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五四四章秋风起战鼓擂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五四四章秋风起战鼓擂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五四四章秋风起战鼓擂

我在明末有套房正文卷第五四四章秋风起战鼓擂第五四四章秋风起战鼓擂

沈明泽来到武威侯府,也就是辽东的红宫,由于这座府邸依山而建,占地四百五十余亩,逞狭长型,从山下到半山腰,就需要一千三百个台阶。

沈明泽几乎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全旭的书房内,他的气喘吁吁的道:“侯爷,千万要三思啊,赶紧把报纸收回来,一旦报纸散发出去,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全旭有些不以为然的笑道:“能有多严重?”

“只怕侯爷会成为天下士绅的公敌!”

“哈哈!”

全旭大笑起来:“你觉得,现在我就不是士绅之敌了吗?就在京城,皇宫里哪天不收到弹劾我的奏章?曹公公来信告诉我,光用来存放弹劾我的奏折,就多达七间屋子!”

沈明泽作为曾经的士绅,他何尝不知道全旭所写的都是实情。宋朝提倡理学的背景,就是因为五代十国那个武夫当国,乱战不止,血流漂杵,人命贱如草芥的乱世。

当时的朝廷需要一套理论,来凝聚人心。

然而,渐渐失控了,理学作为一个政治派系,事实上已经腐朽了。明朝的士绅阶级,作为贵族,其实已经失去了贵族的担当和责任。

在中国南北朝门阀政治巅峰时期,那个时候的贵族,至少还有贵族精神,比如说,中山靖王之后刘琨,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极端。在天下一统,西晋奢靡成风的时候,他是金谷二十四友,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永嘉之祸开始,他像祖逖一样,带着一百多名家仆北上,独守晋阳十四年,抗击匈奴。谢安、谢玄,他们作为世族,一样享受着奢靡的生活,但是,该他们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们却挺身而出。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承认,西方奉行的“骑士精神”,确实有存在的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到1914年末,英国有6名上院贵族、16名从男爵,95名上院贵族的儿子、82名从男爵的儿子阵亡。

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20名上院贵族、49名上院贵族继承人和更多的贵族子弟战死。英国的伊顿公学以贵族子弟为核心,在5679名参战的伊顿公学学生中,伤亡率高达45%,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社会群体的参战率和伤亡率,很多贵族的首位继承人战死,在那些拥有3000英亩以上土地的558户大贵族家庭中,有十分之一的家族继承人战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容克贵族基本消失,在8800名参战的容克贵族家庭出身的军人中,6400人在战场上阵亡,500人在战后自杀,还有500人死于劳改营。

明朝的贵族,明朝的士绅虽然不全部是混蛋,但是相较而言,比起欧洲的贵族,还差了那么一点点奉献精神。

这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过惜身,俗说秀才造反,十年难成,就是这个原因。

提起西方的贵族,西方人是尊敬的,但是提起明朝的贵族,也就是士绅阶级,老百姓要骂娘的。

因为他们缺乏担当和责任。

言归正传,

全旭岂会不知道这篇文章公开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很显然,只要这份报纸公开,全旭就会成为天下士绅之敌。可是知道归知道,全旭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吗?

整个明朝的士绅地主阶级,那全部都是要推翻的,全旭其实一直在培养地主,辽东的农民,在中原可以算是地主。

但是,辽东包括全旭在内,没有特大型地主。田地上限是一千亩,超过一千亩,就开始实施重税制度,那样就得不尝失。

所以,即使某个人有十几个儿子,每个儿子可以获得一百亩地,那么,他们也会分家,独立成户。要不然,税收就真正要命了。

一千九百亩地的收入,没有九百九十九亩的收入高,因为超过部分是翻倍税制,这样以来,再兼并土地就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全旭望着沈明泽的担忧,不以为然的笑道:“如今的大明,其实是一潭死水,你难道对于这种情况就满意吗?”

沈明泽没有回答,其实他也不满意,只是以他的身份和立场却是不好开口,而别人又不敢开口。

“所以啊,要让这滩水流动起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往水里砸石头!”

全旭笑道:“这颗石头,我已经砸下去了,你见过砸出去的石头,还有捞回来的么??”

沈明泽的担心是多余的,果然,这份报纸虽然加印了五千份,依然供不应求,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不少人产生了愤慨,也有人集会,可关键是自己的小圈子,可没有报纸传播广泛,大家都知道,辽东工商时报一期的销售量是两万多份,现在已经马上突破三万份了。

也就意味着,这个报纸上的文章至少可以有两三万人,甚至十万人看到。

于是,辽东工商时报就成了战场。

沈明泽以为全旭只是带兵打仗本事强悍,做生意搞生产非常厉害,可是,论起骂战的战斗力,全旭一点也不弱。

自第二期开始,工商时报就加印了四个副刊,厚度比原来大了两倍多,简直就像一封厚厚的书。

那些编辑们以为会赔本,事实上,他们想差了,随着销量提高,报纸上的广告费用也越来越高,他们反而赚了更多钱。

对于士绅文人的斥责,他没有丝毫的辩解,直接就用数据作出了回应。

大明的江山是因为阉党误国,亲,我可以承认,魏忠贤不是什么好鸟,诸位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何阉党在的时候,朝廷一年还能收上几百万两银子的商税,可以自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被打掉之后,权力到了你们这些文官手上,一年却只收上来几十万两银子?

虽然有的网文里写到,偌大的一个明朝,在那帮文人大儒们的治理下,一年收上来的商税,总共也没有超过十两。

这个数据其实不太对的,崇祯朝商税最高是六十九万余两,最低则是二十一万余两,减少了十分之九这是肯定的,但是,没有十两银子那么夸张。

然而问题是,现在的辽东,一个规模稍大的一点的工厂,一年交税都不止十几万两银子,就像规模最大的造船厂,一年的税金超过百分两银子了。

面对这个问题,文人们依旧有借口,他们把问题推到了贪官身上,比如现在被罢免的钱龙锡又被拉出来鞭尸。

都是以他为首的贪官污吏们干的,几个败类不代表所有文人都是坏蛋,反正钱龙锡已经倒台,也不会跳出来咬他们一口,大家划清界线就好。

全旭再次提笔奋战。

自尊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文人的笔杆子写出来的,也不是靠那些嘴炮党成天喷天喷地喷出来的,尊严是做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是千千万万的将士在战场浴血牺牲,是无数农民不计个人得失,日夜奋战在地里田间,五征漠北,七下西洋,那背后是无数工匠辛勤的汗水,是将士们的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让人意外的是,当全旭这篇文章刊登出来,被他通篇嘲讽的士绅阶级,却集体失声了。

不是不想反驳,而是根本无法反驳。

如果说,全旭第一篇文章是毫不留情的掀掉了士绅阶级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让无数士绅因此而羞愧得无地自容,甚至是恼羞成怒的话,那么他的这篇文章,则是给了绝大多数人以真正的自信和自豪,也让他们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正如他所说,大明有最优秀的军人,最勤劳的工人和农民,最无私的知识份子,这样一个国家,有什么理由不富强?

西洋人算什么?

倭寇算个毛线?

建奴又算什么?

在万历朝时期,努尔哈赤还是李成梁的一介家奴呢,还怕治不了他们?

在不久的将来,全旭会用钢铁淹没他们。

……

宁古塔城,大金汗国的王宫。

说是王宫,甚至比不上全旭的武威侯府,别说武威侯府了,甚至比不上袁世卿自己置办的院子。袁世卿现在也算是有钱人了,他足足给他的儿子袁宗第在辽东买了宅基地,面积足足有十七八亩的样子。

作为皇太极最信任的人,负责新军指挥的人选,却成了为代善和多尔衮以及豪格。

三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向皇太极汇报火器军队的训练情况。

现在胖老八已经瘦多了,大金国那越来越恶劣的形势让他寝食不安,连头发都白了许多。

养活一支职业军队和全民皆兵的奴隶制军队,完全是两个概念。以前的时候,皇太极根本就不用管各旗的甲士如何生活,该打仗的时候,把他们召集起来就行了。

现在倒好,从吃、喝、拉、撒,全部都是包办,最关键是西洋人的火枪可不便宜,特别是火药。

一轮齐射下去,几十上百两银子就没了。

见多尔衮和代善、豪格进来,他难得的露出笑容,问:“这么快就回来了?训练可还顺利?”

多尔衮恭敬的说:“回汗王的话,臣弟率麾下三千甲士已经可以出色的完成训练任务,受得西夷教官的一致好评?”

皇太极冰冷的道:“秋风已起,该让勇士们动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