等这一代孩子长大,充斥道杨信治下各个角落,全真教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儒教。

而且杨信明确表示,不相信金宋投降官员,只相信自己人,从杨信将宋国俘虏的文官都给赶出去就能看出来,虽然杨信治下的政治体系还很稚嫩,但因为稚嫩,反而散发着勃勃生机。

“丘道长,我们治下没有士绅豪强,但不管是赵宋还是金国,他们都是靠着豪强治理天下,他们天然地站在了我们的对方面,这不仅仅是华夷之争、也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斗争,还是意识形态的斗争,所以,我们目前所要做的不是扩张,而是稳住,开启民智,积蓄力量,然后才携山崩之势一统天下。”杨信缓声说道。

丘道长了然,这确实是意识形态之争,别的丘处机不懂,但道统之争懂。单是全真教门人化身为夫子掌管教化,宋金两国的儒生绝对不会答应,绝对会斗个你死我活。

“原来道统之称便是意识形态之争,学到了学到了……”丘机机心满意得的走了。

杨信跟丘处机如此说,就是为了安全真七子的心,杨信一眼就看出丘处机是受马钰之托前来的,对丘处机说的话也是对马钰说的话,其实马钰也敏锐地发现了道统之争这一点,所以遣丘处机前来问话。

杨信治下不为流言所动,依然按部就班地大力开展农耕,尤其是二十万宋军降卒以及家眷的加入,给杨信治下带来了活力,杨信治下又是晋冀鲁最精华的平原地带,耕地极多,除了军队驻扎之外,均以教化和农耕为中心。

金国和南宋在听到了流言并确认之后,两国的朝堂上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金国主张讨伐,金帝完颜洪烈的帝位都有些不稳,金帝完颜洪烈只得主张讨伐。但是,金国刚刚打退了蒙古的进攻,损失巨大,光是野狐岭一役就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士兵,后续又损失不少,这不止仅仅损失了人,还损失了战马、粮草、武备无数,即使攻打杨信也是有心无力。

别说攻打杨信了,不被杨信攻打就是好事,蒙古退兵之后,金国的主战派就迫不及待地从潞州发兵,准备夺取开封府,结果,派出去的军队不但被杨信全歼,连潞州也落入杨信手中。

金国上下大惊,杨信潞州在手,便与开封府、东平府、济南府连成一线,完成了对中都的包围,南下,西进,东出之路全被杨信封死,只能北上,但北面是蒙古人的势力,完颜洪烈被气得吐血三升,因为主战派出兵攻打杨信之事是瞒着自己的,这下倒好了,仅有的一丝香火之情也没有了。

更关键是,地势上金国处于绝对的劣势。首战失利,主战派不仅没有反思,反而叫嚣着倾国之战,至于战场传回来的信息,说杨信麾下火器之犀利,这简直不是人力所能抗衡之事,金国主战派嗤之以鼻,火器再强有我们金国的轰天雷强?

当一具具被子弹打烂打穿的尸被运回中都时,金国上至皇帝完颜洪烈下至文武大臣全都闭上了嘴,老老实实地不提讨伐之事,反而提以往的亲情,并且痛斥流言纯属无稽之谈,为表明流言是敌人的反间之计,完颜洪烈甚至下旨封杨信为太子,希望杨信进中都接受册封。

杨信才懒得搭理金国呢,打不过便开始跪舔?杨信现在做的就是安心发展,多发展一天,杨信治下的国力便强大一分。至于完颜洪烈,杨信早有打算,让他做个富家翁,如若完颜洪烈壮志犹在,待杨信一统天下之后便将他分封出去,反正这个世界大的很,分封到东欧之地,让他带着这些金国的遗老遗少,去神州境外当个土皇帝。

金国这边以武为尊,被打一顿老实多了,赵宋那边在得知了杨信的身世之后,就差一点举国同庆,闹了半天,原来是自己人啊,自己人怎么都好说。

赵宋在得知杨信是将门天波杨府之后时,更是喜大普奔,遂连连册封杨家先祖,更是对杨信下了圣旨,封杨信为尚书右仆射,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策勋十二转等等,封了杨信一大堆听不懂的官职,还要求杨信进临安殿前听封,更是派出大批文官武将准备接收杨信的地盘。

结果,这批人刚进杨信治下,便被杨信的部下抓了起来,送到开封府杨信的面前,杨信看着圣旨上那一堆乱七八糟的官职,无语地问道:“莫非赵宋官家认识梁静茹?要不然哪来的勇气封杨信为官并接收杨信的地盘和军权?”

杨信二话不说,将来人统统打了一顿后,给撵了出去。

当实力足够之后,一切都是虚妄。

杨信一边积蓄实力,一边在等,等待时机,当时隔十年之后,蒙古第二次远征金国之时,杨信知道自己一统天下的时机来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