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二一六章狗咬狗一嘴毛(二更)

第二一六章狗咬狗一嘴毛(二更)

第二一六章狗咬狗一嘴毛

“华阳社究竟是有什么人组织的?他们的领导人是谁?”

全旭不怕一个强大的神秘组织,哪怕这个组织再怎么强大,说句不好听的话,他如果想要崇祯的命,崇祯其实躲不掉。

就像对付张溥一样,张溥和吴昌时等人都死了。

谁也没有想到是全旭动的手,因为二人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仇怨,全旭提前动手,根本就没有给张溥耍嘴皮子的机会。

“我不知道,到底谁是领导人!”

茅元仪哭笑道:“我对他们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加入华阳社,必须按照他们的命令,完成一项任务,完成任务,就是成为他们外围成员。完成华阳社的第二项任务,才会成为真正成员,同时获得一张船票。”

“船票?”

“是!”

茅元仪掏出一张铜制的牌,这面牌子如同一只小型的船,也像影视剧里那种银元宝俯视图。

其他没有任何图案,不过在底部有着奇怪的花纹,以及酉午戍亥四个字。

“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

“他们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我救活一盆快要枯萎的兰花!”

茅元仪苦笑道:“我也是太贪心了,那一盆兰花的酬劳是一百两银子,我本来没有把握,就小心翼翼的更换了花盆里的泥土,重新浇水,那盆花慢慢就活了过来,然后,我拿到了一百两银子,筹到了足够的钱,出版《武备志》,后来,他们再次找到我,给我发布第二个任务,只要我再接受这个任务,只要完成,他就给这张船票!”

“你参加了?”

“参加了,我没有理由拒绝啊!”茅元仪苦笑道:“给辽东巡抚高镐做幕僚,这事对我百利而无一害,我为什么要拒绝?”

“你上船了吗?”

“没有!”

“如果上船了,他们不会允许我活着!”

茅元仪自嘲的笑了笑道:“不怕全兄笑话,我也想当官,给我家夫人挣一个诰命,能给堂堂巡抚做幕僚,对于我这个没有功名的人来说道,何乐而不为?”

全旭仿佛想到了:“你拒绝了第三次任务?”

“对!”

“华阳社只要完成一次任务,就会获得一张船票,这样的船票,可以向他们购买任何东西!”

“任何东西?包括官职?”

“对,不仅仅是官职,还有银子、府邸、美女,一切一切,都有明码标价,我当初接到第三个任务,就是劝说孙督师撤兵!”

“如果你完成了这个任务,两张船票,你还能获得什么?”

“会有很多,可以换五万两银子,江南四千亩上好水田,或者六品文官的职位或从五品官职,当然,还有游击、指挥使这样的武职!”

茅元仪脸上有些玩味的笑容:“我给直接拒绝了!当时,他们告诉我,我会后悔的,我没信!”

全旭隐隐约约明白了过来,这样的组织,似乎与后世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组织非常像,准确的说,这是一个类似于共济会的组织。

虽然不是宗教,但源自某种理念或追求,这个组织的成员非常庞杂,有专门技术人员,也有精英阶层,也有豪门门阀,也有商贾。

用后世的话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逼格的会所,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交平台,他们不限出身,东林党、阉党、秦党、楚党、甚至没有党派一样可以加入。

虽然说,华阳社未必是多么神秘,只是门槛有点高,不是获得功名,或有独特技术的高等人才,进不了他们的眼,也无法进入。

“袁崇焕是这个华阳社的人吗?”

茅元仪摇摇头:“不知道,或许是,或许不是,我只是没有上过船,因为上过船,就不允许退下来,终生保持华阳社的秘密,不得背叛!”

全旭隐隐猜测,袁崇焕应该是这个华阳社的成员。

因为他之前升官升得太快,太不正常了。

袁崇焕不是官宦家庭,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木材商人,发家致富之后,供养袁崇焕读书,他没有后台,却可以在短短五年之内,从一个兵部知事,升为正二品封疆大吏。

这简直是官场上的奇迹。

袁崇焕能从广东考上进士,这个难度不亚于后世广东考上清华北大,清华北大或许有书呆子,但是绝对没有傻子。

偏偏在当上了蓟辽督师之后,昏招跌出,如果说袁崇焕只是出自想要掌握东江镇,根本就没有必要杀掉毛文东,他的能量可以轻易调走毛文东,满桂不和,他可以调走。

毛文东敢不听他的也可以调走,也可以控制在手中,那样以来,东江镇上上下下的士兵,为了毛文龙的性命,也不会不听袁崇焕的指挥。

更何况,逼走林丹汗,更是昏招中的昏招?

就像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不是不懂,只是不想做而已。

这样的结社组织,就算不颠覆朝廷,其成员蕴含的内量也非常庞大,可能是领导层的决策失误,像茅元仪这样的人才,如果利用好了,不亚于数万人马。

但是,偏偏让他去当说客,还是真是……

全旭对这个华阳社的了解太少,只寄托于三娘身上,看看她能不能利用无人机,顺藤摸瓜,找到蛛丝马迹。

华阳社对于明朝的控制,手段忽高忽低,这让全旭感觉奇怪,难道是华阳社也经历了权力之变?

就像天启六年,发生了天启大爆炸,全旭心中一动,望着茅元仪:“我记得天启六年,你似乎在京师?”

“不错,我正在京师!”

茅元仪反应过来:“你是想问王恭厂爆炸吧?”

“正是”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1626 年5 月 30 日上午9 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

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

该事件其成因至今仍然困扰着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 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事实上,真是不解之迷吗?

其实,纯属扯蛋,火药库爆炸,哪怕是京师火药库爆炸,实际上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万历二十一年、万历三十三年、崇祯二年、三年、七年京师都有火药库爆炸。

崇祯十一年四月、六月、八月,新火药局和安民厂(王恭厂爆炸之后换了个马甲,挪了个位置,叫安民厂)分别又爆炸,这回连西直门城墙都炸崩了。

那么,好端端的火药厂,为什么会炸呢?

大明玩火药也不是一天两天,偏偏到了崇祯和天启的时候,工部火药局就接连爆炸?如果说没有人为的因素,可能吗?

似乎,细作放火点燃王恭厂有些站不住脚。吏科都给事中杨所修等、掌道御史王业浩等各合词:“上慰,疑有奸细私焚火药,乞敕严防密稽!”

那么反过头来看着,王恭厂爆炸造成了什么后果。

两万余人死伤,

《酌中志》记载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王恭厂之变,皇极殿最高危之处一木先陨,乾清宫大殿皇驾所居之东暖阁,将窗格扇震落二处,打伤内官二人。皇贵妃任娘娘所居之室器物陨落,任娘娘于天启五年十月初一日所生皇第三子,于是日受惊后遂薨逝。

最重要的问题,王恭厂这一下虽然没有直接干掉天启帝,却把他的唯一个继承人给干掉了。

如果朱慈炅不死,哪怕他只是一个奶娃娃,也轮不到崇祯当皇帝,只要崇祯不当皇帝,魏忠贤的地位就不会动摇,因为朱慈炅是合法继承人,谁也动摇不了。

一旦天启死后,朱慈炅就是雷打不动继承人,崇祯没有机会。

茅元仪摇摇头道:“我也感觉奇怪,当时王恭厂存放的火药大约在三万斤左右,似乎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全旭顿时无语了。

茅元仪是不懂数学,一克黑火药燃烧可产生750至850焦耳的能量,一克TnT产生的能量是4184焦耳。

明制三万斤,就相当于后世的三万五千六百四十斤,约合17.82吨,差不多相当于三点二吨TnT,直观来说,就相当于把三百二十吨物体炸飞四点二公里。

如果真有一个懂火药能量计算的人,是可以推算出王恭厂爆炸,是可以波及皇宫的,因为皇宫到内城的。

明朝皇宫周长六里一十六步,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面积0.72平方千米,内城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面积6.87平方千米。王恭厂就在西便门内,从西便到东便门才两千五百米。

虽然无法确定王恭厂的具体位置距离皇宫有多远,可以推算,绝对在四百到八百米之内,一旦爆炸,会对皇宫产生一定的影响。

茅元仪摇摇头道:“应该不会是他们,他们这么做没有任何意义,内城居住的可都是达官贵人!”

“呵呵!”

全旭笑了笑道:“或许他们是狗咬狗一嘴毛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