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凉州

庶子夺唐 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凉州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凉州

李恪所言之武昭王便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也是李唐皇室认定的先祖,李暠建西凉国,先都于敦煌,而后迁于酒泉,李暠死后安葬的建世陵便在酒泉城外。

欲至酒泉,必过姑臧,李恪此去酒泉正是一箭三雕,其一便如其名,祭拜先祖,以显孝道;其二太子巡边,可显大唐对于西北之重视,警示吐蕃及西域诸国;其三便是震慑关陇门阀,叫他们知道大唐此举的决心。

削弱关陇门阀之事乃是国策,关系重大,甚至关系到了大唐江山国治的安稳与否,自然不可大意,李恪身为太子,未来大唐江山的继承人,没有任何人比李恪有更加足够的分量和合适的位置西巡了,李世民闻言,当即便应了下来。

东宫,承恩殿。

“父皇既已准三郎前往西北巡边,不知三郎准备何时启程,一去多久?”武媚娘方一得知李世民着李恪西巡的消息后便对李恪问道。

李恪回道:“待过两日便可启程,我还在等一个人。”

武媚娘闻言,好奇地问道:“何人这般大的颜面,还能叫三郎等候?”

李恪道:“刘仁轨,我已和父皇禀明此事,调了刘仁轨随我西巡,我欲将他放在凉州,凉州那边虽有一个程名振,但他毕竟是武臣,那边还是需要一个得力文臣的。”

苏定方是被李世民自卢山调来的,苏定方在北地多年,在北地颇有些根基和人脉,但在凉州便不成了,随他去凉州的只一个跟随多年的副手程名振,其他的便都是亲信卫率了,身边并无文臣,许多事情自然不方便。

程名振不过中上之能,虽颇有才干,但在这种情况下能给苏定方的帮助实在有限地很,这时调了文武双全的刘仁轨前去,便稳妥许多。

武媚娘闻言,问道:“三郎调刘仁轨去凉州,当不止是为了对付陇右门阀的,兴许还有布局吐蕃之战的意思?”

李恪笑了笑,并未直接回答武媚娘的话,而是反问道:“媚娘何出此言?”

武媚娘回道:“三郎一直视裴行俭和刘仁轨极重,说他们俱是文武双全,有宰相之才,早晚必成大器,此番又调了他们去吐蕃,还不是有意叫他们借此事起势吗?”

李恪麾下,能臣有许多,但是是李恪一手擢拔的,又为李恪所倚重,得到李恪如此高的评价的却只寥寥数人,除了已经成名的苏定方、马周、王玄策三人外,便就是刘仁轨和年轻一辈的裴行俭还有岑长倩了

当年东宫一脉便是靠着灭突厥和薛延陀的两场北伐之战而崛起,渐渐在朝中站稳了脚跟,而如今李恪又把刘仁轨和裴行俭放在了凉州,自然是要把东宫的未来再次押在吐蕃之战上了。

李恪道:“知我者,媚娘也。北地已定,几年内都不会再生什么乱子,刘仁轨文武全才,这等人物若只放在北地未免可惜了些,留着他去凉州自然更有其用武之地。吐蕃只是后计,眼下对付关陇门阀才是当务之急。”

苏定方、裴行俭、刘仁轨,三个人,三员名帅,两任宰相,都是独当一面,名列武庙的人物,就算是放在数千年青史之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如此阵仗,不管是压制陇右门阀,还是备战吐蕃,都足矣叫李恪放心了。

武媚娘道:“为了一个陇右门阀竟还有这般多事,只可惜眼下三郎行事还多有不便,诸多顾忌,若非如此,三郎大可借此次独孤名被杀和宣威府营啸一事大动干戈,高举屠刀,杀地这些个世家子弟心惊胆战,他们自然就知道怕了。”

武媚娘口中所说的多有不便自然就是李恪眼下的身份,李恪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还只是太子,诸多事情尚需顾忌李世民的心思,不可擅作主张。

李恪听着武媚娘的话,头皮也不禁有些发麻,武媚娘所言,旁人兴许觉着她不过急怒之下的气话,当不得真,但李恪却很清楚,武媚娘说的绝对是真的,她也绝对有胆子和魄力去做这样的事情。若是没有李恪,历史上的武媚娘确实也这么做了。

同样的事情交由不同的人来做自然有不同的法子,李世民知道关陇门阀的能力和危害,偏向于由轻而重,自内而外地试探打压关陇门阀,而武媚娘则更直接些,她更加偏向于寻得一个良机下死手,用流血来解决权利问题。

武媚娘对付世家门阀的法子虽然留有隐患,亦不够彻底,但却足够直接和速效,有唐一朝,世家门阀地位最低的便是武媚娘掌权,酷吏横行,杀得世家子弟昏天黑地的那些年。

对于世家门阀,李恪的一些观点和武媚娘并不雷同,李恪要的是除其本,而非治其标,时间证明杀人的法子虽然奏效,但却并不长久,只不过李恪却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和武媚娘争论这些。

李恪道:“媚娘所言正是,眼下我还在东宫,却不可做得太过,更不可闹出人命,否则若是将事情闹得太大,引了众怒,难以收场的时候,我的太子之位都未必安稳。”

就目前而言,陇右的局势绝对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因为从始至终,死的不过只是独孤家的一个不受重视的庶子,但若是此事持续恶化下去,甚是闹出了更多世家子弟的人命,那局势就会一步步地失控。

到了那时,一旦真的局面失控地厉害,万一朝廷已经掌控不住陇右的军府了,朝廷为了稳住局势,未尝不会牺牲李恪的太子之位来平息众怒,这是李恪绝不想看到的。

武媚娘听着李恪的话,一下子又想起了什么,连忙自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对李恪道:“近来媚娘怀了身孕,这记性也是差了,就在三郎入宫面圣之时,杨恭仁之子杨思讷曾入府拜见,亲自送来了一封书信,嘱托我亲手交于三郎,兴许就是与此事有关。”

“还有此事?”李恪闻言,自武媚娘手中接过了杨思讷送来的密信,连忙打开便看了下去。

弘农杨家和李恪一向交好,而且还是关中数一数二的门阀,人脉甚广,难免知道些李恪不知道的消息,此番杨思讷便是奉其父之命告知李恪此事的。

李恪看着手中的书信,脸色有些不悦地对武媚娘道:“已经有人就此事在京中各家中开始活动了,若是凉州那边的乱子再镇不住的话,只怕此事很快就要摆在朝廷明面上去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