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零七章 灯火通明的囚牛商行 求收藏,求

第一百零七章 灯火通明的囚牛商行(求收藏,求推荐)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兴趣的书友请点。觉得还能看的书友们,跪求你们的推荐票。抱拳谢过!

——————————

三更天的京师万籁寂静。临近早春,夜晚的寒气依旧砭人肌骨。

好在太祖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寻常军士也有棉甲御寒。

二月有会试,各地举子已经赶来京师,不少人在前门大街的地方会馆落脚。又值京察,明里暗里的风波一直没停过。五城兵马司丝毫不敢懈怠,尽职尽责巡查大街小巷。

负责皇宫所在地的中城兵马司指挥王洵亲自夜巡,带人走在前门大街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三丈高的囚牛商行店招就像天际的北极星,指引方向。

“太子如此奢靡,也不见御史弹劾。”王洵盯着发出柔和光芒、驱散附近十米黑暗的招牌无所顾忌地说。身边的都是心腹,自是不怕把话流出去。

把店招弄得和城墙一样高简单,只要背后的东家势力足够强。但是要找到九颗龙眼大的夜明珠镶在店招四周,还敢挂出来示众的,也只有皇家了。

“招牌顶端最大的那颗是鼎鼎大名的成吉思汗夜明珠,其余八颗也都是元朝皇室珍藏。太子不忍珍宝在库房中蒙尘,拿出来让天下共赏之,算得上什么奢靡?”

有声音在幽静的大街上乍然出现。

“锵”,刀剑出鞘。

王洵喝道:“什么人!”

“王指挥,在下巡捕营提督官张桐。”一行着甲佩刀的甲士从昏暗的小巷内走出。

领头的张桐年约四五十岁,从五品镇抚司官袍外罩着齐腰甲。身边的人也都是京营校尉的着装。有别于普通的巡捕营衙役。

“张提督亲自带队巡视?”王洵堆起笑脸抱拳招呼。

张桐回了一礼,语气淡漠地回道,“王指挥不也亲自带队吗?”

打过招呼,各自带队往不同的方向离去。

巡捕营刚成立不久,夺了顺天府维护京师治安的职权,与五城兵马司的职责也有冲突的地方。上头划分不清,下头偶有纷争。平日两家人马碰上,总会互相讥讽几句。但往往五城兵马司的人占上风的时候多。

说到底,一个归勋贵武将管,一个归文官管。文官全面压制住了武官,巡捕营又是刚成立的,难免会吃亏。但张桐乃是英国公的家将出身。打狗也要看主人,王洵面子上总要客套一番。

囚牛商行的店招上镶嵌夜明珠,夜夜发出柔和的光芒。商行内每晚点灯,成为夜晚前门大街最亮眼的地方。仅是为了彰显它的与众不同。但今晚不一样。

囚牛商行空旷的三楼里临时摆放桌椅,五十名从内书房临时调来的小内侍们正在奋笔疾书。他们要连夜抄出一万份小报。

刘瑾和舒三一同站在三楼的窗前。借助店招的亮光,清清楚楚看到五城兵马司、巡捕营两方人马的身影。

“王洵,中城兵马指挥,其女为岐王正妃。乃是小爷圈出的黑名单中一员。”刚被朱厚照任命为《京报》金牌记者的舒三正在给刘瑾介绍。

舒三的腰上挂着一枚巴掌大的椭圆形铁牌,铁牌正面刻着“京报记者”,背面记下舒三的大名。铁牌由金边包裹,彰显记者的等级。

记者,不属于官吏,也不属于宦官序列,只是《京报》聘请的员工之一。舒三一领到就挂腰上,和另一块端本宫的腰牌分挂左右两边。因为《京报》登记在朱厚照名下,由他亲自担任报社社长。

刘瑾不负责情报,不知道黑名单的具体内容。他好奇地问了句:“王洵何处可疑?”

“按照惯例,亲王妃父亲若没有官职,朝廷会赐予五城兵马司的虚职。但岐王妃之父乃是实职。”舒三细声细气地说,“小爷罗列了京中所有与藩王有关的人物。只要查到其中一人有反常现象,都归入黑名单。名单随着情报的详实逐渐增多。”

刘瑾很快想明白:“小爷对太康公主的病故存疑,还是怀疑清宁宫的火灾?”

“小爷从未谈及。但,应当都有吧。反正我只管把小爷交代的事情做好。”舒三翘着兰花指道。

“傻!小爷让你用记者的身份四处跑动收集情报。我们人手不足,京师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小不了,总要有个先后。你要心中有数,哪些要费精力调查清楚,哪些只要知道个大概。记得时刻留意京师的大夫,或是谁家有人和公主同个症状暴毙的。”刘瑾细细指点。

舒三掩着嘴娇笑:“瞧我蠢的!亏得大哥提点。”

刘瑾、秦霄、舒三同时入的端本宫,本领各有千秋。在刘瑾的提议下,三人结拜为异性兄弟相互扶持。

这类情况宫里实属正常。舒三整理宫人名册的时候,被各种契兄弟、对食、干爹干儿子之类的关系弄得头大。宫里的关系错综复杂,借助御马监的人手,又在刘瑾的指点下,舒三在一个月里整理出名单。但每个人的详情只理了一小部分。这份成果倍受朱厚照赏识,给了他金牌记者的新职务。

“小爷用人不看资历,只看才干。做事用点心,将来有我们的好日子。”刘瑾瞄了眼小内侍们正在誊抄的京报有感而发。

第一期京报上的每一则新闻都是由小爷亲自撰写。刘瑾不识字,如今刚开始学。他让舒三把报上的内容逐字逐句读给他听。揣摩之下,深感小爷的足智多谋。

等天亮,刘首辅拿到卖报人免费发放的第一期报纸,会气得心梗吧?

二月一日,随着晨钟响起,京师内外城门开启。京师养济院内可行动的老人、稍大一点的孩子换上刚得的新棉衣,等候在囚牛商行的后门口。

刘瑾让人把两千份昨夜刚抄写好的小报均分到每个人手里。每人提前指定散发报纸的地方。一般都在官衙、学堂、酒楼、茶楼附近。另有八千份将由快马送出京师,分发到顺天府内的各家皇店。暂且由皇店的人帮忙发放。等京报报馆正式成立,会有专门送报的队伍。

“大哥,皇店的人会尽心吗?”舒三不放心地问。

小爷还没定下报馆的各级负责人,只是让大哥帮着打理第一期报纸。彩票虽被百姓追捧,但没什么权。报纸就不一样了。虽然舒三也不知道报纸好在哪,但却是小爷亲自操弄。囚牛商行排场弄得十足,小爷也只是交给宁公公管理,定了大致方向没怎么插手具体事情。报社将来一定很重要。

刘瑾很笃定:“只要他们不傻。定不会坏了小爷的大事。再说了,御马监请二弟到每家皇店指导阿拉伯数字记账法。我已经拜托二弟,让他今日辛苦一些多跑几个地方。”

刘瑾对报馆总管一职势在必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