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十三章 南下

庶子夺唐 第十三章 南下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十三章 南下

杨恭仁行事圆滑,尤其是在处理世家之事上更显如此,当李恪自杨府出来,脑海中还在回味杨恭仁同他说的话。

杨恭仁算不得什么名臣干吏,他在相位五载,也从未有过什么大的作为,和同为世家子的房杜二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在杨恭仁的眼中,他看得最重的是弘农杨氏,其次是他自身,最后才是朝堂之事,这样的人又怎会是一个贤相。

这些世家子,在他们的眼中,家族存续方是首要,门阀的利益高于一切,甚至还在国家社稷之上。

杨恭仁于国无大功,却也无大错,因此被拿来同西汉庸相石庆,倒也并非没有道理。

但比起仁厚敦儒的温彦博,哪怕是刚直的魏征,李恪也不愿同杨恭仁这样的圆滑世故之辈打交道。

“看殿下眉头紧锁,杨府之行似乎并不算顺利。”随着李恪出了杨府,李恪身旁的岑长倩看着李恪的模样,对李恪小声道。

李恪道:“杨恭仁这厮胆略不大,非成大事者,但偏偏却滑不溜手,想要从他嘴里听到想听的,着实不易。”

岑长倩道:“杨恭仁乃是前隋皇族远亲,于开皇初年出仕,历侍文帝、炀帝、宇文化及、李密数代君主,到了我大唐尚能位列宰辅,得封国公,他左右逢迎的本事自不寻常。”

杨恭仁开皇元年出仕,先侍隋文帝杨坚,为宗正少卿,后侍隋炀帝杨广,为正议大夫,再随杨广巡幸江都,后待宇文化及弑君谋反,立秦王杨浩为帝,杨恭仁便任吏部尚书。

而杨恭仁的吏部尚书也未做上多久,待宇文化及北上兵败,杨恭仁为李密所俘,遂转投李密,李密兵败,又为窦建德所擒,直到窦建德麾下魏州总管元宝藏归唐,杨恭仁这才投入大唐。

杨恭仁其人,倒也谈不上什么气节和硬气,要他主动与长孙无忌为难,着实是难为他了。

李恪道:“长倩所言极是,杨恭仁其人,最善自保之道,说的好听点是行事谨慎,说的难听点便是胆小畏事,长孙无忌权倾朝野,他退避三舍倒也不意外了。”

岑长倩问道:“那今日之行殿下岂非空手而回?”

杨恭仁既是畏长孙无忌权势,只欲避其锋芒,又是自觉杨氏势大,与天下之家利益关节诸多,长孙无忌轻易动不得他,多半已是打定了注意,要求自保了,李恪想要说动他,只怕机会渺茫。

不过李恪却笑道:“这倒也未必,要说动杨恭仁,倒也未必便是今日。”

岑长倩闻言,不知李恪何意,只当李恪还欲改日再来拜访,于是问道:“殿下可是要在华阴歇息一日,改天再行拜访?”

李恪摇了摇头道:“今日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再拜便不必了,左右要打动杨恭仁,拉拢杨氏,倒也未必只有本王亲自来此方可,这世上还有比本王更为合适的人。”

岑长倩听了李恪的话,面露不解之色,问道:“杨恭仁自己不买殿下的帐,难道还有旁人能助殿下说服杨恭仁吗?”

李恪自信道:“那是自然,今日本王华阴之行绝非空手而回,只是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待本王到了扬州后再说。”

李恪说完,便自席君买的手中接过了马缰,翻身上马,当先离开了。

岑长倩看着李恪离去的模样,显然不似刚刚在府内吃了瘪的模样,岑长倩也不禁好奇起了李恪口中那个能帮他说服杨恭仁的人。

“莫不是贵妃娘娘?”岑长倩左右想不出比李恪更加合适的人,唯一有点可能的便是李恪生母,出身杨氏的杨妃了,岑长倩也连忙上马,赶到了李恪的身旁,不解地问道。

不过李恪却摇了摇头道:“非也,母妃虽是杨家女,但身在后宫,岂能随意出得长安,更何况以杨恭仁的性子,就算是母妃来了,也未必能成。”

岑长倩听了李恪的话,好奇地问道:“那殿下所指何人?”

岑长倩一向聪慧,岑家子弟中无人能与之比肩,否则岑文本也不会在李恪将行之前将岑长倩引荐于他。可今日李恪之意岑长倩却始终捉摸不透,看岑长倩的模样,若是李恪不能为他解答,恐怕他要一连数日食不知味了。

岑长倩乃岑文本亲侄,岑文本将岑长倩荐于李恪,岑长倩自然是信得过的,这一点李恪倒不担忧。

李恪对岑长倩道:“要想说服杨恭仁投向本王,难道这世上还有比长孙无忌更好的说客吗?”

岑长倩听了李恪的话,先是一愣,但紧接着脸上便挂起了一丝笑意,他明白了李恪的意思。

————————————

看着李恪一行人出了杨府大门,未做片刻停留,直往华阴县城门的方向而去,杨府的门子便连忙回了府中。

“回禀阿郎,殿下已经离府了。”门子回到府内,对正在等着的杨恭仁道。

杨恭仁闻言,问道:“他们去往了何处?”

门子回道:“出了府们后,殿下便上马出了城。”

“出城了?”杨恭仁听着门子的话,惊讶道。

门子道:“殿下确实已经出城看,算着功夫,只怕殿下已快到城外了。”

杨恭仁出于自保,不愿插手李恪和长孙无忌之事,他听闻李恪未在华阴多做逗留,而是出了府便直接出城了,这本该是好事,可杨恭仁却隐隐觉得有一丝不妥。

此前杨恭仁虽从未与李恪打过交道,但他对李恪的了解却不少,依他对李恪的了解,李恪绝非易与之辈,他当真会因为自己的几句话便对自己此前的心思作罢,不再牵扯杨家了?

杨恭仁非是李恪,他如何知道李恪的心思,但李恪八岁北上为质,四载后携泼天之功还朝,这是何等的坚忍和胆略,对李恪这个少年,他从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李恪看似未曾因杨恭仁回绝他而不满,可知道他真正的心思。

杨恭仁对门子吩咐道:“即刻派人前往城外打探,看看楚王离府后去往了何处,是否另有停留。”

杨恭仁猜不透李恪的心思,他唯一的希望便是李恪急于南下,无暇在华阴久顾,否则被李恪这只小狐狸盯上,着实是件叫他头疼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