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九章 南下筹谋

庶子夺唐 第九章 南下筹谋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九章 南下筹谋

作为深得皇帝宠爱的皇子,李恪出京,动静自然搞地不小。

李恪虽然外放之官扬州大都督,但右骁卫大将军之职并未被撤,故而李恪出京并未自金吾卫抑或是千牛卫中调人,而是直接自右骁卫中抽了五百精锐豹骑,以席君买为统领,随他南下。

“殿下此次南下,一去千里,臣不能相随,殿下一路还请千万保重。”长安城外灞水边,李恪将行,岑文本拉着李恪的手嘱咐道。

岑文本乃李恪之师,亦为楚王府长史,李恪外放出京为官,依例岑文本亦当出京随同,为李恪实掌地方政务,但岑文本文采斐然,身兼中书舍人一职,为李世民草拟诏命,李世民身边半日离不得他,故而未予放行,而是命王玄策以楚王府司马职代行长史事。

不过岑文本虽不能随李恪同去,但李恪手边倒也还不至无人可用,王玄策和马周俱是当世人杰,各有所长,故而李恪倒是心定地很。

李恪道:“岑师放心,此次南下弟子自有分寸。”

岑文本道:“殿下此去扬州,一应事务臣倒不忧心,臣担心是殿下如何权衡内外关系,得扬州为己用。”

李恪问道:“得扬州为己用,岑师何意?”

岑文本道:“如今诸皇子长成,夺嫡之争日烈,太子有长孙无忌扶助,多得关陇门阀支持,而魏王遥治洛阳,与荥阳郑氏等一众山东士族也走的极近,殿下若欲与之抗衡,江南世家便是殿下不可或缺的力量。臣以为,殿下此去扬州,理扬州内务不过其一,首要之事还是借此良机结交江南世家,以为己用。”

随着众位皇子渐渐成年,他们间的关系虽然还未分裂地厉害,但早已不似以往那般和睦,李承乾和李泰乃是嫡子,自然有着李恪难以比拟的优势,而李恪则需自己一点一滴地累积。

李恪的官职虽只挂了一个扬州大都督,但却可另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半个江南都在其治下,借此机会拉拢江南世家自非难事。

李恪道:“岑师之意,弟子已知,只是江南世家大多闭守排外,弟子乃是北人,若是贸然前往,恐怕不易。”

江南世家虽多,但乡土之念却极重,当初东晋之初,衣冠南渡,南北士族融合百年尚且时有纷争,李恪于他们而言更是外人,想要拉拢他们岂是易事。

不过还早李恪虽是北人,但岑文本却是南人,李恪这么说,自也是希望岑文本为他出谋划策。

岑文本道:“此事殿下勿忧,江南世家多在吴地,吴县顾胤乃臣之好友,他已去信吴县,届时殿下若往江东,顾氏那边必会多行方便,助殿下一臂之力。”

李恪听了岑文本的话,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

顾氏乃吴郡四姓之一,虽经侯景之乱后元气大伤,但顾氏在江东经营六百年的基业又岂是摆设,如今的顾氏虽不比魏晋时那般名冠东南,在江东也还颇有威望,若是有顾氏相助,李恪在江南行事自然便利许多。

李恪道:“弟子此次南下,在扬州稍待后便当以巡视为名,前往兰陵,拜会萧夫人,弟子若能借萧夫人得萧氏相助,再加上顾氏,行事自当事半功倍。”

李恪口中的萧夫人便是他自突厥迎回的前隋萧后,萧后本就出身西梁皇族,如今其弟萧瑀又贵为宰相,萧后在萧氏族中威望甚高,有萧后牵头,李恪要结好兰陵萧氏自然不是难事。

萧氏乃江南世家魁首,若是李恪能结好萧氏,便是结好了大半个江南世家门阀,再加上顾氏从旁襄助,李恪的心里已经有了几分底气。

不过岑文本看着李恪却又嘱咐道:“殿下南下,王玄策、马周二人乃殿下肱骨,左膀右臂,地方要务,一应内外,尽可交由他二人去做,但臣与殿下自己交代之事殿下哪怕交由长倩也不可假手二人,以免得不偿失。”

李恪闻言,面露讶色,看了眼远远地站在他身后的王玄策、马周二人,不解地问道:“岑师何出此言?”

岑文本之气量幕天席地,非是嫉贤妒能之人,况且岑文本之于李恪,更甚张良之于刘邦,是李恪真正的谋主,与李恪的关系更非寻常君臣,岑文本这么讲,必有深意。

岑文本道:“马周善内政,有捷才,理治州郡当不在话下,王玄策长纵横,有胆略,捭阖内外不过举手,两人俱是当世人杰,一时之选,莫说是佐理州郡了,将来稍加锤炼,纵是辅政帝王,称量天下亦非难事,但若要他们与世家子相交,恐非所长。”

李恪听着岑文本的话,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若论才干,马周和王玄策二人自不必说,可他们都是寒门子弟,更是仕途不顺,几多波折,若非李恪赏识,现在他们尚不知在何处沉浮。

这样的人,对那些生来便更易为人所赏识的世家子弟自然有着天生的疏远,交由他们来处理世家门阀之事,自然稍显不妥。

其实对于世家,李恪的心中早有防备。

大唐之所以能立国,能一统天下,故是因为大唐君臣上下一心,战无不胜,但这也未尝不是世家门阀选择的结果。

隋末群雄,王世充乃是胡人,窦建德自称扶风窦氏之后,却实为农户,杜伏威更是草寇出身,唯一一个同样家世显赫,实力和声望都可于李渊相较的李密还昏招频出,以致兵败,出身陇西李氏分支的李渊自然就成了世家门的首选,终有天下。

君不见,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除却秦叔宝、程知节、张亮、尉迟恭、段志玄五员战将拔于行伍,起自微末外,余者一十九人俱是世家子弟,更遑论那些早年跟随李渊打江山的老臣了。

若是没有这些世家子纷纷来投,何来今日之大唐之天下?

世家之强,足以改天换地,更朝易代,故有唐一代,立国伊始,皇权与门阀世家之争便从未停止过一刻,直到唐末黄巢之乱,民乱四起,世家门阀也和大唐一起随着战火湮灭,方算告终。

世家太强,若不压世家之力,大唐必亡。李恪倘若登基,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抑制世家之力。

只不过现在的李恪还是皇子,他若要为帝尚需世家扶持,现在还不是对世家门阀下手的时候。

李恪顿了顿,对岑文本道:“岑师之命弟子谨记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