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二十三章 行抵扬州

庶子夺唐 第二十三章 行抵扬州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二十三章 行抵扬州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位列大唐上州之一,自汉始,便为东南冲要,水路通衢,位置之紧要,除东西两都外,无出其上者,甚至就连大唐龙兴之地太原,也可以与之一较。

扬州下辖江都、**、海陵、高邮四县,其中一县每岁所纳之税赋便及得上一个下州诸县之和,扬州富庶,有此可见一般。

“下何等偏扬州,昨还是一脸沉郁,今扬州将至,竟也渐渐展笑了。”大船上李恪临时所设的书房之中,王玄策入内,看着李恪捧着书,嘴噙笑意,脸色比之刚自山阳县衙出来那两缓和上许多,于是笑道。

如今虽是大唐开国之初,那些堪称天纵之才的盛唐诗人虽还未出世,也尚没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样的绝句为扬州出声,但古扬州繁盛之名,李恪前世今生听了不知多少,扬州在前,李恪岂会无动于衷。

李恪见王玄策入内,放下了手中的书册,推来了后的舷窗,看着运河两岸的扬州大好风光,笑道“先生岂不闻陈郡殷芸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语,扬州富庶华美,有江都之名,传闻更是不在两都之下,本王既来了,岂能满心尽想那烦心之事,置满眼风华于不顾啊。更何况,本王封在扬州,与本王而言,扬州便是算个半个故里,本王岂能不加偏。”

李恪封楚王,封地便在扬州,若是李恪为王,其子孙之国不除,扬州便可算其后的半个祖籍了,故而李恪之言倒也有些道理。

王玄策道“臣少时游学江淮,也曾数过扬州,至今虽已过十载,但扬州旧景却仍历历在目,扬州确为当世之胜。”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起推门走出了船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远处码头上依稀可见,来回攒动的人影,对王玄策道“扬州自是佳绝之处,若非如此,炀帝也不会三下扬州,长居此处,不返长安了。”

隋炀帝初封晋王,起自扬州,后因平陈之功而得文帝青眼,登帝位之后更是三下扬州,最后甚至也死在了扬州,他对扬州的钟,自不必多言。

王玄策道“炀帝对扬州之好确实异乎寻常,其一下扬州,为衣锦还乡,二下扬州,为巡武天下,三下扬州却已锐气全失,不过南下避祸,自欺欺人而已。”

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看着王玄策一本正经的模样,已经知道了王玄策的意思,他所言虽只提及炀帝,但他知道,王玄策之言多半也是在借故劝今,要他恪守初心,莫要沉迷于扬州繁华,忘了南下本意。

李恪道“先生放心,本王南下不过是暂避长安城中锋芒而已,早晚必当回京。这扬州虽是温柔乡,却也是英雄冢,李恪绝不敢沉溺其中。”

李恪之言已然如此,王玄策为人臣的又还有什么好去担忧的,王玄策听了李恪的话,看着李恪宛如星辰般的眼睛,笑了出来。

王玄策转而问道“下,扬州将至,可要先行命人前往扬州衙门传告,命一应州县官员赶来迎驾。”

李恪官拜扬州大都督,东南十六州之首官,李恪行抵扬州,依例他们自当相迎,这不止是面子上的排场,更是李恪要给他们下的规矩,要他们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上官,谁才是真正的扬州之主,此事绝不容马虎。

可就当李恪听了王玄策的话,正想着该不该命人先行进城传告的时候,船离码头靠的更近了。他抬头仔细一看,发现了码头上原本来回攒动的人群竟不是抬着船货的脚夫,而是在久候多时的扬州上下官员。

李恪指着码头上站着的扬州官员,对王玄策道“倒是不必先生cāo)心了,他们竟已到了。”

李恪常年习武,自然耳目聪颖,远远地看见了码头上的场景。王玄策听了李恪的话,也循着李恪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码头之上已经密密麻麻地站了许多人,而其中领头的一人便是一紫色官服,正束手直立于码头之上。

扬州虽是上州,但能着紫色,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却不多,除了封于扬州的王侯之外,便只有扬州刺史贺休了。

“下此次乃是简行南下,贺休如何得知下将抵扬州的,竟已早早在此等候了。”王玄策看着已在码头等着的贺休,眉头微皱地问道。

李恪抬头看着视线中尚显地有些模糊的贺休,眼中也闪过一丝疑虑之色。

李恪虽是简行南下,但知道他南下消息的人却不少,魏王府长史张元素,楚州刺史方安等人对他的行踪都颇为了解。

李恪为扬州大都督,扬州首官,更在刺史之上,若是说贺休一路专程命人查探他的消息,李恪倒也不会生怒,毕竟得知上峰将至,贺休谨慎些,免于失礼也是应该的,可李恪担忧却不是这个,他担忧的而是自己南下的消息是否是魏王府那边传于贺休的。

武德九年,李泰与李恪一同封王,彼时李恪为蜀王,而李泰为越王。

在李恪自草原南下回京之前,李泰也做了四载的扬州大都督,虽也未之官,但毕竟有下属臣僚在此,在扬州自然还残有几分势力,李恪哪知这贺休是不是李泰的人。

这若是贺休也是李泰的人,以他对扬州上下人脉的熟稔,李恪在短时间内想有大作为,恐非易事。

李恪对王玄策问道“你可知贺休其人”

李恪尚未传告,贺休便出现在了此处,李恪的顾虑王玄策自然知晓。

而王玄策既知李恪南下,为李恪文武臂膀,王玄策也早有准备,扬州乃至整个淮南道上下官属他都已摸地清清楚楚。

王玄策对李恪回道“贺休此人出自广平贺氏,已武陟县县丞入仕,武德中擢海陵县令,后右迁扬州刺史,他为扬州刺史也不过贞观五年的事。”

贞观五年,李恪已为扬州大都督,而李泰早已移督洛阳,贺休能升任扬州刺史未必便是受了李泰之助。

李恪初到扬州,也不过早树敌,于是对王玄策道“贺休其人,能在短短十年内连升数级,拜扬州刺史,自有其过人之处,此人如何,是敌是友,待本王到了扬州后再做区处,眼下我们且先应付过去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