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二四四章汉奸那就不是人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二四四章汉奸那就不是人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二四四章汉奸那就不是人

第二四四章汉奸那就不是人

十月的寒风,略嫌刺骨。

崇祯皇帝一身单衣,却感觉满腔燥热,烦闷异常。

他虽然政治经验不是很丰富,却也知道,现如今皇太极都已经打进京师,还有什么可讨论的?

强盗破门而入,唯有反抗而已。

然而问题是,国战不是家战。

负责统领军队的差使,可是一个非常有油水的差使,当然这个差使不好干,赢了皆大欢喜,输了丢官去爵那是轻的,有可能丢掉性命。

仅仅领兵人选的问题,吵吵了一个上午,仍旧没有结论。

事实上,这些问题出在崇祯皇帝身上,他越是不表态,说明这事有商量的余地,朝堂的乱象,与他的姑息纵容是分不开的。

平时有党争,有争议,有分歧没有任何问题,可战争一起,所有人就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崇祯如果是一个霸气的皇帝,就应该直接拍板,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统兵指挥人员。

哪怕再差,也比没有强。

就像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他是接到夜不收的汇报,发现了后金大股军队往近遵化,没有任何命令,他直接点了步骑九千,前往遵化。

然而,问题是,遵化与山海关虽然一线之隔,却属于两套系统管理,山海关属于蓟辽督师边军系统,而蓟州中协总兵官朱国彦,却隶属兵部的关内边防系统,没有兵部调令,赵率教算是私自出兵,可以驻防遵化城,却无法进驻三屯营。

朱国彦是按照规定办事,当然,有人会说事急从权,但是,武官都夹着尾巴做人的情况下,这是会留下话柄,承担责任。

更何况,三屯营是永固式军营,相当于军城,冒然进入的军队,根本就容纳不下。以大明武将坑队友的传统,朱国彦也不放心赵教率,他可拿不准,赵率教是不是暗中投降了后金过来骗城?

当然,朱国彦也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样的事情在明末实在是太常见了。

就这样,仅仅轻装前行的赵率教无法获得补给,处理非常尴尬。

如果说,赵率教是被朱国彦坑死的,其实不如说是他被大明坑爹的制度给坑死的,收容赵率教,收容友军的下场,在辽东实在太常见了,无论是浑河之战,还是萨尔浒之战,包括柳河之战,都是前车之鉴。

崇祯没有协调好朝廷的指挥系统,也就造成了赵率教的悲剧。

好在在这个时空,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并没有从赵率教手底下调走兵马出去,而全旭也让玄鹰卫以廉价的方式卖给了赵率教麾下五千套兵刃和装备,尽管阿巴泰、阿济格、济尔哈朗、岳托四人各率部曲共计七千余人在遵化城下包围赵率教。

双方血战一天,结果尴尬了下,后金居然没有啃动赵率教,反而损兵近千人,当然赵率教的损失比后金要大,损失人马两千余,不过,按照明军的传统,这应该算是大胜。

直到十月初八下午,崇祯的智商终于在线了,他急忙下令孙承宗孙阁老统帅各军,御敌以通州之北。

……

消息的延迟,这是时期的常态,虽然北京距离遵化仅四百多里,然而,对于四百里之外的消息,传到北京就变得完全走样了。

虽然街头巷尾关于后金破关而入的消息五花八门,不过,大多都是耸人听闻。

什么建奴十数万人马,破关而入,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什么皇太极能腾云驾雾,移山倒海,长城关口,如同虚设……

事实上,如果不是崇祯裁撤驿站系统,像这样的消息,四百多里,根本就用不了几天,短短一天之内,按照走马二十五里的时速,最多十几个小时就可以抵达。

问题是,裁撤驿站的后果开始显现,短短四百里,先后都是民间商队或私人信使传至京师。

全旭得到的消息更为详细一些,赵率教在十月二日抵达遵化,三、四日皆与后金有所交战,但是,双方非常克制。

此时皇太极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特别是赵率教麾下陡然增加了近千支火铳,这些火铳比明军制式火铳威力要大,射程更远,让后金大吃苦头。

虽然后金骑射无双,但是在列阵的情况下,要想破阵,其实并不容易,明军列阵与其对射,双方都是在一命换命。

明军装备虽然差,可是再差也比后金军队要好一些,后金军队其实是两极分化,白甲兵、红甲兵以及护军,装备是不错,但是一般的步兵,以及征服海西、东海、野人女真八旗行走,称为闲散人员,不计入丁数,也不披甲,这样的人员,他们虽然不算人,事实上战斗力反而不差。

毕竟,人穷的时候,只有拼命,越是穷人越拼命,越是富人越惜命。

赵率教就是采取一个笨法子,以遵化城西城为后方,沿城列阵,四千骑兵拱卫左右两翼,城墙上的火炮还可以对赵率教进行一定的支援。

结果,双方僵持了五天,直到十月初八,赵率教折损三四千人马,部队还是崩溃了,赵率教被中炮身亡,麾下军队随即崩溃……

全旭看着这个情报,长长的叹了口气。

明明知道这个结果,可是结果来的时候,他依旧心里不是滋味。

可是,全旭无官无职,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

卢象升带大名府万余青壮北上勤王,那个时候,已经到了崇祯二年岁末,那个时候,京师两府十几州县已经沦为废墟。

噪杂的声音外面的大街上传来,全旭登上上阁楼,望着街道上,这是无数百姓闻讯逃亡,拖家带口,大人叫,小孩子哭,一副末日景象。

京师一直没有被攻克,这些现象说明,百姓对大明王朝没有信心。

全旭的神色有些难看。

三娘道:“相公,咱们要不要回大名府?”

“局势还没有恶化到那个时候!”

“可是,一旦局势坏到那个时候,恐怕再想走也走不了!”

三娘有些着急:“影卫那些人,恐怕不是建奴的对手!”

赵率教死后,全军崩溃,当然,全旭半卖半送的装备,也落在了后金的手中,这是肯定的,无缝钢管打造而成的火铳,远远比普通火铳更坚固,气密性更好,同样的装药情况下,射程更远。

哪怕多加五成的火药,也不会炸膛,想要让这种火铳炸膛,不是不可能,至少需要加装五倍的火药。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京师周边各县都被抢劫一空,光有记载的良乡、固安皆补被屠城,滦州、永平也被屠城,动手的是阿敏。

尽管对于大明的文武百官没有好感,但是百姓是无辜的。

全旭没有资格带领百姓坚壁清野,也不没有办法,组织百姓撤退。

让全旭无动于衷,他又坐不到。

“沈良材,通过全干让他来见我!”

……

虽然说,良乡晋州会馆被屠杀的消息,因为后金破关吸引了官府和朝廷的主意,其实,这也并非是晋商不愿意声张,主要是,这里面有五十几名真鞑子,他们的装扮太明显了。

一旦引起注意,他们的麻烦才更大。

就算如此,不代表没有人注意这个案件。

至少锦衣卫北镇抚使刘侨却让人秘密调查,并且提走了顺天府的所有卷宗。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一群小吏认真翻看着所有的资料,其中一名百户方铁生躬身道:“奇怪……”

“什么地方奇怪?”

“这些尸体有五十多具是建奴!”

“建奴?”

“对,虽然说他们面目全非,认不出来,但是,他们的发鬓却是经常剪成的,绝对不是伪装的!”

刘侨起身道:“走,去看看尸体!”

北镇抚司衙门停发的尸体只是一部分,刘侨掀起一个尸体的盖尸布,只见这具尸体,全身上下没有任何伤痕,当然,额头正中,一个血洞除外。

“这是什么造成的?刺?还是针?”

刘侨就在准备盖上盖尸布的时候,突然一个黄橙橙的东西滚落下来,方铁生虽然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却猜测到这应该是破案的关键。

虽然说,方铁生并不知道这些弹壳,可,刘侨却知道。

他在大名府见过,当时全旭就是用一支奇怪的大物,喷射出一条火龙,将整面墙射成了碎片。

虽然冲锋枪的子弹与轻机枪的子弹不一样,外观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可是,刘侨却敢肯定,这一定是全旭做的手脚。

全旭不仅仅有能力,关键是,他还有动机。

全旭的银行押运银子的钱都劫了,以全旭的性格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

“更加奇怪的是,会馆那么护卫,居然全无反抗。”

方铁生皱起眉头道:“全部被人在睡梦中杀死,难道说这是被人下了毒?可是,这手段,未免太暴烈了,连仆从、下人、丫鬟全部都没有放过。”

刘侨的脸色有些变了。

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在全旭眼中,晋商这些人勾结后金,就等于是当了汉奸。

既然是汉奸,那就不是人。

根本就没有心理负担。

你杀个鸡的时候,会考虑鸡的感受吗?

吃条鱼,会考虑鱼的感受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