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佑的大唐 > 第七百二二章 潜火员

李佑的大唐 第七百二二章 潜火员

作者:西关钛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6:42

第七百二二章 潜火员

一把大火从西区的一角蔓延开来,好在李佑是有前瞻性的,他早早的就在登州城中设立了救火队,特别是西区,基本上每隔三百步许...你就可以看到一间铺屋,这叫“军巡铺”,每间军巡铺都有五名铺兵,他们的职责是“夜间巡警”,即巡逻街巷,察看有无盗贼与烟火。

这些巡警就是救火队的成员。

在登州城内外的高处,又有“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

根据李佑提出的建筑标准,望火楼由砖石结构的台基、四根巨木柱与顶端的望亭三个构件组成,台基高十尺,木柱高三十尺,望亭高约八尺,整座望火楼高达四十八尺左右,接近16米。

放在1000年前,这是非常高的建筑物了。站在望火楼上,视野应该非常开阔,远近房屋若冒出烟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望火楼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

登州人所说的“救火家事”,即消防器材。大小桶是储水桶;洒子是汲水的器皿;麻搭是灭火工具,“以八尺杆系散麻二斤,蘸泥浆,皆以蹙火”;梯子、大索、铁猫儿,大概都是用于攀登的工具;斧锯则是紧急情况下用来破拆的用具,相当于今天的消防斧。

此外,李佑还让登州的消防使用到一些在当时很先进的器材,包括...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

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水囊:“以猪牛胞盛水”,扑火时,“以囊掷火中”,是一种可投掷的灭火器。

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大概是最早的消防泵。

云梯:“以大木为床,下施大轮,上立二梯,各长二丈余,中施转轴”,可用于高层建筑的救火。

这些消防器械当然不可与现代化的机器相提并论,但考虑到它们出现在800年前,就不能不赞叹其先进。

驻扎在望火楼下官屋的“军兵百余人”,则是专业的消防官兵,他们又被称为“潜火兵”。他们是职业军人,平日需要接受专业训练,因此身手敏捷。

望火楼上的瞭望消防兵一旦发现哪处起火,就会马上发出警报,“则有马军奔报”主管城市消防的领导,潜火兵即刻出动,以专业技能汲水扑火。因为有了专业的消防队,开封府发生的火灾,通常“不劳百姓”救火。

“扔...!”

西区着火,仅仅用了不到三分钟,一队十人的潜火兵已经到达,在队长的命令下,所有人将手中的水囊扔进了大火之中。

‘砰...!’‘砰...!’‘砰...!’‘砰...!’

水囊遇热炸开,大量清水喷洒而出,随后火势就得到了控制,跟着十根唧筒开喷,就在快要控制火势的时候,又多来了几对潜火兵,这样大火就被扑灭,西区的人都虚惊一场,随后再次开始游玩起来。

谷 只是这个时候,文言搏来到了这里,此时的文言搏已经是登州城中的官员,他专门负责的就是这些突发事件,看了看现场之后,文言搏很快等到了登州府中的捕快...双发一起开始分析案发现场,将周围很多目击证人给带回去。

不到两天,文言搏就查了出来,放火的人那位岛国的贵族之子,跟着李佑就下钧令直接抓捕那位岛国的贵族之子,第一次抓捕就遇到了麻烦,那位贵族之子居然在自己仆人的掩护之下逃离了登州城。

李佑随后下达了追捕令,所有帮助那位贵族之子逃离的人,全部斩杀,然后鲲鹏军一师,全力追击逃往岛国的贵族之子。

很快,鲲鹏一师的海船就追击到了那位岛国贵族之子的海船,说真的,那位岛国的贵族之子还算是硬气,直接和鲲鹏一师干了起来,但是很遗憾,双方差距太大了,这位岛国贵族之子直接被抓了回来。

李佑在登州城向所有的人宣布,这位岛国的贵族之子因为教唆放火之罪,收监五十年...后来还是那位贵族来到了李佑的府邸,向着登州的教育事业捐献了两万两白银和五千两黄金。

最后那位岛国的贵族之子才从五十年的牢狱之灾,减到了三年,有意思的是,李佑的这一举手段,居然影响了整个岛国的发展史。

这位贵族之子在三年的牢狱中,学到了很多,后来三年刑满回到了岛国之后,就是他致力于结束苦难的岛国奴隶制,顺利的让岛国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说真的,这还真的有一些意思。

这次以后,西区就再也没有人敢闹事的,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李佑的决心,这人家都逃到了海上,可是登州却依旧不依不饶,这一战让登州人骄傲无比,也让很多的外来贵族都收敛了自己的锋芒。

自此登州城开始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史。

在此期间,李佑每年还有往长安的皇宫送入一百万贯的内孥,这些钱都是给李治花的,每一年都是一百万,并且在大唐遇到天灾的时候,李佑还会捐钱捐物。

比如就在永徽二年,江南发生了地震,死伤无数,李佑不但捐钱捐物,还组织了两千人的救援队到达地震中心,救灾救民,并且四处宣传这是大唐皇帝李治的恩典。

这一幕真的是让李治感动不已,自己的五哥真的是处处为了自己着想,可是反过来的长孙无忌,本来这样的天灾出现,作为辅政大臣的长孙无忌必须要有所表示的,至少你要上书表明自己错了,这是常识,就是皇帝也要出罪己诏。

现在大唐在你的治下出现了地震,你就必须上表请罪,而李治也准备在这次长孙无忌的请罪中,直接免去一些长孙无忌的职务。

但是让李治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根本就没有上表请罪,就好像事情没有发生一样,这一下,李治算是看清了长孙无忌,他知道,长孙无忌是不会轻易放下自己手中的权利的,这也是李治开始准备自己行动的开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