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二十七章 认人的兕子

庶子夺唐 第二十七章 认人的兕子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二十七章 认人的兕子

李恪在立政殿外又待了片刻,待到殿中收拾干净,李恪才得以入殿,也看到了阴差阳错,被他起了乳名的小兕子李明达。

长孙皇后本就体弱,再加上小兕子并未足月便被诞下,故而身子瘦弱非常,看起来比起寻常的婴儿还要小上一些。

李恪跟着杨妃的身后,站在立政殿中,看着李世民怀中的正啼哭着的小兕子,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暖色。

李恪与长孙家不和,将来也注定会和李承乾、李泰,甚至是李治相争,但他对眼前的小兕子却没有半点的反感,反倒喜欢地紧。

唐史有载:晋阳公主李明达少聪颖,性乖巧,帝有所怒责臣下,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之臣多蒙其惠,莫不誉爱。

这样一个乖巧可人,但却注定命途多舛的小公主,李恪岂能不疼惜。

李恪的表现也落到了长孙皇后的眼中,长孙皇后依靠着坐在锦塌上,看着李恪,问道:“我听陛下所言,楚王还给小女取了乳名?”

李恪闻言,回道:“小妹的乳名岂是儿臣能够决断的,儿臣不过是盼着妹子身体康健,故而这么一说,不想却被父皇采纳了。”

小兕子乃是帝女,怎么说她的乳名都不该是李恪取的,李恪只是如实对长孙皇后回道。

长孙皇后笑道:“楚王有心了,陛下纳你之言,自是因你说的极好。小兕子瘦弱,我只盼着她能平安长大,楚王所赠的乳名也甚和我意,可算是小兕子收到最好的诞礼了。”

小兕子身为李世民嫡女,荣华富贵自然不缺,至于所谓权势更是余赘,对于长孙皇后来说,没有什么比小兕子身子康健更为紧要的了。

李世民听了长孙皇后的话,抱着小兕子,也不管小兕子能否听懂,小声地对小兕子道:“小兕子,小兕子,三兄赠你的乳名可还喜欢?”

现在的小兕子哪能听得懂李世民的话,只是自顾地哭着,珍珠般的眼泪不住地自眼角滑落,就连李世民这个唐皇的面子也不给。

小兕子一边哭着,一边还扭头似是往向了其他的方向,李世民见状,对长孙皇后道:“小兕子在朕的怀中尚还啼哭,左顾右盼,怕是想着旁人抱哩。”

长孙皇后道:“陛下圣明威武,小兕子想必是被陛下身上的杀伐之气惊住了,陛下换着给小兕子的几位皇兄抱抱便是,兴许就不哭了。”

李世民久经沙场,手上染了不知多少人命,身上自有一股子锐气,小兕子兴许是被李世民身上的锐气所摄,故而啼哭不停。

李世民无奈地笑了笑,把爱女交到了一旁太子李承乾的手中,可太子抱着小兕子,小兕子仍旧啼哭个不停,等到换到了李泰的手中也是一样。

可就当李泰抱着也哄不好,交到李恪怀中时,李恪方才抱着她,小兕子的啼哭声竟戛然而止了,反倒生出小手,拉着李恪的衣襟抓了起来,一边胡乱地抓着,一边还“咯咯”地笑着,与方才的模样判若两人。

婴儿也识人,有些时候缘分这种东西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旁人怎么哄都哄不好的小兕子,到了李恪的怀中,李恪什么都不必做,便自己笑了起来。

李世民原本还担心小兕子哭地太久,伤了身子,如今见小兕子展颜便放下了心。

小兕子也许是方才哭闹地久了,也觉得乏了,到了李恪的怀中,抓着李恪的衣襟抓了片刻,小嘴微张,打了个哈欠,竟安稳地慢慢睡着了。

李恪也没想到,小兕子连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嫡亲的兄长都不要,偏偏就认了他一人,他生怕放的早了,再把小兕子惊醒,便就这样一直抱着,又抱了盏茶的功夫,待小兕子熟睡了,才在小兕子的脸蛋上轻轻啄了一口,送回了长孙皇后的手中。

“楚王最是疼惜妹子,小兕子虽小,却也知道了。”长孙皇后伸手接过李恪递过来的小兕子,轻声笑道。

李恪闻言笑道:“儿臣带着长乐和高阳出宫玩耍之后,小兕子也曾在腹中陪着娘娘同来为儿臣求情,想必小兕子也是贪玩的,等着再大些要儿臣带着她出宫玩呢。”

私带公主出宫自是罪过,但李世民听了李恪的话却面露笑意,在李世民看来,只要他们兄妹和睦,这些小节大可不必计较。

李世民笑道:“今日小儿如此相念,待过些年头小兕子长大了些,你这个做兄长朝务再忙,也可得好生照看着她。”

李恪点了点头,一口应道:“父皇放心,儿臣自当照看好小妹。”

李恪和李世民两人说着,一旁站着的李承乾和李泰却半点插不上话。谁能想到,他们的嫡亲妹妹跟他们两都不亲,偏偏就认了李恪。

他们看着李恪抢尽风头,却又无可奈何。

小兕子已经熟睡了,李世民免得扰醒了他,再加上还有许多亟待批阅的奏折,便带着一众人出了立政殿。

“启禀父皇,儿臣右骁卫衙中尚有些要事,先行告退。”李恪出了立政殿,左右待在此处也是无事,便对李世民道。

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我儿新掌右骁卫不过月余,一应事务可还能厘清头绪?”

其实现在的右骁卫中早已是李恪的天下,但李恪倒也不愿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地太过显眼,于是回道:“儿臣虽年少,不通卫内诸务,但有高甑生将军对儿臣鼎力相助,儿臣多费些心力倒也能忙得过来。”

李世民点头道:“你还年少,初经手军中事务,难免多有不明者,朕年少掌军之时也是如此,但高甑生阵前杀敌尚可,处置内务未必便是一把好手,你若有不明的可往克明处请教。克明虽是文臣,但对军中事务很是熟稔,偶尔拜访并非坏事。眼下克明赋闲在府,有的是时间。”

杜如晦赋闲在府已经两载,两载间杜如晦数次上疏,直言身体已然大好,可为国效力,可李世民却有自己的思量,一直摁着杜如晦。

李世民要李恪去往杜如晦请教,一来是可解李恪疑惑,二来李世民也是借李恪来告诉杜如晦,自己并未将他忘却,早晚必有重用的一日。

李恪闻言,苦笑道:“自打儿臣上书请赋闲蔡国公,蔡国公便一直不待见儿臣,儿臣若是贸然去了,怕是自讨苦吃啊。”

李世民笑道:“无妨,克明非是气量狭窄之人,你不必担忧。”

“诺。”李世民这么说,李恪这才回道。

李世民看着李恪,似乎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对李恪道:“此事倒是不急,朕还有一事要交由你。”

李恪道:“但请父皇吩咐。”

李世民道:“颉利自打今岁入了夏,身子便一直不适,近月来更是消瘦地厉害,朕听太医之言,颉利剩下的时日恐怕不多了。朕想去探望,却又多有不便,你与他算是旧识,便替朕跑一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