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六二四章自寻死路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六二四章自寻死路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六二四章自寻死路

第六二四章自寻死路

侯恂气得要命,卢象升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现在他在反驳侯恂的话,那就是火上交油。

儒家也喜欢玩双标,比如说结党这一方面,奸臣才结党,东林从君子,朋而不党。就像现在这样,全旭发表一篇文章,儒家做不主了。

而事实上,早在崇祯三年,全旭刚刚担任辽东总兵,那些大臣就上书弹劾全旭有不臣之心,这既没有证据,也没有依据,全凭想象。

然而,大明却不以言而获罪,也就是无论言官怎么喷,那都不用犯法。

“卢建斗,你知不知道,他这套歪理是要颠覆天道,用心险恶之极?如果让他阴谋得逞,我炎黄子孙传承数千年的信仰将被通通打翻,整个大明将万劫不复!”

侯恂也知道发怒于事无补,他狠狠的喘了几口气,勉强压下胸中沸腾的怒火,坐了下去,端起茶杯一口喝干:“卢建斗,如果你还当自己是个读书人,就请你表个态,马上领兵入关,号召各路大军南下讨贼,为国为民,诛杀那个大逆不道之徒!”

“这恐怕做不到。去年和今年草原上先是一冬无雪,草木皆枯,接着又连降四十余日暴雪,冷死牛羊无数,蒙古诸族已经发狂,大举南迁,屡有犯边之举!”

卢象升苦笑道:“眼下边境处处吃紧,如果卢某领兵南下,边境防御空虚,若鞑子、建奴乘虚而入,势必生灵涂炭,甚至连京师都有被再度围困的危险!”

“建奴鞑子不过是一些贪小便宜、胸无大志之辈,他们犯边不过是为了抢掠些许人口粮食,翻不起多大的浪,暂时不必去管他们!而那佞臣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一日不除,流毒无穷!!”

侯恂暴跳如雷:“卢建斗,你身受皇恩,手握重兵,实为天下苍生之望,现在于国于民你都应该挺身而出!马上领兵入关,诛奸佞,清君侧,莫要迟疑!”

直到此时,卢象升的梦想破了。

要救这个朝廷,要救这个国家,指望东林党众君子,那是靠不住的,指望朝廷的诸公,那同样也靠不住。

暴雨、暴雪、雹灾、旱灾都是水循环形成的,这是全旭提出了新的理论,就应该让他去证明,或者由朝廷组织人手去证明他说的是对还是错,如果他真的错了再拿他问罪也不迟,如果全旭是对的,那么就要针对这个理论,预防或者抗灾,而不是喊打喊杀。

在侯恂眼中,武将只能充当应声虫的角色,让他们往南不敢往北,让他们撤他们就不敢打,到最后,别说指挥权,连粮饷供应都被捏死了。

打了胜仗是文官指挥有方,打了败仗是军队怕死,总之文官永远只有功劳,没有罪,不管他们将战局败坏到什么地步,都不会有事!

如果出了一支强军,他们会跟疯了似的打压,把这支强军拆得七零八散,将缔造这支强军的统帅弄死。一个“莫须有”就够了。他们是如此的恐惧军队,宁可让国家灭亡也要毁掉最后一支能战之军,就因为他们害怕武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那些人早就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和应该背负的责任,他们每天所想的,所做的,所说的,无不是为了争夺权力,对于他们而言,权力就是一切,权力就是他们的生命,不管他们喜不喜欢,都必将卷入那个肮脏的漩涡里,直到被彻底吞噬。

他们眼里早就没有了国家,虽然他们口口声声把百姓挂在嘴边,但是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为百姓做点什么,相反,还千方百计从百姓那枯瘦的身体里榨出膏血来供养他们身后那些脑满肠肥的王八蛋!国家权力掌握在这么一群王八蛋手里,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现在全旭有了真正威胁他们的地位的实力,他们宁愿清君侧。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全旭根本就不是内阁大臣,也从来没有上书过什么治世济世的政策的方针,清什么君侧?

想到这里,卢象升的仿佛明白过来。

他们不仅仅是要杀掉全旭,还要连不听话的崇祯杀掉?

侯恂从卢象升这里自然不会得到什么结果,别看天雄军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可天雄军与东江军一样,都是靠着全旭的支持才吃上了饱饭,换上了新装备。

并且逐步扩大规模,增加实力,如果没有全旭的支持,他们就没有盛乐城,更没有四百多万亩田地。

现如今,朝廷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全旭身上,天雄军可以放手发展。一旦全旭出了意外,或者说全家军没了,只怕那些文官马上就会一拥而上,将天雄军这点维系着军民生死存亡的产业一古脑的瓜分殆尽吧?

怎么办?

他们还有出路吗?

在侯恂不告而别的时候,杨世恩一脸担忧的道:“侯爷,只怕大明日后又要多事了!”

雷时声愤愤道:“哼,大明什么时候少过事?”

卢象升的声音颇为苦闷:“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武威年少气盛,像一把切金断玉的利剑,无人能挡其锋芒,而当道诸公大多是自私自利之辈,暮气沉沉,他们之间的矛盾便越积越深了。他们一旦爆发全面冲突,势必撼动整个大明!”

“威武侯有济世之才,正是他和侯爷你浴血奋战,一手将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撑了起来,为什么当道诸公就是容不下他,容不下你呢?真替他捏一把汗啊!”

杨世恩还没有说完,卢象升笑道:“你还是替当道诸公捏一把汗吧。威武侯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那个水循环理论,他在好几年前就提出来过,我依稀记得,说什么锅盖和茶壶,现在大茶壶,已经变成了蒸汽机火车,一火车可以装几千人,一天一夜可以跑两千多里,现在突然抛出这种惊世骇俗的理论,想必已经有十足的把握,在这一个回合,当道诸公绝对斗不过他的!”

对于侯恂和吴宗达的事情,全旭还真不知道,他回到后世,很快就回到了明末,问题是,他需要购买干冰火箭弹,辽东还真造不出来。

关键是,他手头没有钱了。

现在不像在大名府的时候,他的物资和黄金都是随时随地可以转移走,京城里的武威侯府,筹措几十万两银子不成问题,可是大量的黄金……

还真是没有办法。

全旭这么年得到的黄金,以及用银行兑换的黄金,以用那些杂质稍多的黄金,全部被他运到辽东,然后经过提纯,重熔成了一公斤一块的金块。

所以,为了携带大量的黄金回去,全旭只要再次返回明末,然后从明末回到辽东,就这样,全旭出城的消息,很快就被各路人马知道了。

如果,全旭在北京城里不出来,哪怕左良玉麾下一千家丁兵,他们也不敢在京城动手,全旭居住的地方距离皇城根太近了,用句不客气的话说,放个屁都能蹦到皇城根。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城内动手,肯定会惊动崇祯皇帝。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崇祯像历史上一样,对于京营二十余万大军,像老爷一样供起来,那么,这些大臣自然可以影响这些军官以及军队。

可问题是,崇祯先后三刀,砍向京营,把京营的老弱也好,不听话的也罢,砍了超过一半,这些人马扔给了全旭,去辽东、台湾和吕宋当屯田百姓,这样以来,京营人马,人人自危,谁也不敢再混日子了。

京营的军队本来装备就好,只是缺乏战斗经验而已,现在经过训练的京营,就算给左良玉一万大军,他也不敢在北京城里动手。

派出十几名或百八十名刺客倒是可以,问题是,这样以来,谁杀谁就不好说了。

原本左良玉思来想去,打起了退堂鼓,偏偏这个时候,全旭为了前往辽东运走辽东的黄金,决定从京城出发,前来辽东。

崇祯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王承恩,你去给驸马爷下道口谕,回到辽东,无诏不得回京!”

只要全旭回到了辽东,那些大臣就算是有一千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去辽东找全旭的麻烦,几万全家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奴婢遵旨!”

中样的消息,几乎不分先后,也传到了温体仁的耳朵里。

“当真?”

“没错,门下看得清清楚楚,十五辆马车,三百扈从,哦,对了,还有几百名娘们!”

温体全简直有些难以置信:“苍天有眼啊,对了,他真带着三百扈从离开了京城?”

“下官不敢欺瞒阁老!”

“那还愣什么,出了丰台地界,赶紧动手!”

温体仁的命令下达给左良玉。

左良玉看到命令气得想吐血:“全旭是那么好杀的?如果他这么好杀,他早死几百回了!”

左梦庚道:“父帅,那您的意思是……”

“拼一把!”

左良玉叹了口气道:“一步错,步步错,现在咱们爷俩可没有退路了!将士们,让你们玩命的时候到了!”

昌平军将士:“愿为左大帅效死,愿为左大帅效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