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零五章我们耕地不用牛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一零五章我们耕地不用牛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一零五章我们耕地不用牛

第一零五章我们耕地不用牛

曹氏虽然不知道女人坊的总投入多少钱,全旭可是门清。

他采购的化妆品,就没有一件可以超过一百块。

其实,化妆品和汽车差不多,大部分的人认的都是牌子。

就像奔弛a级车,二十多小三十万,然而,却买了一辆1.3T的发动机,各数参数远远不如二线品牌,然而,人家奔弛销量就是牛逼。

他们卖不是车,只是一个车标。如果换了一个车标,恐怕降价一半,没有要这款车。

化妆品也是一样,Valentino口红,参考价6500元,大部分人一个月工资买不起一支口红,然而,他们卖的还不错,有钱人真多。

事实上,卖的也是牌子。

至于箱包类更是如此,就像爱马仕磨砂鳄鱼皮包,售价约合人民币七十五万元,既使是成年鳄鱼,一条大约在三万到六万块之间。

但是,买爱马仕鳄鱼皮包的人也非常多。

至于像化妆品类,更是只卖牌子,其实,化妆品的所谓配方,基本上大同小异。

女人坊最大的投入部分,其实是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太阳能电池组,这部分花了六百多万,加上音响设备,还有化妆品,总投入不到一千万。

仅仅四十二天,就营收了二十万两银子,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女人坊的服务员,都是曹氏买来的女子,年龄从十四到十八岁之间,当然,她们的主人就是全旭。

随着女人坊的生意开始火爆,特别是美容护理区,太占人手了,曹氏又向全旭申请,购买了足足一百名模样还算不错的女子。

他们每个月只有一两银子的例钱,护卫队的开支在全旭大院,也就是说女人坊的成本,仅仅是红尘和曹氏,以及这两百多名服务员的工资。

一个月不过二百三十多两。

明末,简直就是资本家的天堂。

曹氏望着全旭道:“全爷,大名府实在是太小了,我寻思着,女人坊应该开在京城,扬州、南京这样的大城市!”

全旭点点头道:“现在先不急,技师,需要抓紧时间培训,另外为了鼓舞技师们的工作热情,她们的薪水,按照提成来!”

“可是……”

“行了,就这么着吧!”

全旭突然想起苏彤当初就是在做美容护理的时候,听到的物流园出现了货物丢失的事情,这似乎是一条路子。

全旭虽然有超级金手指,他可以从后世查到历史知识,然而问题是,历史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不见得全部都是真实的。

全旭也需要一个情报网络。

女人在情报方面,先天比男人更有优势。

想到这里,全旭望着曹氏道:“你再多买一些人,最好是粗通文墨,只要在她们工作中,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曹氏毕竟是一个青楼的老鸨出身,这样的事情,她是一点就透。

“全爷放心,奴知道怎么做了!”

“第一步,慢慢搭建一个台子!”

全旭想了想道:“所有的技师,按照技术等级,设一级、二级、三级、高级、特高级五个级别。工资分档划分,每二十个人为一组,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管理小组内部人员,收集有用消息。工资可以适当多开一些,五个小组,设立一名经理,一名副经理。店里可以设立一名总经理。”

“好的!”

“去做事吧!”

全旭指了指正在建设的工地方向:“那里将来建好的宅子,有你一套,但是,是一进院子,还是两进院子,或者三进院子,就看你的表现了!”

“谢全爷!”

全旭如今最关心的事情,不是建筑城堡,也不是烧制砖瓦,而是银币的生产。

起初,全旭以为制造银币的工艺非常简单,无非是冲击压,把银坯放在模具中冲压。

事实上,在万能的百度科普之下,全旭这才发现,银币生产非常复杂繁琐。

仅仅在磨具方面,经过数控机床的数控激光喷砂雕刻,模具细微美容,研磨,当然这些工艺全部在后世完成,非常耗钱。

冲压机不值钱,可关键是模具实在是太值钱了,

从配料、粗坯称重、粗坯成型、粗坯清洗,表面图案冲压,洗饼镀膜等工艺环节。一次冲压,根本就不能成型,必须反复冲压,才会让银币表面的图案更加圆润、饱满。

虽然明末的人工成本非常低,只是非常可惜,银币制造的技术门槛有些高,而且更为关键是无论是冲压机、数控机床,电炉都需要非常耗费电能。

全旭无奈之下,只要就地租用体育工厂的厂房,聘请一些从铝厂退休的老技术工人,参与生产制造。

好在中国不是以银币作为货币单位,私人生产银币,属于纪念币性质,并不违法。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准备,全旭采购或租用了足够的生产设备,在经过反复调试之后,终于,开动了生产线。

体育工厂原本的生产能力,相当,第一批工业白银二十吨,加上一千吨锡,一百公斤铅,制造了第一批银元,这些银远与袁大头和孙大头不同。

全旭为了省事,每一枚银元重三十七点三克,与一两银子持平。

不过,这并不是纯银,而是银锡合金,含银量为百分之九十五,百分之四的锡和百分之一的铅。

重达一两的银元,正面是一把锤子和斧头的交叉图案,上面还有“全氏银行,平库一两”的字样。

背面则是华表的图案。

第一批银元一共铸造了五十六万多枚,也就是相当于银子五十六万两,仅仅用了四天时间,就生产完毕。

这个生产效率,是明末完全不具备的。

五十六万余枚银币,装在一只经过改装的集装箱里,就在全旭准备返回的时候,他又接到了苏彤的电话。

“全董,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那颗七百五十二斤重的银冬瓜,被一名神秘土豪,以五千五百万元的价格拍卖走了。”

“干得不错!”

全旭想了想道:“银冬瓜,我还有十几颗,过几天给你送过去,当然,重量没有这一颗大,你继续拍卖了!”

全旭携带着这五十六万枚银币,很快就回到明末。

抬手看了看手机时间,刚刚早上八点多。

全旭拿起对讲机:“三娘,你让人通知一下陈应,让他过来一趟!”

“好!”

全旭在银库里等了莫约一刻钟,陈应、三娘、二娘和周宏儒、无双五个人一起来到银库里。

全旭打开安装在集装箱里面的电子节能灯,在灯光的照耀下,经过镀膜工艺的银币,反射出璀璨的银光,让人不敢直视。

全重超过二十一吨的五十六万枚银币,摆满了集装箱的货架。

陈应目瞪口呆:“这……”

三娘小心翼翼的伸手,从货架上拿起一枚银光闪闪的银币。

二娘打量着银币上面的字样。

全旭咳嗽一声。

陈应率先反应过来:“全爷,这是您铸造的银币?”

虽然明朝早已有银币流入,不过,无论是西班牙银币或者荷兰银币,统一都是当作银子回炉,而非直接流通。

也只有一些士大夫几枚,虽然如此,陈应也见过大明所有的外来洋钱,与这些洋钱不同的是,全旭的银币带着汉字。

全旭望着陈应道:“这是五十六万六千余枚银币,每枚银币就是一两,你们感觉咱们这些银币可以拿出去直接花吗?”

陈应点点头:“应该没有问题,这些银币的成色更好,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这些银币,将来也是咱们的银行发行的银币,每一枚银币,与一两银子同等兑换!”

陈应兴奋的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这样以来,全氏银行就可以迅速打开局面!”

“银行暂时不急,你带着银子,可以与他们交割,让他们把地契转过来!”

“好!”

三娘一脸兴奋,随着正式交割,也就意味着全旭拥有超过十五万亩田地,成为大名府境内的中型地主了。

整个大名府的田地大约一千六百多万亩,全旭几乎拥有了大名府将近百分之一的田地。

陈应赶紧离开银库,去张罗田地过户的事情。

全旭让无双和周宏儒做好账目,用二十万枚银币,把女人坊里的库存银子换回来,随着那颗银冬瓜的进账,全旭又可以多买十吨工业白银,用来铸造三十多万枚银币。

只要女人坊里开始流通这种银币,肯定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三娘望着全旭道:“相公,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

“什么?”

全旭有些不明白的问道:“什么事情?”

“牛啊!”

三娘掰着手指头说道:“一头牛干三天,歇一天,可以耕六亩,咱们家里才五头牛,十五万亩……”

三娘表示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其实,古代牛耕通常情况下,一天也就是一亩半到两亩地的样子,当然这主要与土壤的性质有关。

沙地会更多一些,淤地则更慢一些。

全旭笑了笑:“耕地的问题,你完全不用愁,我有办法,咱们不用牛!”

Ps:这是公众期的最后一章,明天零点开始上架,小爆一波,期待大家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