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二十章 敲打

庶子夺唐 第二十章 敲打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二十章 敲打

侯君集近来的日子并不好过,就在李承乾临街杀人,太子之位不保的那一天,他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过错,得罪了一个多么不该得罪的人。

但侯君集虽然心中有些慌张,但倒也不至于失了分寸,毕竟李世民年才四旬,就算李恪成为太子,要登基称帝也还要些功夫,在李恪登基之前,都拿他这个功臣大将没有太多的法子。

可是侯君集实在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李恪,李恪的报复来得比他想的要早地多地多。

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伏身于殿中桌案前批阅奏章,而一旁的晋阳公主李明达也学着李世民的模样,如一只小兽一般靠着李世民,伏在书案上,只是她的眼睛却不在奏章上,而是盯着身边的李世民。

李明达看着李世民看着身前的奏章,一丝不苟的模样,左看看,右瞧瞧,好奇地问道:“阿爹,你看得这些折子好看吗?”

李世民回道:“那是自然,这里面所记都是国家大事,当然好看了。”

李明达看了看李世民手边的奏折,不过看了几眼,却觉得乏味地很,于是道:“父皇看的哪里好看了,依我看还不如阿兄给我从宫外捎来的画册好看呢。”

晋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嫡幼女,年岁很小,自然也有许多兄长,但她唤别的兄长时总会在前面带上班辈排序,唯独只叫李恪作阿兄,自不必说,李明达口中的兄长自然就是李恪了。

李世民笑了笑,道:“你看得那些画册都是你三皇兄给你从民间寻摸来的,讲的都是些奇闻趣事,是你们小孩子看得,为父现在看的你自然还看不懂。”

李明达闻言,吐了吐舌头,晃着李世民的衣袖无聊道:“都过去一炷香多的功夫了,三兄怎么还不来。”

原来李明达今日在甘露殿不是陪着李世民来的,而是专程在此等候李恪,在长孙皇后病故之前,李恪便和李世民提过,若得闲暇他可以带着小兕子出宫散散心,而今日又到了小兕子去楚王府暂住的日子,故而李明达在此等着李恪。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笑道:“看日头恪儿现在应当刚从右骁卫府衙下值,想来也快到了。怎么?小兕子就这么急着出宫吗?”

李明达道:“上次回宫前阿兄答应带我出去玩,小兕子已经等不及了。”

李世民看着李明达笑嘻嘻的模样,疼爱地摸了摸她的头顶,柔声问道:“这次准备去哪儿?”

李明达不假思索地回道:“去东市,听宫里人说东市最是热闹了,人多东西也多。”

李世民道:“东市是个好地方,但那里人多事杂,你去了可不能乱跑,需得留在你皇兄或者薛仁贵的身边。”

李明达出宫,大多是跟着李恪出门的,但有时李恪脱不开身,便会命薛仁贵跟着,薛仁贵是李恪卫率统领,武艺超卓,也是信得过的,故而李世民有此一言。

“好。”李明达虽年幼但却懂事,她脆生生地应下了李世民的话,便从李世民的身边退下,自顾地到一边玩耍去了,不再打搅李世民批阅奏章。

李世民诸女,除了已经外嫁的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就属李明达最得李世民宠爱了,有李明达在旁李世民的心情本是极佳的,脸上也是挂着笑,但就当他看到一封自御史台送来的奏章后,却脸色大变,若非是怕吓着了李明达,恐怕已经拍案而起了。

这封奏章不是别的,正是侍御史谢冲弹劾侯君集的奏疏。

李世民为四海各族所共奉,号为天可汗,威加海内,又以仁德自诩,侯君集所作所为可是实实在在地打了他的脸。

侯君集非但纵容麾下士卒在高昌降后劫掠,擅杀百姓,更私自流放并无罪责在身的高昌官员,大唐在西域的名声几乎被他败坏了个干净,李世民怎能不怒。

李世民盛怒,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恪也恰巧走进了殿中,李恪看着李世民手中拿着奏章,很是难看的脸色,心中已经猜到了是为何事。

“儿臣李恪拜见父皇。”李恪进殿,对李世民拜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对李恪道:“恪儿来了,快起身吧。”

“谢父皇。”李恪道了声谢,站起了身子。

起身后,李恪上前,看着李世民的模样,故作不知地问道:“看父皇脸色不佳,可是小兕子惹父皇生气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小兕子一个女娃,能犯什么错,叫为父这般动怒,此事和小兕子无关,你且看看这个。”

李世民说着,把手中谢冲的奏疏递到了李恪的手中。

李恪看着手中的奏疏,也是脸色骤变,仿佛也被奏疏中所言之事惊到了。

李恪拿着奏疏,并未即刻同李世民谈及此事,而是先让李明达跟着殿中的侍婢去了偏殿玩耍,而后才对李世民道:“侯君集怎敢如此?”

李世民道:“侯君集也算是军中宿将了,跟随为父多年,没想到他行事竟这般没有分寸,手脚也这般不干净,实在太叫为父失望了。”

正如李世民言下之意,大唐强盛,冠绝海内,他们有着天生的心理优势,若侯君集只是杀个把人,私吞些钱财,李世民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大唐外战频繁,又有多少武将的手上真的是干干净净的。

就是李恪出征,有时也会扣些本该上缴国库的钱财分赏将士,安抚人心,这都是大家默认了的,;李世民一般也不会多问,只是侯君集做的太过,吃相太难看,坏了规矩罢了。

李恪道:“侯君集这般作为,我大唐恐怕难堵天下悠悠众口,日后经略西域,只怕要多费许多功夫了。”

李世民怒道:“侯君集此事必当重惩,否则我大唐在四海藩国眼中的威信势必大减,到时人人思危,视我大唐如食人虎豹,那还了得。”

李恪想了想,回道:“只看谢御史奏疏所写,不过闻风奏事,并无真凭实据,侯君集毕竟是功臣大将,不便轻动,儿臣以为此事当密行调查,待彻查清楚后再行处置,眼下只需先做敲打便可。侯君集也是老臣,他若能主动向父皇认罪,那便是最好了。”

李恪所言也有他的道理,谢冲所言虽多半不虚,但侯君集毕竟也是开国功臣,不便轻动。

李世民赞同道:“好,此事不便交由旁人,便辛苦你亲自走一趟侯府,敲打敲打他。他若主动认罪,说明他还有可用之处,如若不能,朕必定严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