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奠

太子别动 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奠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四十二章 路奠

摘下黑布,阳光刺目,吴昊立刻用手挡住阳光。

“吴监正,请入轿。”一个老得牙齿掉了一半、说话漏风的老宦官神情寡淡地道。

“公公请见谅,我想晒一会太阳。”在暗无天日、直不起身的地牢中关了一天一夜,哪怕阳光灼眼、此刻昏昏欲睡,吴昊就想站在太阳下伸展筋骨。

从地狱爬上来的感觉真好!

吴昊不知道老宦官的身份,只知道老宦官去了趟地牢,和牢头说了句话直接把他领了出来。

老宦官不紧不慢地道:“我不急,只是监正的家人现在还关在北镇抚司,怕是急眼了。”

吴昊瞬间清醒,马上进了轿子。轿子由前后两人抬着,里面只能容纳一个人,且没有轿帘。轿子一颠一颠前行,绕了无数的圈,超过十八个时辰没睡觉的吴昊在轿子里呼噜打的震天响。

“到了,下轿。”老宦官声音也不大,但就像一道闪电劈在吴昊耳边。吴昊猛然间醒过来。

吴昊下轿,北镇抚司四个大字印入眼中。从始至终,吴昊不知道他被关在哪里。审问他的全是宫里的老宦官,各个眼生的很。

一天一夜中,吴昊没有受刑,身上完好无损。

只是不让睡觉。

吴昊第一次知道不能睡觉也会让人生不如死。

“那不是吴监正吗?”

“吴监正从哪里过来的?”

“那位老公公是哪个宫里的?”

“不清楚。”

吴监正一出现在北镇抚司大门口,马上吸引了大批人围观。

北镇抚司在大明门西面衙署后府胡同的后军都督府左手旁。平日里除了在左边的后军都督府、南面的太常寺任职的官吏,一般没有人经过。

进了北镇抚司想要出来极难。老首辅徐溥咽气的同时,吴昊全族被抓。除了吴昊,其余的吴家人被关在北镇抚司。于是,清冷的北镇抚司门前多了几丝人气。很多人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吴昊的消息。

吴昊全须全尾出现在北镇抚司门口,可把大家惊着了。

吴昊火急火燎地冲进北镇抚司,被守门的锦衣卫拦下。要不是锦衣卫没收到抓捕吴昊的命令,吴昊现在又会被关进去。

吴昊的出现同样惊到了锦衣卫。昨天很多人通过各种关系询问在锦衣卫当差的千户、百户们吴昊的行踪。锦衣卫表示他们也不知道。

吴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瞧见老宦官遗世独立地站着,无视一切打量的目光,这才后知后觉地上前请教。“敢问公公如何称呼,我又如何从北镇抚司把家人接出来?”

“鄙人罗祥,弘仁殿管事。太子爷向皇爷求情,吴监正才能从‘黄泉不归路’折返人间。想要北镇抚司放了吴家人,还得太子爷递话。”罗祥说话时不急不躁。

诧异之色从吴昊脸上一闪而过。他还以为是三位阁老的其中一位把他弄出来的。但一听“黄泉不归路”和里面的老宦官,猜也猜得到关他的地方不一般。

老宦官罗祥没有避着人,很多人听到“弘仁殿”。顿时猜测太子殿下看重吴监正的才能,把人保下了。太子那句“本宫身边不留无用之人”流传甚广。

吴昊其实是不想和太子扯上关系的。吴家祖上曾是名气不小的相师,后被征辟入了钦天监。吴家给每一任太子、皇帝都相过面。

太子出身时,吴昊只敢说出“太子类太祖”的批语。不敢透露太子“空亡”的命格,更有短命关煞。十岁之前有一大难,未必能存活。空亡命格的人,不为人喜。且与吉神结合为凶,与恶煞结合出现吉兆。此生注定坎坷,艰难存活。

吴昊在人群中看到了曾替刘首辅传话的中书舍人。中书舍人给出暗示,表明刘首辅托了太子才保下他和全族的命。

“麻烦公公带我前往端本宫拜见太子。”吴昊认命地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罗祥轻蔑地笑了一下:“以吴监正的身份,进不了端本宫。对吴监正有兴趣的是弘仁殿的匠人们。太子爷向来对他们有求必应。囚牛商行的人很快就到,只要吴监正和囚牛商行谈妥工钱、待遇,太子爷自会让锦衣卫放人。”

说曹操曹操就到。囚牛商行京师分行掌事皮修小跑着赶来。

“罗公公万福金安。”皮修给罗祥恭敬地作了个辑。

皮修原是御马监提督太监,因在提督四夷馆里表现的好,被宁瑾看中,让他打理囚牛商行。皮修上任时,有幸被宁公公带进端本宫见了太子爷,与弘仁殿的罗祥管事有一面之缘。罗公公身份神秘,连宁公公也不是非常清楚。

罗祥淡淡地点了个头:“你们谈。谈妥了去端本宫递个话。”

罗祥在人前亮了个相,慢吞吞穿过后府胡同回了宫。

丧着脸的吴昊接受了囚牛商行开出的待遇。虽然囚牛商行给出的工钱比正五品监正的俸禄高三倍,但失去了官身意义不同。

吴昊递上的辞呈马上被吏部批复,吏部的速度前所未有的高效。成为平民的吴昊和囚牛商行签完二十年的“卖身契”,吴家人马上被放了出来。

“爹!”吴昊的儿子喜极而泣,“徐老大人死了,孩儿以为爹也……爹,这官咱家不当了。”

“老大人死了?怎么死的?什么时候的事?”吴昊如遭雷击。

“就在我们下诏狱的当晚。听说是病逝。”

吴昊摇摇欲坠。

……

全身缟素的徐家人找了逗留京师的张天师,算出辰时三刻乃吉时。吉时一到,徐家人扶灵走宣武门离京。

因为正值早朝,过来送行的人寥寥无几,与昨日上门吊唁的场面有天壤之别。

突然送葬队伍在宣武门前停了下来。

此处有一处路奠。徐家人疑惑不解,哪位亲朋会在城门前设奠?

设奠的杨廷和想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

他朝徐溥的棺材三鞠躬,涨红着脸转述太子的话,“下官替殿下送老大人一程。殿下由衷感谢徐老大人上的这一堂课。作为答谢,‘苏湖熟,天下足’将成为历史。殿下找到更好的粮仓。江南的那帮地主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种桑养蚕,把农田变为桑田。”

“一石大米,乃殿下送给诸位返家的程仪。”杨廷和硬着头皮把话说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