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会口水仗

太子别动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会口水仗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会口水仗

三月十五朔望大朝,朝臣们围绕科举舞弊案展开激烈的争论。

“回皇上,据臣调查所得,程敏政与徐径、唐寅两人都有旧。徐经乡试中举,程敏政乃当科主考官。”都察院左都御史闵珪往詹事府方向瞧了一眼,“去年南直隶乡试,梁储点了唐寅解元。梁储曾向程敏政推荐过唐寅的文章,此事詹事府多人能作证。”

被牵连进去的梁储默认下此事。唐寅的确是他定下的解元,唐寅也的确有才。虽明人不做暗事,但梁储还是有点慌。

詹事府少詹事王鏊给好友解围:“闵大人与下狱的华昹乃同乡,很多同僚见过你们二人一同吃饭、聊天。现在讨论的是程敏政到底有没有把题目泄露出去,不要把事情无意义的扩大化。”

被反将一军的闵珪没想好反驳之词,东厂厂公陈宽道,“三司会审审问华昹之时,华昹几次未能清晰地回答问题,旁听的给事中魏玒、林廷玉等人插话解围。此时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可以作证。”

科举舞弊向来是严重的事件。考生作弊发配边疆剥夺士籍,官员作弊贬官为民。程敏政与刘健一样,都教导过弘治帝。程敏政又深受弘治帝赏识,再加上程敏政负责教导太子,弘治帝有扩充内阁的想法,因此他入阁的可能性极大。

求助下,可以像偷菜一样的偷书票了,快来偷好友的书票投给我的书吧。

但华昹闻风奏事,拿不出证据证明程敏政泄题。且在三司会审时异常紧张,词不达意,与平日言行不符。联想到现在有可能在暗中存在针对弘治帝的阴谋,此次事件成了敏感话题。

就连东厂厂公说话都要拉旁人作证。

“将三思会审时无关旁听的众人下锦衣卫狱审问。”弘治帝倾向于相信东厂的判断。

闵珪急了。会审时都察院很多不在审案名单里的人都去了。如果全部下锦衣卫狱,都察院必将为之一空。

刑部尚书白昂同样急眼。他碍于情面放了很多同僚旁听此案。谁会想到皇上连旁听的人都要下狱。

“臣有错,不该放闲杂人等旁听。”白昂和闵珪一同请罪。

负责审理此案的大理寺卿王轼一见苗头不对,马上替两人解围。“启禀皇上,旁听者众多。全部下锦衣卫狱不妥。徐径拜访程敏政时给了500两润笔费,请程敏政撰写墓志铭。华昹说不清徐径给的银子是贿赂还是润笔费,情有可原。言官们帮衬,是不想让疑点反变成华昹诬告的证据。”

李荣附在弘治帝耳边,把参与旁听的官员一一道来。

弘治帝哭笑不得,五府六部每个衙门都去了七八位。看来大家对此事相当重视。想想也是,原定的会试揭榜拖了半个月,考生们等得心慌了。

“王轼、白昂、闵珪罚俸二月。”弘治帝轻飘飘地揭过,“插话维护华昹的魏玒、林廷玉等人降一级、调外任。朕不想再听到有人干预审案的消息。”

做了十二年的皇帝,弘治帝心里门清。此次泄题案乃是由扩充内阁引起的。

昏迷过一次的弘治帝醒来时察觉,内阁人数少容易串联。三人曾同心协力拉下过李广,无法保证他们不会再做类似的事。照哥儿虽聪慧但毕竟年纪还小。万一他再一次昏迷,非常担心内阁三人联手让照哥儿吃亏。程敏政性格高傲,与三位阁臣关系都不睦,是合适的人选。另一位人选未定,程敏政就出事了。

弘治帝想:身边的人清洗过一遍,又要清洗了。

弘治帝直白地表述态度,令很多人打了退堂鼓。旁听过的人差一点下了锦衣卫,再也不想参与此事。

谢迁见势不妙,把程敏政身上另一个疑点说了出来。“程敏政曾贿赂过李广,又去过寿宁侯府送重礼。有段日子连续不停地接活赚润笔费,想必是缺钱。”

朝臣们侧目。当初搜到李广的花名册,弘治帝为了敛财指使寿宁侯收礼。结果在册送礼过的官员,很多在京察的时候明升暗降或者平调、贬官,一部分人被罢黜。当时大家都猜测吏部等堂官见过李广的花名册。今天实证了。

弘治帝沉默。

程敏政的确有疑点。但谢迁会揪住贿赂李广的事不放,表明谢迁也不想内阁添人。权利一旦沾上手,多少人舍得放开?朝堂上饱读诗书的衮衮诸公如此,天潢贵胄的念头就更强烈了。

正在此时,有宦官闯奉天门急步来报。李荣乍听之下魂飞魄散,赶紧把事情汇报给弘治帝知晓。

“退朝!”弘治帝匆忙离开。

朝臣们议论开,猜测又出了什么事。

二月后事情一件连着一件发生,很多人感觉这一个月过得比一年还长。大小九卿们愁得头发都白了。

英国公是弘治帝之后最先得到消息的人。

“有人喝醉,在宣武门堵了徐老大人的送葬队伍,口出狂言说……”英国公环视一圈心累地道,“对方说他是太子的亲外公。”

“哇!”

无数朝臣失了仪态,当场叫出声。

刘建觉得,他又要老十岁了。

散朝的速度很快,鸿胪寺甚至顾不及纠正朝班礼仪。御史言官们撒腿就跑,想要获取第一手资料。

英国公找上兵部尚书马文升、都察院左都御史闵珪。“人现在在巡捕营。要交给两位处置吗?”

五城兵马司负责京师治安,隶属于兵部。但若出了大事要交由巡城御史审理,或移交刑部,或上奏由朝廷定夺。

巡捕营同样只有抓捕权没有审理权。抓到人,同样也交给巡城御史审理。

巡城御史属都察院管。

被科举泄题搞得焦头烂额的闵珪没有精力揽事上身。

马文升想管。

“中城兵马指挥王洵凑巧在场,想要抓人,被杨廷和拦下。不知中间出了什么事,王洵倒在杨廷和面前。杨廷和被中城兵马司的人抓了起来。”英国公暗示马文升还有其他重要事管。

马文升眉头深锁:“王洵?岐王妃的父亲?我早就劝皇上不该同意藩王妃的家人担任实权。”

闵珪长叹一声,摇摇头离开。

马文升又道:“国公爷进宫劝说殿下三思而后行。别到时候外头流出皇家更多的丑闻。”以太子在揭帖栏贴文的尿性,说不定都能编出兴王非先皇亲子的谣言。

英国公深以为然,马上转向端本宫。可惜没见到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