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七七七章影响恶劣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七七七章影响恶劣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18:39

第七七七章影响恶劣

第七七七章影响恶劣

在李信看来,刘理顺其实就是一个书呆子。

如果不是因为刘理顺是他的同乡,关系还不错,李信才懒得管他。

还学习魏征。

魏征虽然以直为闻千古,然而问题是他在顶撞李世民的时候,是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

他作为东宫太子李建成的洗马,李建成的谋主,然而在李建成玄武之变后,李世民诛杀李建成的次子李承道、三子李承德、四子李承训、五子李承明,六子李承义。

虽然说,历史上并没有记录李建成诸子的年龄,可是在武德二年李渊分封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诸子,连刚刚出生的李泰也被分封,却不包括李承德,也就意味着,李建成的三子、四子、五子、六子皆比李泰小,只有李建成的次子李承道被封为安陆郡王。

李世民连这么小的侄子都不放过,魏征不敢反对。

魏征反对李世民的政策,基本都是出于违反古礼,或者是影响社稷,比如说李世民因为李象出生,大赏五品以上官员,魏征就坚决反对。

李世民赐魏征为李承乾的太子太师,兼门下省事,魏征坚决不授。

为什么呢?

这说魏征知进退,不想搅合到魏王李泰与李承乾的斗争中去。

刘理顺还自比魏征,真是可笑。

他本是崇祯朝的状元,又是崇祯旧臣,在新朝本该避嫌,偏偏在这个时候冒出头。

刘理顺对于李信的善意提醒,却不以为然。

他认为自己站在这一方面。

他是士大夫出身,认为大明重士重农,本身没错。

而且全旭重商,本身不是没有问题。

比如说,商人赚钱快,花钱如流水,当然,这并不是问题,随之带来的就是一种社会风气,出入排场很大,吃喝铺张浪费,穿金戴银,让刘理顺非常不爽。

其实,让他不爽的事情非常多。

比如说,刘理顺的原本居住的房子,就是靠近西直门外,这里虽然靠近皇城根,却是皇城根前的贫民窟,都是以力夫或车夫,杂役等人居多。

原本刘理顺遇到这些草根百姓,这些百姓都会磕头行礼,态度非常恭顺。

可是虽然全旭的新朝建立,居住在西直门外的普通百姓,家中的房屋被战争摧毁。

全旭作为新朝皇帝,自然不会不管这些居住在城中的棚户区,于是,在全旭的主导下,这些战乱损坏的房屋,或者是棚户区,都开始了陆续重建。

重建的方式与后世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是几乎一样,百姓可以自愿选择,或是原址接收新建的小户型房屋,或者在内城更偏远的地方,选择大户型,再或者直接折算成钱。

随着新朝的建立,京城的房价随着清军逼近,开始了过山车比的跳水,不少力夫,或车夫,成了拆迁户,他们选择要钱,每个人获得数百甚至上千两银子。

人只要有钱了,腰杆就硬气了,再看到这些旧邻居,他们变得衣着光鲜亮丽,见到刘理顺这个官员也就微微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这种落差,让刘理顺非常不适应。

全旭的新朝,对于士绅和读书人的打压,到了几乎苛刻的地步,见官不拜的特权没有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也没有了。

刘理顺感觉自己,应该学习魏征一样,把全旭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

就算全旭不满自己,那能怎么样呢?

首先,刘理顺没有像其他士大夫一样,名下挂靠着太多田产,为此,他不惜得罪了自己的亲族,只要回乡,刘理顺也会遭到一片骂声。

他,本身就是青流,既不贪污,也不**,身正不怕影子斜。

李信见刘理顺不听劝,他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好自为之……”

随即,李信离开了刘理顺的家。

对于李信的警告,刘理顺不以为然。

他有无数热血的学生。

这些皇家学院的学生,大都是工业党新秀,或者是全旭的嫡系人马的亲族子弟,就算自己被抓进锦衣卫,有的是人为他鸣冤叫屈。

现在的刘理顺就像后世的大v公知一样,硬想碰瓷,提高知度名。

可惜,刘理顺不知道的,锦衣卫不仅可以光明正大的抓人,还可以暗中阴人,让人防不胜防。

这天下午,刘理顺正准备出门,他有一场报告会,呼吁更多的学生参加联名上书。

可是,在打开家门时,他发现自己的门前的地上,躺着一名年纪轻轻,怀着一名婴儿的女子,女子似乎已经昏迷,而这名婴儿也发出微弱的哭泣声。

刘理顺无奈,吩咐家仆将这名女子抬进府里,并且找郎中为这名女子看病。

随着郎中过来查看一番,开了一副去风寒的药,吩咐刘府的下人,煎药以及注意事项,等过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这名女子终于醒来。

通过沟通得知,这名女子是固安人,娘姓李,夫家姓刘,她的丈夫在京城的风行车行当车夫。

前一阵子,家里遭了雪灾,房子被积雪压塌,无奈之下,刘李氏只要抱着年幼的儿子,前来京城寻亲。

来到京城后得知,他的丈夫死清军入城的战乱中,面对举目无亲的京城,刘李氏身为分文,又冻又饿,倒在刘理顺门口。

刘理顺再怎么说,也是一个正直有担当的读书人,怜悯之心还是有的,这个刘李氏的身子状况不错,到了晚上就开始主动帮忙刘府的下人干活。

经过刘李氏的耽搁,刘理顺也没有顾上去参加集会。

刘理顺询问刘李氏以后有什么打算。

刘李氏立即跪在刘理顺的面前,请求刘理顺收留,只要能给刘家留下一条香火,她愿意当牛作马。

刘理顺其实也为难,他并非大富大贵之家,他的收入就那么点俸禄,虽然名下有四百亩的田产,可是田产一直都是刘理顺的兄弟在打理。

如果收留刘李氏,那就意味着刘府要多增加两张嘴。

刘理顺拒绝了刘李氏,刘李氏二话不说,离开了刘府,出门左转之后,解下腰带,吊在树上。

刘理顺得知刘李氏在门外上吊,隐隐也感觉不太对劲。

这个时候,刘理顺的妻子靳氏,反而心动了。她与刘理顺成亲于微末,夫妻二人关系和睦,哪怕一妾,也是靳氏的通房丫鬟。

只不过,刘理顺也有心事,他有三女,却没有一个儿子,靳氏连续生了两个女儿,却不能生儿子,而这个刘李氏虽然出身不高,也是一个寡妇,却带着一个儿子。

靳氏就对刘理顺道:“要不就留下?”

靳氏与刘李氏私下商谈,要刘李氏留下可以,刘理顺会纳其为妾。

刘李氏自然同意。

刘理顺就邀请三五好友,摆了几桌,正式纳刘李氏为妾。

就在刘理顺送走好友,准备入洞房的时候,刘李氏的丈夫刘俊就带着一群工友,来到了刘理顺的府上。

正牌子丈夫找上门,别看这个刘俊长得五大三粗,却伶牙俐齿,一口咬死了刘理顺与其妻刘李氏通奸,说要告官,喊打喊杀。

很快,街坊四邻都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了刘府。

通奸罪在后世只是道德问题,不属于法律问题。

但是在大明可是法律问题,除允许本夫捉奸(《问刑条律》刑律二人命)外,并可在当场杀人无罪。(《明律集解附例》九·刑律一,人命“杀死奸夫”)。而通奸的处罚:“无夫奸杖八十,有夫奸杖九十。”

全旭的新朝,并没有学着后世认为通奸无罪,而是修改了部分法律,比如说,在杖刑行,需要裸衣,这一条被废除。

面对刘俊等人喊打喊杀,刘理顺也自知理亏,杀死奸夫,那么刘俊无罪,而刘理顺则无处伸冤。

当然,这是在全旭的新朝,如果在朱氏大明,真是出了这事,肯定会官官相护,根本就没有人受理此案,凡事不绝对,如果有人想对付刘理顺,也会顺水推舟。

刘理顺无奈之下就只好花钱消灾。

刘俊拿着刘理顺的全部家财,约一百多两银子,带着刘李氏与其子离去。

刘理顺前往皇家学院上班,他准备继续宣扬他的政见,结果连大门都没有进去,“抱歉,你不能进去?”

刘理顺非常生气,他指着自己的脸道:“你看清楚,本官乃皇家学院教谕!”

“从今天开始,你已经不是了!”

“本官是陛下亲自任命的皇家学院教谕!”

“可你私德有亏,何以教书育人?真不怕误人子弟?”

对于这个指责,刘理顺还真无言以对。

刘理顺从京城的清流名人,瞬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

当然,全旭不关系刘理顺的下场。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场弥天大灾,全旭懒得理会刘理顺的书生意气。

这样的人太多了,要是有一个抓一个,那大明的监狱恐怕不够用,得扩大个几倍才行。

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

一锅老鼠坏一锅汤的问题虽然刘理顺的话,很难对全氏大明以及全旭本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影响极其恶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