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十章育种选粮,引祸冀州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十章育种选粮,引祸冀州

作者:杨氏良家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3:02

第十章育种选粮,引祸冀州

这几年张瑞经历的事情太多,从招贤纳士,到开垦荒田,从推广文教到合纵连横。

属实记不得自己亲自处理的政务是哪一件。

便问道:“是何事竟得百姓趋之若鹜?”

审配递上册文,笑着对张瑞解释道:“乃此前主公亲自推广冬小麦一事。”

张瑞眼睛一亮,顿时记起这件要务。

关于推广冬小麦种植,是自己坚定决心,顶着世俗巨大压力,强行推进的。

征募种麦百姓千户于大陵县汾河之畔广种冬小麦,又令劝农官亲自下地耕种,总结经验,造术成册。

这件政务事关治下百姓选种高产作物,实现以冬小麦全面替代粟米,提高农业生产力。

“成效如何?”张瑞关切的问道。

“今岁关西大旱,粟米产量皆受影响,亩收仅一石上下。然冬小麦生性更加耐寒,附近又遍布水利。亩收竟高达三石半。”

《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通肥饶之率,计稼墙之入,亩收三石。

即汉代的冬小麦亩产约为三石。

太原大举锻造铁制农具,推广曲辕犁,又广兴水利,兴用堆肥。精耕细作使产量提升了半石,考虑到全年大旱,亩产受到影响。若明年风调雨顺,百姓继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亩产四石亦不是没有可能。

贾诩继续总结道:“大陵县境内千户百姓种麦,共计种麦十万亩。亩收三石半,即得粮三十三万石。官府征税可得粮六万石上下。”

六万石粮食!

随坐的所有人都笑容洋溢。西河之战,征西将军府出动四万余大军,所耗粮草亦未达六万石粮食。

千户百姓就能支撑四万大军发动一次灭国之战,若是治下数十万户百姓全部种植冬小麦,官府每年得粮可多达三千多万石。能活灾民上百万人的同时,依旧维持大规模战事。

但喜讯远不止于此,如今六月,冬小麦已收割完成。

麦收后正好是大豆的种植时间,黄淮地区自古收麦后会种夏豆。

夏豆生产周期短,从六月播种,历经盛夏,九月至十月便可收获。

完全不会影响十月份冬小麦的种植周期。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曹植的《七步诗》对大豆的深刻了解。就是建立在北方高都发达的农业水平之上的。

审配对此总结道:“《史记·五帝本纪》言黄帝轩辕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北海大儒郑玄为之注释曰,五种即黍稷菽麦稻也。菽即大豆。”

“如今冬麦夏收,百姓闲来无事,不可使其无所事事。官府亦劝其耕种夏豆。《管子·重令》有云,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善!”张瑞笑着点头。

在这乱世没有什么是比开垦荒田,广种粮食更能安稳人心了。

而且种豆对百姓还有一份巨大的动力,那就是并无赋税。

张瑞治下,按地亩多寡收税,每亩地征收的粮食是有名数的。摊丁入亩后,通常为每亩地三斗半,灾年有所减免。百姓交足了赋税,再有任何税吏上门征税,便可以向官府告之。

不会出现百姓种一回粮食,官府就上门收一次赋税的情况。

哪怕百姓农耕水平高超,一年在同一亩地上五谷齐丰,收获二十石粮食,一亩地亦只需上交三斗半。富余的粮食全归百姓所有。

这种激励下,百姓种田的积极性将会大增,重麦、种豆、种枣、种桑,各尽其利。

关于诸夏之勤劳,广种粮食,记载最全的出自《诗经》中《国风·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冬麦与夏豆的选种,无疑会极大改善张瑞治下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农业产量。

于是张瑞吩咐道:“如今冬麦收成备受瞩目,宜广为推广,使普及各郡各县。凡孤治下,劝农官务必以劝导百姓耕种冬麦、夏豆为要务。”

“诺!”

六月份将冬麦收割过后,七月便该收割粟米了。

每逢七月秋收都是张瑞治下要务,尤其今岁旱情严重,灾民遍野。秋收决定了征西将军府是否能够保持稳定,能否赈济灾民。

如今张瑞治下之地,已跨州联郡,并州、司隶皆有辖地,再强行令各县官吏都前往治所议事,将极为不便。

因而今岁的秋收议事,只有各郡太守、田曹掾史与民部官吏参与。

合雁门郡、西河郡、上党郡、太原郡、河东郡、河内郡、京兆尹、弘农郡八郡太守、田曹、民部官吏亦多达数十人。

张瑞转向裴潜问道:“各郡税收官员到齐否?”

“已有七郡官员到齐,只余河内郡官员被兵戈迁延。”

“嗯?是何缘由?”

裴潜解释道:“河内郡境内多山,山贼为祸严重。河内郡兵又皆随王匡南渡大河,导致山贼愈发猖獗。及主公升征西将军,总督河内军政要务,校尉郭淮、韩浩乃常领兵扫荡山贼。日征夜战,与黑山军尝有大小战事数十场。”

“河内官员不得不忙于安置俘虏,分配荒田,供应物资。”

张瑞面露沉思,还是走到如今这一步了。

占据并州、河内的征西将军府,势必会与黑山军爆发激烈冲突。

彼辈以劫掠为生,而自己以打击匪寇为务。势如水火,不能共存。

张瑞料想过双方会兵戈相见,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自己还想留着黑山军去牵制袁绍,让张燕与袁绍激烈斗争,自己在一旁享渔翁之利。

不曾想自己要先一步与张燕交战。

若是将张燕削弱的太惨,将来袁绍无人牵制,岂不是会更加顺利的占据河北?

沉思了许久,张瑞说道:“令高顺统兵两万进驻河内,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一切山贼匪寇,速还河内平宁。令张辽领兵一万五千,出壶关,迅速收复上党郡县。诸军皆谨守郡县,引而不发。”

虽然关西大旱,导致张瑞治下粮草紧张。

但受旱的诸侯又不止张瑞一人。不然张燕也不会顶着双方大战的压力,纵容山贼四方劫掠。

张瑞负担的起三万大军每月耗粮数万石与黑山军遥遥对峙,张燕却负担不起十余万黑山军的巨大靡耗。

一切军事行动都有其背后的政治目的。

张燕与三万并州精锐死战到底,即便惨胜,亦不过是能前往关西劫掠一片受旱灾覆盖的灾区,所能收获甚微。若是战败,更是会死伤无数,根基受损。

与其如此,张燕为何不去更富庶的冀州劫掠?

张瑞不能决定张燕的规划,却能立不可胜之势,因势利导。

将黑山军的祸害引到冀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