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孩儿有一策

太子别动 第一百四十九章 孩儿有一策

作者:坑媳妇专业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1:24

第一百四十九章 孩儿有一策

朱厚照肯定不愿放过始作俑者。

今日隆重地穿上衮服,就是想进谏言。希望皇帝爹严惩凶手。

皇帝爹看了宪宗爷爷的《一团和气图》一夜无眠,内心深处也在做着斗争。

很多人,包括跪在外面专属皇帝的奴仆司礼监,都不想让事态扩大。毕竟妹妹已经死了。而且还只是位公主。公主的命肯定没有皇子值钱,更没有朝政的稳定重要。或许在父皇心里,也没宪宗爷爷的临终遗言重要。

更何况那人心机深沉,把很多人拖下了水。内阁三位老狐狸吃了亏,司礼监必定没逃过。毕竟相比朝堂,那人肯定更了解皇宫大内。

朱厚照不考虑这些。

妹妹死了,那人还想弄死他。他和那人之间不光有血海深仇,那人还威胁到了他的利益。

“父皇,民间私底下称呼英宗‘叫门天子’,古往今来只此一人。”朱厚照一开口,弘治帝就想一巴掌招呼上去。这是什么糟心儿子,哪能这般说祖宗。

张皇后捂住小嘴,险险地掩下惊呼声。挥挥手,屏退了乾清宫的宫女、太监。怕他们遭受池鱼之祸。

司礼监众人的脸色五彩缤纷。料萧敬等出名的智多星想破脑袋,也触摸不到太子爷想法的边边角角。

朱厚照继续语出惊人:“但英宗给宣宗废去的恭让胡皇后上了谥号,赦免了建庶人的子孙,免去了宫妃殉葬的制度。这三个仁政,让其御驾归天后得到英宗的庙号。”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儒家圣贤之言,成了为人处世的标杆。三个所谓的仁政,其实是官员们一直想要纠正,却又无法说服朱家皇帝撤销。英宗做到了,所以在官员中的口碑没有太坏。”

弘治帝沉默着听儿子的妄言。目光幽深,显然在认真思考话里昭示的意思。

“宪宗爷爷做了回逆子。下诏承认景帝‘勘难保邦,奠安宗社’的功绩。并给景帝恢复帝号。实足打了英宗的脸面。英宗可是毁了景帝营建的寿陵,贬为郕王,并谥号‘戾’。并且平反了于谦等被英宗冤杀的忠臣,召回贬出京的官员。几乎否定了英宗复位后一切报复举动。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儒家,为何无一人说过宪宗爷爷的不是?还不是因为于谦是大明的忠臣,景帝的确保住了大明的江山!”

朱厚照说的太直白,连才学并不出众的张皇后都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父皇,儒家存世千年,已经影响了天下人的价值观。而秦汉唐宋,没有一个王朝能超过五百年。儒家思想,非一人或一个朝代能够更改。但世间的事总有阴阳两面。有弊端,当然也有益处。”朱厚照拱手,沉声道,“孩儿有一策,定能保父皇百年之后被人赞誉。”

李荣闭了闭眼睛,深深叹了口气,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份命令大家,“事已至此,你们都知道该怎么办了。”最了解弘治帝的李荣知道,弘治帝心动了;那些人,保不住了。

“那可是2189人!”萧敬摇摇欲坠。人都是他和韦兴出面抓的。其中不少人和他们关系匪浅。

高凤惶惶不安,他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小爷。

“宫里一下子去2189人。将来宫人会如何看待小爷,如何肯为小爷卖命!经不起有心人的挑拨。”皇宫可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小爷杀戮太重离心离德。失了人心,附逆的人会更多。小爷不该轻视宦官的作用。夺门之变中,宦官起的作用很大。

“太子类太祖!太祖杀人的时候,考虑过这些吗?”韦兴心有不满。他经常出宫宣旨走动,所以他身边的人被拖下水的最多。太子爷若弄死所有被抓的人,几乎清剿光他的势力。

陈宽淡淡地瞟了一眼韦兴:“此话咱家会上报皇爷。”

这下韦兴再有不满也只能闭嘴。

弘治帝脑子乱得像一团浆糊。

他从小生活在先皇的威严下,一直摆脱不了先皇的影响。先皇让他善待皇弟,他做到了。每一位皇弟就藩,他会给足银子、划出大片王庄。哪怕次次都会受到御史弹劾,他也没有妥协。皇弟们要地,要特权,他能给的都会给。可是为什么有人还不知足呢?

突然间张皇后呜咽地哭了。

“祐哥,秀荣最是孝顺,一定不忍心见祐哥为她左右为难,不饮不食的。一切都是命,秀荣和我们没有缘分。”

张皇后的话让弘治帝想到了从小捧在手心底养大的女儿,还有女儿过世前受到病痛的折磨。心里的天平一下子倾斜。

插一句,\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快!

弘治帝温柔地为张皇后拭去眼角的泪水,拍拍张皇后的背小声安抚。

等张皇后情绪稳定后,问儿子,“照哥儿有什么计策?”

弘治帝问了出来,就说明已经决定惩治罪魁祸首。朱厚照见识到了女人眼泪的厉害。

“父皇下旨免去廷杖,给官员们体面。官员们自会知道感恩。以后发生些不太好说的事,定会‘为尊者讳’。”这可是朱厚照看完《大明律》、《皇明祖训》、几大本《宝训》后找到了点子。

人都要面子,官员们更加爱惜羽毛。朝堂上触怒皇帝就要被大庭广众之下廷杖,太损害他们的面子。而且廷杖内有乾坤。如果皇帝有心,可以让行刑的人下重手,把官员活活打死。廷杖对官员们来说,是屈辱也是黄泉路。

皇帝爹废除廷杖,将来若做了些兄弟阋墙的事,官员们肯定不会揪着不放。毕竟他们连“叫门天子”都忍了。

弘治帝张了张嘴,接受了儿子的献策。

“李荣,拟旨,申饬岐王!”弘治帝往屋外喊道。

“岐王?不是兴王吗?”朱厚照不解。

弘治帝目光深沉:“照哥儿的性子还是急了点。哪怕是皇帝,做事也不可师出无名。朕手上有证据证明岐王暗中偷盗两京粮食。朕想看看,岐王出了事,兴王会不会管!”

他牢记先皇的遗言对几位皇弟照顾有加。不知道兴王会不会为了同胞弟弟露出马脚。

杀人诛心,朕也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