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子夺唐 > 第五十九章 处境

庶子夺唐 第五十九章 处境

作者:江谨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0:52

第五十九章 处境

元日大朝后的盛宴,与宴的俱是朝中权贵和各国使节,李恪因为和桑布扎和亲之事的分歧当殿发难,也就意味着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彻底闹僵了。

这是大事,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长安,宫里也传地沸沸扬扬,朗日林芝自然不会不知道此事。

吐蕃也是大国,如果大唐和吐蕃和平共处,那吐蕃便是朗日林芝的靠山,对朗日林芝在宫中的地位颇有助益,但现在是两国关系闹僵了,而且吐蕃使节还当殿顶撞了李恪,吐蕃这个娘家就让朗日林芝在宫中万分难做了。

大明宫,拾翠殿,内殿。

朗日林芝正靠在窗前坐着,看着窗外坡上新种下的格桑花,正在发呆,而婢女多吉正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一副气鼓鼓的模样。

“桑布扎也是赞普身边的重臣了,怎的还行事如此莽撞,明知陛下不愿外嫁公主和亲,竟还一意如此,非要迎高阳长公主去吐蕃。”多吉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对朗日林芝抱怨起了桑布扎。

朗日林芝闻言,对多吉道:“吐蕃想借大唐之势,故而求娶公主,这是国策,轻易怎会变更。”

多吉道:“若是为了和亲,他们只管提及此事便好,陛下允不允那是陛下的事情,他们怎敢以战事来胁迫陛下,使得陛下雷霆大怒,断了两国之谊,如今陷公主于两难。”

多吉虽是吐蕃人,但自幼跟在朗日林芝身后,和朗日林芝最是亲近,她最关心的就是朗日林芝的安危,至于吐蕃能否和亲成功在她的心里倒不是第一位的。

桑布扎为了和亲之事,开罪了李恪,同时也惹恼了大唐群臣,朗日林芝是和亲嫁来长安的吐蕃公主,如今两国关系破裂,朗日林芝在长安处境不堪,她不动怒才是怪事。

朗日林芝道:“我是和亲嫁来的公主,凡事身不由己,而桑布扎是吐蕃使节,背负使命,他也要为吐蕃的利益考量,吐蕃一国的利益总归是大过我一人的。”

多吉道“话虽是这么说,但原本陛下心疼公主是远嫁,待公主原是很好的,可现在桑布扎这么一来,陛下和宫里人又怎么看我们。”

李恪待朗日林芝怎么样,多吉是看在眼中的,朗日林芝虽是吐蕃人,李恪虽是高高在上的大唐帝王,但李恪心疼和体谅朗日林芝远嫁不易,待朗日林芝从不轻慢,也没什么架子,每逢节礼也更多颇多赏赐,与另外几位妃子无异,甚至还更多几分宽让。

李恪待朗日林芝一向很好,但现在桑布扎却因为和亲之事惹恼了李恪,若是李恪因此而对身为吐蕃公主的朗日林芝疏远了,那朗日林芝在宫中只怕越发地为人所不容了。

朗日林芝轻轻地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桑布扎有权力说这样的话吗?”

多吉听了朗日林芝的话,想了想,一下子不说话了,朗日林芝说的是,桑布扎不过是使节,他代表的就是吐蕃赞普弃宗弄赞,他不敢自作主张,他的话自然就是弃宗弄赞的意思了。

对于吐蕃而言,和大唐一战不过是早晚的事情,李恪敌视吐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一点吐蕃君臣都很清楚。

所以对于吐蕃而言,他们胁迫李恪和亲,成了自然最好,就算不成,对吐蕃也没有实际上的损失,因为这一战本就无法避免,和亲与否,翻脸与否都不过是面子上的事情,内里的东西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其中唯一一个最难做的就是外嫁大唐的朗日林芝了。

此事之后,朗日林芝的处境不难预料,弃宗弄赞也不会不知道,但弃宗弄赞还是这么做了,说白了,包括弃宗弄赞在内的吐蕃决策层,从头到尾就根本都没有把朗日林芝的处境考虑在内,已经默认牺牲掉了她。

过了片刻后,多吉无奈地叹道:“这只怕是赞普的意思。”

朗日林芝道:“各人各家,都是君王,都是嫡亲的妹妹,但却也是全然不同的命。”

朗日林芝的话虽未指明,但其中的意思也不难猜,她这是在拿自己的命运和高阳长公主相比较,李恪为了维护小妹高阳,两拒和亲,不惜与吐蕃开战,而朗日林芝却只是弃宗弄赞的政治工具,就算没有李恪,也注定只是联姻的棋子而已,只不过会换一个国家。

朗日林芝靠在窗边,看着窗外刚刚种下还未发芽的格桑花种,仿佛看到了自己一般,也不知能不能活得下来。

朗日林芝眼睛望着窗外,思绪远飘,还浑然不知自己的身后已经来了人,而来人正是刚刚她口中的李恪。

李恪来到偏殿之中,多吉倒是看到了李恪,连忙便要见礼,但李恪立刻抬手止住了正要见礼的多吉,又摆了摆手,示意多吉退下。

多吉看着李恪静悄悄地过来,脸上还带着笑,显然是没有恶意的,只怕是想要趁着朗日林芝不在意逗逗她,多吉也放心了不少,因为至少看来李恪并没有因为吐蕃使团的事情和朗日林芝置气,还是与以往一样的,毕竟是大国天子,还是有其气度的。

李恪一向没有架子,常和身边玩闹,多吉不好扫了李恪的兴致,点了点头,便悄悄退出了偏殿,还把门带上了。

李恪站在朗日林芝的身后,看着眼前望着窗外发呆的女子,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疼惜。

朗日林芝和李恪虽是和亲而来的婚姻,但朗日林芝也实实在在是李恪的女人,在身边陪了李恪八年,李恪是重感情的人,如果说李恪对朗日林芝没有情谊那是绝不可能的。

贞观十四年,年仅十六的朗日林芝千里嫁来长安,如今虽一过八载,但朗日林芝也不过才二十有四。

二十四岁,本该是一个女子最好的年纪,但朗日林芝却早早地背负家国之任,千里远嫁来到了异国他乡,其中伤感不言自喻。

李恪每每读史,看到《汉书》时便常感叹昭君之命数,世人皆颂王昭君深明大义,肩负家国,不让须眉,可谁又能懂她的无奈和悲凉呢?

王昭君如此,而现在李恪的身边又何尝不是又一个吐蕃的“王昭君”?

李恪看着朗日林芝的背影,脸上挂起笑意,走到了朗日林芝的身后,轻轻拍了拍朗日林芝的肩膀,问道:“公主殿下这是在看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