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佑的大唐 > 第七百一四章 贞观结束

李佑的大唐 第七百一四章 贞观结束

作者:西关钛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6:42

第七百一四章 贞观结束

“李佑,你想造反...!”李世民重重的看了一眼李佑,恶狠狠的问道。

李佑却微微的摇头:“父皇,你错了,儿臣不想造反,儿臣只是不想死在您的毒酒之下,儿臣知道的您的心思,在父皇的心中,只有嫡子是您的儿子。

我们这些庶子,就是您随意可以丢弃的棋子。

这个儿臣不怪父皇,毕竟天家无亲情,儿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皇,理解不代表顺从,父皇有父皇的想法,儿臣也有儿臣的活法。

儿臣不想死,所以儿臣只有挣脱,也请父皇放心,父皇只有一驾崩,儿臣就会护送稚奴回长安登基,这皇帝的位置,儿臣不会和稚奴抢。

儿臣也会像父皇刚刚期许的一样,竭尽权利的去帮助稚奴,父皇您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儿臣就是这么想的,还有就是长孙舅舅的事情,父皇应该会看走眼的。

人呀,只要权利一大就会迷失,您在长孙舅舅也许会收敛一点,但是如果您不在,长孙舅舅就会一手遮天,杀我应该就是长孙舅舅提出的,毕竟,我是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稚奴的人。

好了...父皇,该说的也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你还是走吧,后面的事情,就让后面的人去处理,别在布局了,累不累呀...?”

说着,李佑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走到了含风殿的门前,直接一把将含风殿的大门给推开,一束阳光照了进来,此时站在大门边上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还有李治都看向了打开大门的李佑。

长孙无忌更是惊讶的失去声道:“你怎么没有死?”

李佑呵呵一笑,并没有搭理长孙无忌,而是来到李治的身边道:“走,我们回长安...!”

“回长安...?”李治一愣。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含风殿中传出了一声杨渠的哀嚎之声:“陛下,殡天了...!”

“陛下...!”一声殡天,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立即冲进了含风殿,就这样,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己巳(二十六)日(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

...........................

李世民死后,李佑第一时间就带着李治回到了长安,整个长安都在风声鹤唳,李佑立即调遣自己的虎贲卫入长安,把守长安各大城门。

此时的皇宫之中,也是被李佑的虎贲卫重重把守。

有人一定会说,用得着这样吗...李治当皇帝名正言顺,还会有人夺宫?

其实大家不清楚的是,此时的大唐还是危机四伏,关珑集团,五姓七望,江南士族,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李佑不但将长安用自己的九万大军团团围住,甚至在定州,幽州那边,李佑还让李治下旨,让李世勣出兵镇住。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好在事情还真的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很快,李治就在李佑的陪同之下,成为了大唐第三位皇帝...随后按照李世民的旨意。

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当时,长孙无忌以元舅的身份辅政,地位之高无人能及。

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

李勣出任叠州都督。李治即位当月,召他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李勣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同年,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这些都是李世民留下的旨意,李治都是按照李世民的旨意行事,并且李治还在李佑的建议下,将宫中李世民的妃子全部都做到了妥善的处理。

妃子留有子嗣还好,可以投奔儿子。

要知道妃子一进宫门就会深似海的,根本就出不去宫门,可是李治听从了李佑的建议,直接让有子嗣的妃子,直接跟着自己的孩子。

我们看来,能回回老家,看看儿子,儿子再孝顺一些,能尽享天伦之乐是再好不过了。

你看韦贵妃,回到老家之后,不仅儿子对她十分孝顺,早晚请安问好,李治对她也是十分敬重,宫里要有个什么重要的宴会也会请她参加,乾封年间李治要封禅泰山,特地邀请韦贵妃前来终献,不曾想韦贵妃死在了半路上,李治还大哭一场。

当然了,有儿子的回家找儿子,没有儿子的只能找佛祖了。

妃子们削发为尼,青灯古佛,日日夜夜为先帝祈福,抄经念佛。当尼姑也不能在宫里当啊,你得给新皇帝的妃子们腾位置。

这些妃子也就在哪儿都无所谓,无欲无求了,能好好的养老也算不错了。在晨钟暮鼓的清净日子里,她们心里会有那么一刹那想到宫墙里的争斗吗?

应该不会!

武则天也是这个时候,被送出了皇宫,去到了感业寺,随后李治就准备对李佑大赏,李治本来是准备让李佑留下来,一起帮助自己稳住朝政的。

可是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会容忍有人撬自己的权利。

所以就在李治准备封赏李佑的时候,长孙无忌在太极殿上直接指控李佑有谋害先帝的嫌疑,理由就是李佑出了含风殿之后,先帝就立即殡天,而且在先帝的寝殿中还有毒酒一杯。

李佑有足够的谋害先帝的动机,只不过,很快,李佑这边也是请出了御医,而御医也是证明,那一天的李世民已经油尽灯枯了,绝对活不过第二天,所以一个活不过第二天的人,作为儿子,又没有实际的好吃,他为什么要去毒杀。

并且李世民寝殿中的毒酒根本就没有动,真的是欲加之罪。

两方很快就在太极殿上大吵特吵,虽然长孙无忌那一方没有证据证明李佑就是毒害自己父亲的凶手,但是李佑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李世民不是自己毒害的。

所以吵来吵去,很快,长孙无忌得到了大幅度的支持,李佑在大唐的名声慢慢的变得狼藉了起来,至少那些贵族都在尽一切的力量来诋毁李佑。

毕竟这些贵族都是讨厌李佑的,李佑自己也没有想到,很快李佑毒害李世民的谣言,就这么传了出去,直接让李佑的名声降到了最地点。

随后就在贞观二十三七月的某一个早朝,长孙无忌带领自己的小弟们,准备给李佑致命一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