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五五七章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一更)

第五五七章没有最烂只有更烂(一更)

第五五七章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职业军队与半职业军队的差距,体现得淋漓尽致。

哪怕只是临时性的营地,哪怕只是吃一顿饭之后,他们就会撤退,然而,全家军将士一样是认真对待。

一千多名士兵一起动手,效率还是非常快的,就地砍伐木材,用树桩搭起一座座三角形的望塔,上面安排三个的侦察组,十几座望塔建立起来,就构置了一个简单的防御体系。

站在望塔上执勤的哨兵,可以发现几公里外面的敌人,他们拿着望远镜,一旦发现敌情,就可以及时示警。

像袁宗第那样偷袭日本武士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全家军士兵身上,除了简单的望塔,全家军士兵,还就地取材,利用木头,搭建起一座座拒马。

拒马可以防止骑兵和步兵的冲锋,效果是相当不错的,随着拒马的建成,那些缴获的日本武士的装备,其实就是一些破铜烂铁,也被彻底地利用了起来,这些刀枪、被插在地上,形成一座座钢铁丛林。

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座攻防兼备的军营就已经建好了,袁宗第似乎想拉拢阎应元,他和几十名民壮也被邀请到了军营里。

午餐准备好了,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用开水加入奶粉,混合成了牛奶,每名士兵则是一荤一素两只罐头。

“阎巡检,我们团主邀请您共进午餐!”

阎应元能够看得出,南部非洲军队的待遇很不错,即便是一顿仓促的午餐,每个士兵也平均有两个罐头,一个是豆子或蔬菜,一个是不知名的肉类,味道怎么样不知道,闻上去还是挺香的。

估计味道不怎么好吃,因为在炊事员分发罐头的时候,很多士兵都在抱怨,有些士兵宁愿要两个蔬菜罐头,都不想要肉类罐头。

“别那么挑剔,咱们是在华亭,不是在辽东,爱吃不吃,现在只有这个!”炊事兵脾气大,箱子里满满的都是罐头,铁皮桶里装的是热腾腾的牛奶和茶水,很多士兵一杯牛奶还不够,又把随身携带的水壶装满。

辽东新军确实是豪富,罐头的数量有限,牛奶和茶水就管够,要多少有多少!

“请坐吧,阎巡检,非常抱歉我们的午餐有些简陋,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去辽东,到时候我请你吃真正的大餐,辽东铜火锅、果木烤鸭,贵妃醉鸡,保证你赞不绝口。”

袁宗第笑得很殷勤,阎应元突然有种不太好的感觉。

无事献殷勤,非奸既盗!

其实,阎应元想多了。

军队之中,是一个讲究实力的地方,易地而处,给袁宗第二三百名民夫,不给他火枪和火炮,他是没有能力抵挡住三四千名日本武士的进攻。

要知道,被灭掉的可不是那些跟叫花子似的的大明卫所兵,而是自幼就开始习武,个个都有一身不错的武艺,而且心狠手辣,更兼对全旭充满了仇恨的日本武士!

这么一股力量,足以将江南搅得天翻地覆了,然而却让阎应元带领二三百名民壮,硬挡了两三个时辰,而且给对方造成上千人的伤亡。

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说明阎应元是一个天生的将才,天赋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有的人考了一辈子科举,各种文章做了无数遍,到老了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有的人,十来岁就考中秀才。

有的人穷尽一生,只能当一名基层军官,就像汉朝的李广一样,给他三五百名,甚至一两千名士兵,他可以百战百胜,面对十数倍的敌人,一样可以顽强的打下去。可是,给他三五万名士兵,他一仗也打不赢。

反而是霍去病,十七岁第一次上战场,就取得了过当的战绩,过当就是超过已方人数。阎应元也是如此,他似乎与全旭一样,一仗没有打过,到了战场上就如鱼得水。

现如今,全家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每个人都愿意为这个集团的发展贡献力量,像阎应元这样的人,能拉拢就拉拢,实在不能拉拢,也不能占在对立面。

就像全旭一样,一遇风雨变化龙,从此扶摇直上九万里。

“来来来,尝尝这个!”

袁宗第拿着酒杯给阎应元倒了一杯辽东特产的土豆二锅头,这种白酒名气非常大,畅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袁宗第接着道:“这是我们辽东的熏羊腿,细腻、润滑,非常可口,这是辽东招待贵客的必备菜肴,你要知道,我们侯爷一年光用掉招待贵客的羊腿,怎么也千儿八百只!”

这话听到阎应元的耳朵中,怎么都有一股子显摆的味道。

或许是看出了阎应元的不舒服,袁宗第解释道:“你可不要拿江南的豪绅来对比我们侯爷,我们侯爷虽然也富裕,可是我们辽东人都不穷啊,就像这样的羊腿,哪家哪户逢年过节不杀几只?”

随着辽东的粮食实现自给自足以后,辽东百姓发现人们对于肉食的需要更加旺盛,鸡、鸭、鹅、包括牛、羊肉都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另外就是辽东不限制杀牛,有市场需求,就有人提供。

现在辽东很多地方出现了肉牛厂,就是培养那种肉牛,这种牛与耕牛完全不一样,他们产不需要耕地,也不需要干活,就像养猪一样,养大以后,直接杀掉卖肉和卖牛皮。

全家军虽然不装备牛皮铠甲,但是对于牛皮的需要也很高,全家军将士装备的陆战靴,鞋底虽然是用橡胶做的,靴面和鞋帮则是用上好的牛皮。

“在我们辽东,人人安居乐业!”

黄石头小心翼翼的问着一名全家军士兵:“现在去辽东移民,还会分地吗?”

虽然全家军在全国各地雇佣了大量的人手,进行宣传移民政策,事实上移民范围,不再是辽东一地。

辽东的人口已经突破五六百万人,按照这个时候的生产力水平,基本上已经饱和了,全家军对于移民的重点,则是台湾和吕宋。

其实,台湾接收移民也不算多,主要是吕宋。现在吕宋总人共堪堪五十三万余人,在后世菲律宾有多少人?

一亿零七百余万人,这是2018年的统计数字,也就是说,吕宋岛屿安置三五百万人没有任何问题。

相较而言,人们对于移民辽东的抗拒性不大,谁都知道辽东是大明的辽东,对于吕宋,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听过。

这名全家军士兵没有回答,他直接望着另外一名全家军士兵问道:“骆驼,你在辽东有多少地?”

“六百亩怎么了?”

黄石头一脸惊讶,他们村里最大的地方黄老财只有不到五百亩地,然而,他却作威作福,无法无天。

在辽东拥有六百亩地的地主,居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这个冲击对于黄石头来说,实在有点太大了!

在辽东,军人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当全家军在大名府的时候,普通人给全旭打工,只要求管饭,不要工资都行。

那个时候,全家军家丁兵一个月可以领到一两多银子,可是随着辽东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家军士兵的待遇也一提再提。

当一名普通女工都可以挣一两月薪的时候,全家军士兵再拿一两多银子就有点不适合了,那样太低了。

于是,全旭把全家军士兵的俸禄从一两多银子提到了现在的五两六钱银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名士兵的俸禄,可以轻松养活一家人。

“当然,普通的移民肯定是没有那么多地的,一两百亩地还是有的!”

黄石头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和哥哥,虽然因为倭寇袭击,他与家人失散,他想了想道:“我还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那个,你需要尽快了,最近有不少人要想移民,登州几乎每天都有船离开,辽东的地可是有限的,到时候要是土没了,就不分地了!”

黄石还准备说话的时候,突然看到全家军士兵正在集结。

他分明看到地上的水洼里水面在荡漾起了水波,很显然这是大股骑兵部队抵达。

敌人是没有的,而是全旭到了。

“拜见大帅!”

“拜见大帅!”

全旭在吴淞口登陆,其实也是意外,不过,对于这个地方,全旭不准备离开了。

华亭,可是后世的上海,扼守着长江出海口,也算是全家军伸手江南的触角。

全旭看到阎应元的时候,内心其实是非常平静的,时势造英雄,阎应元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但是,他是铁杆的保皇党,还是能成为自己人,这就需要时间的验证。

阎应元非常激动,他终于可以近距离看到自己的偶像了。

没错,全旭虽然在大明树敌无数,有人说他是衣冠禽兽,有人说他是飞扬跋扈,有人说他是大逆不道,但是,也有人崇拜全旭。

“阎应元!”

“卑职在!”

全旭突然望着阎应元道:“如果我给你一支人马,能不能给我守住吴淞口!”

全家军占领吴淞口之后,非常失望。

吴淞口的炮台,连一门火炮都没有了,后来攻击全家军战船的火炮居然是被日本人从战船上拆卸下来的。

原来的大炮早就不见踪影了,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些大炮已经被历任总兵偷偷搞去熔了铸铜钱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