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大事了

太子别动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大事了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大事了

长安左门外、翰林院旁的提督四夷馆被各方势力围得水泄不通。

提督四夷馆是专门的翻译机构,掌管翻译书籍、培养翻译人员。起初属于翰林院,挑选国子监监生学习翻译。宣德开始选平民子弟,由专员教习。有蒙古、女真、百夷、高昌等八馆。

这里平日根本没什么人。要不是崔志端在朝堂上提过一嘴,上了《京报》,很多京师的百姓也未必会想起。

朵颜三卫是朵颜卫、泰宁卫和福余卫的统称,隶属于大宁都司。朵颜三卫也是蒙古的一支,继承蒙古骑兵的骁勇善战。曾帮助太宗……那啥,和朝廷有一段蜜月期。

但因为种种原因,朵颜三卫屡屡犯边。若受到鞑靼侵袭,又与朝廷交好。成化朝中,始终保持着时叛时附的态势。直到成化梨庭,血洗了和朵颜三卫勾结的女真,朵颜三卫才安分了一些。

为了让他们归心,弘治帝特许朵颜三卫派人入京学习,受中原文化教化。

没想到会出这种事。

提督四夷馆少卿陪同顺天府理刑推官、刑部主事勘察死亡现场。中城兵马司指挥王洵、巡捕营提督张桐闻讯赶来。先他们一步的则是东厂的档头、御马监提督太监。锦衣卫也派出一名千户走个过场。

能有这么大排场的,当然不是因为朵颜三卫的人死了。而是那两颗被盗的夜明珠。

舒三亮了一下腰间的记者金牌,被围在外的衙役放了进去。

记者无官无职,但谁都知道他们是太子的耳舌,会给几分薄面。

“没有外伤,也没有明显的中毒迹象,排除他杀。两名死者的死因暂时不清楚。年纪最小的还在昏迷,请个大夫给看看?”舒三进去的时候,现场勘察已经结束。顺天府理刑推官征询御马监提督太监的意见。

提督太监收好两颗夜明珠,冷漠地道,“随意。”如果只是偷到御马监的头上,他一定把人扭送诏狱拷打一番。但囚牛商行是太子的,下手太狠会影响到太子声誉。便宜小贼了!

夜明珠找回,最大的麻烦解决,大家准备散去。除了职责所在的顺天府没人关心人是怎么死的。

舒三挤到唯一的生还者面前,见他皮肤发红,有微微的脱发,一旁有呕吐物,脸刹那间变了。

顺天府衙役准备把死者抬走。舒三推开他们,仔细端详两名死者的死状。见到同样的症状,顿时心沉到了谷底。

“谁都别动,保护现场!我立刻进宫去见太子。”

舒三尖细的声音刺入每个人的耳膜。舒三只是无名小卒,但论与太子的亲疏,远在他们之上。太子不好相与,连詹事府的人都无法接近,更何况他们。

王洵、张桐、东厂、锦衣卫纷纷紧张了起来。他们漏看了什么吗?此等小事为何要惊动太子?

太子插手的事能小的了吗!

尤其是中城兵马指挥王洵尤其担心。朵颜三卫的人盗抢夜明珠时和他有个照面。对方出手狠辣,不是砍手就是砍脚。王洵一退缩,让人给跑了。偷盗案归属巡捕营负责,王洵可不想无辜受伤。

提督太监微微皱起眉心,凑到尸体前瞧了瞧,迷惑地问,“怎么了?”

“不想承受小爷的雷霆之怒,立刻保护好现场。”舒三没给高他好几个品级的提督太监面子,留了个后脑勺,撒腿飞奔。

抬出太子,提督太监立刻改变态度重视了起来。太子爷发怒是会杀人的,而且谁的情面都不给。当时太皇太后宫里的人违反宫禁,一样被砍。提督太监先让人给宁公公递话,然后搬了张椅子坐在提督四夷馆门口守着。

王洵、张桐对视一眼,也准备留下。

锦衣卫千户走了,他要去请示指挥使大人。

顺天府理刑推官和刑部主事商议了一下,准备看看情况再决定是否通知上官。揭帖栏一事过后,上官们都怕了太子,尽量远离太子的事。

……

朱厚照被困在文华殿。国子监祭酒出了道题,让他现场作答。

《帝王之心与帝王之政》?与以往的会试试题没有相似,侍读官们也没提到过。

难吗?也不难。先贤留下了众多对王道的讨论。

“帝王之心,清心明察。帝王之政,无为而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然墨子言,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事。斯以为,帝王因事不躬亲,知人善用……”

半个时辰写完八百字的小作文。遵循儒家治国的套路,大杂烩炖一锅,可比写直播稿容易。

因为不用揣测观众想听什么。官员们想看的内容,他能不清楚?咋官员们看来,帝王最好无为而治、与士大夫共天下。

文章没有浮华的词藻、朴实无华,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入木三分。至少能给出一个中等的评分。祭酒一会儿看文章,一会儿看和他孙儿年龄相仿的小太子,自我怀疑地问,“八股文真的很容易写?”

“萧随曹规、照章办事有什么难度!”试试两个月亮世界的高考卷,数理化一一体验,就知道什么是难度了。

祭酒一脸苦涩:“八股文定下写文的规矩,寒门子弟方有努力的方向。毕竟,天下读得起书的人不多。”这是当初定下八股取士的初衷。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朱厚照耸耸肩。教育不公平的难题一直存在。有些事没有对错,只有最合适。但这是官员烦恼的事,不应该由他操心。

“……”被用文章内容会怼的祭酒一时无语。

“小爷!”黄献在外探头探脑,小脸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

懂了,肯定又出大事了!

朱厚照直勾勾盯着祭酒,硬是用眼神把祭酒赶走。他只负责点火,才不会管灭火。别指望他多管闲事。

祭酒走后,黄献马上把手里的纸条递给朱厚照,然后紧张地瞅着。

纸条上只有一句话:“今发现有类太康公主病者三人。”

朱厚照抓着纸条冲出文华殿,“唰”得从忧心忡忡的祭酒身边擦身而过。

“让开!”朱厚照闯东华门准备出宫。

守门的金吾卫把头摇成拨浪鼓:“无皇上旨意,我等不敢放行。”

“本宫也不让你们为难。本宫有急事必须出宫,挨本宫一鞭,你们也能向上交差。”

朱厚照抽出腰间九节鞭,抽打在金吾卫的锁子甲上。

金吾卫顺势后退,让出一条道。

太子年龄虽小,主意正着呢!弘治帝昏迷的时候,大家领教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